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I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3836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 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涉及知识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B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C高山上不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D氢气球到高空会破裂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 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B . 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C . 两手相摩擦手心变热D . 气体膨胀做功,把管口的软木塞推出3. (2分)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B . 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C . 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 .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4. (2分)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 . 大气密度越来越大B . 大气压强逐渐减小C . 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 . 大气中的氧气逐渐稀薄5. (2分)假如没有大气压,则下列现象仍能发生的是( ) A . 吸管吸起饮料 B . 挂钩吸在墙上 C . 纸托住杯中水 D . 注入水后橡皮膜凸出 6. (2分)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 . 向左移动B . 向右移动C . 仍停原处D . 无法确定7.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恰好能保持静止,即所挂钩码为吸盘所能承受的最大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大小等于一个钩码的重力B . 乙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等于两个钩码的重力C . 甲中吸盘越光滑、乙中吸盘越粗糙,所挂钩码才能更多D . 能粗略测出大气压值的是甲图实验8. (2分)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物体不受大气压强。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想象一下,你认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与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 因为没有大气压,所以不用穿太空服B . 不能用吸尘器清理卫生C . 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D . 可以用吸管吸饮料9. (2分)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尽可能排尽吸盘内的空气B . 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C . 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D . 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大气对它的压力10. (2分)翼龙无人机是一种集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空地打击一体的多功能无人机,有关此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飞机上升是由于受空气浮力的作用B . 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作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C . 安装的光学照相机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 该飞机安装的内燃发动机完成化学能与机械能的转化1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B .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 .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D . 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12. (2分)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铁块被击打前分子是静止的B . 击打时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C . 击打时锤子的内能转化为铁块的机械能D . 铁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13. (2分)下面是逸寒同学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总结的知识点,记录中有笔误的是( )A .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的裂变发电,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 . 挂衣钩的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 .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D . 在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14. (2分)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此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 . 此实验,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 . 此实验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 . 此示飞机机翼模拟实验,说明当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15. (2分)已知铜铁铝 , 等体积的铜、铁、铝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A . F铜浮F铁浮F铝浮B . F铜浮F铁浮F铝浮C . F铜浮=F铁浮=F铝浮D . 无法确定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小丽乘火车去青藏高原,在火车站站台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因为列车快速行驶时周围空气流速增大,气压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易造成事故,进入高原后,小丽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度较高,大气压强_(选填“较大”或“较小”)17. (2分)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_;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_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18. (3分)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_。 19. (2分)如图所示,课堂上物理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填“左”或“右”),这是因为_。20. (2分)如图是国产歼15 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飞机升空是利用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起飞_更容易(“顺风”或“逆风”)。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选“增大”、“减小”或“不变”)。三、 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21. (5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 .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 .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 .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2. (5分)下面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物理现象。(1)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_。 (2)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原因是_。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翼受到的升力的原因是_。(3)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回答: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牵引力;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23. (3分)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24. (3分)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_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到方案可行的是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_ 四、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25. (7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多少帕? (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1、17-1、18-1、19-1、20-1、三、 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21-1、21-2、21-3、22-1、22-2、22-3、23-1、24-1、24-2、24-3、四、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