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含答案分析).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73070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含答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含答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含答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选择题典型题分析一、选择题(共73题,每小题4分,共292分)1、在6点10分的时候,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A、120B、125C、130D、135考点:钟面角。专题:应用题。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借助图形,找出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解答:解:“2”至“6”的夹角为304=120,时针偏离“6”的度数为30 =5,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应为120+5=130故选B2、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6xy=7B、x=0C、4xxy=5D、x2+x+1=0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方面辨别解答:解:A、6xy=7是二元一次方程;B、x=0中未知数y出现在分母中,不是整式方程,是分式方程;C、4xxy=5中出现xy项,不是一次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D、x2+x+1=0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且出现x2项也不是一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A点评: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严格根据定义的三个条件判断就可以找到正确结果3、方程4x+3y=16的所有非负整数解为()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分析:要求方程4x+3y=16的所有非负整数解,就要先将方程做适当变形,根据解为正整数确定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再进一步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解答:解:由已知,得y=,要使x,y都是正整数,合适的x值只能是x=1,4,相应的y值为y=4,0分别为,故选B点评:本题是求不定方程的整数解,先将方程做适当变形,确定其中一个未知数的适合条件的所有整数值,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4、如果mn,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mpnpB、m+nn+nC、pmpnD、m+pnp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不等式mn的两边同时减去p,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mpnp;故本选项错误;B、在不等式mn的两边同时加上n,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m+nn+n;故本选项错误;C、在不等式mn的两边同时乘以1,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mn;再在不等式mn的两边同时加上p,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pmpn;故本选项正确;D、在不等式mn的两边应该同时加上或减去p,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b0,则ab0B、若ab,则c0,则acbcC、若ab0,则a0,b0D、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若ab0,则ab0,正确,B、若ab,则c0,则acbc,不确定,错误,C、若ab0,则a0,b0,不确定,错误,D、若,则ab,不确定,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难度适中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2aaB、a一定小于0C、一定小于1D、若a0,则52a0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分析中注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有条件的,要确定符合其中的条件,再运用相关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解:A、当a0时,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a,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2aa;故本选项错误;B、当a0时,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1,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a0;故本选项错误;C、当=10时,=21,故本选项错误;D、当a0时,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2,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2a0;又50,所以52a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做这类题时应注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符合其中的条件,那么运用此性质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必须熟练地掌握要认真弄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特别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数不等于0,而且必须先确定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7、若ab1,则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A、ab1B、a+b0C、D、ab1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变形,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ab1,知a1,b1;则ab1;故本选项正确;B、ab1,知a1,b1;a+b2;故本选项错误;C、ab1,知a1,b1;|a|b|,1;故本选项错误;D、ab1,知a1,b1;b1;而a1;则ab的值无法确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8、若ab,则acbc成立,那么()A、c0B、c0C、c0D、co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由于原来是“”,后来变成了“”,说明不等号方向改变,那么可判断利用了不等式性质(3),从而可知a0解答:解:ab,acbc,不等号的反方向改变,利用了不等式性质(3),c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不等式的解集为()A、x1B、x1C、x1D、以上答案都不对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首先移项,然后分式相加得到0,然后讨论m0或m0即可求解解答:解:不等式,0,当m0时,x+10,x1;当m0时,x+10,x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0、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2xmy=1有公共解,则m的值为()A、3B、4C、1D、2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由题意建立关于x,y的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代入2xmy=1中,求得m的值解答:解:二元一次方程2x+y=3,3xy=2和2xmy=1有公共解,可得:,解得:,代入2xmy=1得:2m=1,解得:m=3故选A点评:本题先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后再代入关于m的方程而求解的11、若x+yxy,yxy,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x+y0B、yx0C、xy0D、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x+yxy,yxy可得出y0,x0,依次判断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x+yxy,2y0,即y0,yxy,x0,即x0,x+y0,不确定,故A错,yx0,故B错,xy0,故C正确,0,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难度适中12、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a0C、1a0D、a1或1a0考点:不等式的解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原不等式可得,a做分母,所以,a0,本题可分两种情况,a0,a0,解出解集,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a0,当a0时,得a21,解得,a1或a1,即,a1;当a0时,得a21,解得,1a1,即,1a0;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1或1a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解答此题一定要注意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3、若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数的3倍比乙数的一半少2”列成方程就是()A、3x+y=2B、3xy=2C、y3x=2D、y2=3x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分析:因为“甲数的3倍比乙数的一半少2”,则可列成方程y3x=2解答:解:若甲数为x,乙数为y,可列方程为y3x=2故选C点评:此题比较容易,根据“甲数的3倍比乙数的一半少2”可以直接列方程14、使不等式x54x1成立的值中的最大整数是()A、2B、1C、2D、0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最大整数解解答:解: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4;两边同时除以3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使不等式x54x1成立的值中的最大整数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5、已知方程组,x与y的值之和等于2,则k的值为()A、4B、4C、3D、3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把方程组中的k看作常数,利用加减消元法,用含k的式子分别表示出x与y,然后根据x与y的值之和为2,列出关于k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k的值解答:解:,23得:y=2(k+2)3k=k+4,把y=k+4代入得:x=2k6,又x与y的值之和等于2,所以x+y=k+4+2k6=2,解得:k=4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消元法解方程组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此题的关键在于把k看作常数解方程组16、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1C、m1D、m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整体思想。分析:本题可将两式相加,得到3(x+y)关于m的式子,再根据x+y的取值,得出m的取值解答:解:两式相加得:3x+3y=2+2mx+y03(x+y)0即2+2m0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根据要求x+y0,将方程组化成x+y关于m的式子,最后求出m的取值1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题有两种解法:将x=y+1代入x+y=3中,得出x,y的值;可将选项中的x,y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看是否符合方程组解答:解:将x=y+1代入x+y=3中,得y+1+y=2y+1=3,2y=2,y=1将y=1代入x=y+1中,得x=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计算,可通过代入x,y的值得出答案,也可以运用代入法解出x,y的值18、如果不等式ax1的解集是,则()A、a0B、a0C、a0D、a0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由于不等号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可判定a为负数解答:解:不等式ax1两边同除以a时,若a0,解集为x;若a0,则解集为x;故选D点评:本题需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负数时,应只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余下运算不受影响,该怎么算还怎么算19、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的原则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比较得到答案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为:故选B点评: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20、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B、C、D都是轴对称图形;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3x4y=1可能无解B、方程3x4y=1有无数组解,即x,y可以取任何数值C、方程3x4y=1只有两组解,两组解是:,D、x=3,y=2是方程3x4y=1的一组解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是不定方程,有无数组解;能使方程成立的x,y的数值即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方程的解解答:解:A、方程3x4y=1有无数组解,错误;B、方程3x4y=1有无数组解,即x,y的取值代入方程,使方程左右相等的解是方程的解,错误;C、方程3x4y=1有无数组解,即x,y的取值代入方程,使方程左右相等的解是方程的解,错误;D、x=3,y=2代入方程3x4y=1,左边=1=右边,即x=3,y=2是方程3x4y=1的一组解,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若不满足,则不是方程的解会把x,y的值代入原方程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2、己知:在ABC中,A=2B=2C,则A的度数是()A、90B、30C、()D、4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方程思想。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180,而A=2B=2C,则有A+A+A=180,解方程即可得到A的度数解答:解:A+B+C=180,而A=2B=2C,A+A+A=180,A=9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注意将三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23、在ABC中,A=4B,且CB=60,则B的度数是()A、80B、60C、30D、2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找到各角与B的关系,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列式子即可求解解答:解:A+B+C=180,A=4B,且CB=60,4B+B+B+60=180,B=20故选D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2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B、射线C、正三角形D、正方形考点:轴对称图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射线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知识,注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5、若代数式72x和5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A、4B、2C、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和差倍关系问题。分析:互为相反数,就是两数和为0,因此有:(72x)+(5x)=0,解出即可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可得:(72x)+(5x)=0,解得:x=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相反数的概念,并依此概念列出等量关系26、某班在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测量1张纸大约有多厚时,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较合理且可行的观点是()A、直接用三角尺测量1张纸的厚度B、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2张纸的厚度C、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100张纸的厚度D、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1000000张纸的厚度考点:数学常识。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本题实际情况,得出结果解答:解:A、一张纸的厚度不易测出,错误;B、2张纸的厚度不易测出,错误;C、正确;D、1 000 000张数据太大,错误故选C点评:选取的样本的数量应适中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都是线段B、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C、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要熟悉三角形中的概念及其分类方法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解答:解:A、正确,符合线段的定义;B、正确,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正确;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三角形的分类方法28、在一个三角形中,若A=B=40,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知C=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解答:解:C=1804040=100故选C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2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解答:解:轴对称图形有:,而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0、下列哪组数能构成三角形()A、4,5,9B、8,7,15C、5,5,11D、13,12,20考点:勾股数。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答解答:解:A、4+5=9,不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8+7=15,不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5+5=1011,不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3+1220,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三边条件,只要将两个短边相加,其和能大于第三边即可31、下列不在等腰三角形对称轴上的是()A、顶角的平分线B、一边的中线C、底边上的中线D、底边上的高线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此题可依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直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和三线合一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条直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是线段,不要将概念弄混淆了3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cm,另一边为5cm,则它的周长为()A、14B、13C、14或13D、无法计算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应分为两种情况:4为底,5为腰,5为底,4为腰注意还要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和5,应分为两种情况:4为底,5为腰,4+5+5=14cm;5为底,4为腰,则5+4+4=13cm;它的周长是13cm或14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33、以下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线段ABB、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D、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120的三角形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据概念求解解答:解:A、B都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三角形三角各为30,60,90,不是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三角形第三个角为30,所以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3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只有第1个是轴对称图形故对称轴图形只有一个,故选A点评:掌握好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线段长相等;(2)角是轴对称图形;(3)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A、B、C、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角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1)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故选项错误;(2)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故选项正确;(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故选项错误;(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符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角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其性质36、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B、10:21C、10:51D、12:01考点:镜面对称。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37、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3cm,4cm,8cmB、8cm,7cm,15cmC、13cm,12cm,20cmD、5cm,5cm,11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A、3+48,不能组成三角形;B、8+7=15,不能组成三角形;C、13+1220,能够组成三角形;D、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3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7cmB、3cmC、7cm或3cmD、8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已知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边,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腰是3cm时,则另两边是3cm,7cm而3+37,不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因而应舍去当底边是3cm时,另两边长是5cm,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3cm故选B点评: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39、在线段、直线、射线、角、等腰三角形、任意的一个三角形、正五角星这些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A、6个B、5个C、4个D、3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线段、直线、射线、角、等腰三角形、正五角星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40、小明照镜子的时候,发现T恤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中呈现的样子是()A、B、C、D、考点:镜面对称。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并作答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图片与A显示的图片成轴对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4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4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2cmB、16cmC、20cmD、16cm或2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形成的条件,涉及分类讨论的思考方法,即通过讨论决定三角形三边的边长,然后可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4cm,如果边长为8的边是底边,则两腰的边长为4cm,4cm+4cm=8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底边不能为8则底边为4cm,腰围8cm,符合要求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cm+8cm+4cm=20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2、如图中,CD是ABC的高的是()A、B、C、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过C作CDAB于D,则线段CD是ABC的高,即可得出选项解答:解:过C作CDAB于D,则线段CD是ABC的高,CD是ABC的高的是答案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并能识别是解此题的关键43、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4,2C、2,3,4D、6,2,3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错误;B、1+2=3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错误;C、2+3=54,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正确;D、2+3=5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其实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44、在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能围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A、1种B、2种C、3种D、4种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判断解答:解: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为:2、3、4;2、4、5;3、4、5共3个故选C点评:考查三角形的边时,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45、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a1,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1a5B、2a6C、3a7D、4a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本题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42a14+2,化简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得:42a14+2即:2a163a7故选C点评: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46、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共有()A、2条B、4条C、5条D、10条考点:轴对称的性质;正多边形和圆。分析:过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可得对称轴解答:解: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共有5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47、(2001陕西)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A、12B、15C、12或15D、15或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从已知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思考,分腰为3,腰为6两种情况分析,舍去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讨论,当三边为3,3,6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当三边为3,6,6时,周长为15故选B点评: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够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48、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acbcB、ac2bc2C、|a|b|D、ac2bc2考点: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方。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当c=0时,根据有理数的乘方,乘法法则即可判断A、B、D,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判断C解答:解:当c=0时,A、因为ab,所以ac=bc,本选项错误;B、因为ab,所以ac2=bc2,本选项错误;C、当a=1,b=2时,|a|b|,本选项错误;D、不论c为何值,c20,ac2bc2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乘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利用这些性质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典型49、不等式2(x1)3x+4的解集是()A、x6B、x6C、x6D、x6考点: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解不等式时,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遵循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进行,如果系数为负数,系数化为1时要变号解答:解:去括号得:2x23x+4,移项得:x6,系数化为1得:x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5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其底角是()A、80或20B、80或50C、80D、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外角大于90,故应分两种情况: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和当这个角是顶角时解答:解:10090,分两种情况:(1)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则这个角=180100=80;(2)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则这个角=180100=80底角=(18080)2=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底角相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5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B、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C、射线不是轴对称图形D、线段是对称轴有两条以上(含两条)的轴对称图形考点:命题与定理;直线、射线、线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答:解: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是直线,故此选项错误;B、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不一定成轴对称,如右图,显然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射线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射线找不到一条对称轴,故此选项正确;D、线段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是它的垂直平分线,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判断关键是理解轴对称的概念5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y=4B、x2=5C、y=7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若一个整式方程经过化简变形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则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根据此定义,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x+y=4含有两个未知数;B、x2=5未知数的次数是2;C、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D、不是整式方程故选C点评: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第一步先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第二步化简后是否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此类题目可严格按照定义解题53、下列四组数中,是方程组的解的是()A、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可直接解方程组,也可将A、B、C、D分别代入方程组,逐一验证解答:解:方程组,两方程相加得到2x=12,所以x=6,把x=6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得到y=4即故选D点评: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方程组解法中的加减消元法54、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0,20,30B、20,30,40C、10,20,40D、10,40,50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要把三边代入,看是否满足即可解答:解:A、10+20=30,不能构成三角形;B、20+3040,能构成三角形;C、10+2040,不能构成三角形;D、10+40=5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5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11,则其周长为()A、21B、27C、21或27D、1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1,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5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11,5、11、11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27;当5为腰时,其它两边为5和11,因为5+5=1011,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答案只有2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56、如果是二元一次方程2xy=3的解,则m=()A、0B、1C、2D、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将代入二元一次方程2xy=3,解出即可解答:解:是二元一次方程2xy=3的解,2m=3,解得m=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较为简单57、若三角形三边的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周长x满足10x22,则这样的三角形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周长,得到三角形的三边都不能小于3且大于8;再结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分析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周长10x22,则其中的任何一边不能小于3且大于8;再根据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3,4,5;4,5,6;5,6,7;6,7,8四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三个连续自然数的限定58、给出下列图形名称:(1)线段(2)直角(3)等腰三角形(4)平行四边形(5)长方形,在这五种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解答:解:轴对称图形有:(1)线段(2)直角(3)等腰三角形(5)长方形,一共4个;只有(4)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9、若ABC的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A、7B、6C、5D、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另外两边之和,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得到另外两边之差应小于4,则最大的差应是3,从而求得最大边解答:解:设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a,最小边是b根据已知,得a+b=7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4,则ab=3解得a=5,b=2故选C点评:此题要能够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析得到其最大边和最小边的差60、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5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cmB、12cmC、9cm或12cmD、以上答案都不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底哪个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当腰长为2cm时,则三边分别为2cm,2cm,5cm,因为2+25,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当腰长为5cm时,三边长分别为5cm,5cm,2cm,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其周长=5+5+2=12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要注意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6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A、B、C、D、考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分析:认真图形,首先找着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只有C是符合要求的解答:解:观察选项可得:只有C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仔细观察图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线段B、等边三角形C、正方形D、圆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图形的性质结合轴对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线段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对称性,对于常见图形的对称性的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3、下面四个图形中,表示解集2x3的图形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解集2x3可知,这个解集为x2,x3的解集的公共部分解答:解:由已知得,解集2x3是x2与x3的解集的公共部分,故选D点评: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64、若0y1,那么代数式y(1y)(1+y)的值一定是()A、正的B、非负C、负的D、正、负不能唯一确定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代数式为三个因式的积,先判断每个因式的符号,再确定代数式的符号解答:解:0y1,y0,(1y)0,(1+y)0,代数式y(1y)(1+y)0故选A点评:几个因式的积的符号,由积中负因式的个数确定,当积中负因数个数为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积中负因数个数为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65、二元一次方程x2y=8()A、有一个解且只有一个解B、无解C、有无数多个解D、有两个解并且只有两个解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在二元一次方程中,任意给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总能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一个唯一确定的值,所以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解解答:解:二元一次方程x2y=8中x,y的值不能确定,当x取一个值时,y有唯一的对应值,x有无数个取值,所以y有无数个对应值,即二元一次方程x2y=8有无数多个解,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66、已知2ay+5b3x与b24ya2x是同类项,那么x、y的值是()A、B、C、D、考点:同类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根据同类项的定义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先列出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出它们的值解答:解:由同类项的定义,得,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方程思想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解题时注意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字母的值67、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4,5B、3,2,5C、3,12,13D、6,8,10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中,4+45,544,符合;B中,3+2=5,不能组成三角形;C中,3+1213,13123,符合;D中,6+810,1086,符合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8、给出下面四个说法: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360;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它任意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A、0B、1C、2D、3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外角和为360的知识解答即可;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内角大于外角;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外角和为360;可知错误;正确;为钝角三角形时,钝角大于它的外角;故错误;根据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知错误;综上可知:只有正确,即正确的个数只有1个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具体要求是要学生要理解概念和对定理的熟练应用69、(2009株洲)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都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70、(1999南京)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这个多边形是()A、正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