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639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1. (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了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大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 . 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C . 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D . 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2.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盐酸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B . 浓盐酸敞口时会看到白烟冒出C .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D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稀醋酸的PH值,结果偏大了3. (2分)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 . 反应物都是单质D . 生成物中能够共含有2种原子4. (2分)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燃烧 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 均为物理变化C .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 均为化学变化5. (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配制NaCl溶液C . 测定溶液的pHD . 过滤6. (2分)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 .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用于制作电线C . 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7.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碘酒作消毒剂B . 稀盐酸作除锈剂C . 活性炭作吸附剂 D . 碳酸钙作补钙剂8. (2分)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 Na2SO4 KClB . HCl K2CO3C . CuCl2 KNO3D . NaCl NH4Cl9. (2分)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B . 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2H2O+2CO2 , 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C . 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D . 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10. (2分)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 .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 .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D . 常温下是固体11. (2分)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 . 食盐B . 烧碱C . 浓硫酸D . 浓盐酸12. (2分)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区别硬水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检验,看泡沫的多少B . 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MnO2 , 看是否有气泡C . 区别N2和CO2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熄灭D . 区别真黄金与假黄金(即铜锌合金)分别灼烧,看金属表面颜色的变化13. (2分)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B . 浓盐酸C . 氢氧化钠溶液D . 石灰水14. (2分)(2013嘉兴)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 .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C . 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D . 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15. (2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如图概括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下列反应所在图示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a(OH)2+Na2CO3CaCO3+2NaOH可放在位置B .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以及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放在位置C . CaCO3 CaO+CO2和水分解的反应可放在位置D . 3CO+Fe2O3 2Fe+3CO2是氧化还原反应可放在位置16.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A . 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B . 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a端略下降C . 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D . 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17. (2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石蕊溶液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测pHC碳铵和氯化钾闻气味加稀盐酸D石灰水和草木灰水加入酚酞溶液通二氧化碳A . AB . BC . CD . D18.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 . 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 . 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9. (2分)相等质量的镁、锌、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Z表示的金属是( ) A . ZnB . FeC . MgD . 无法判断20. (2分)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 医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B . 实验室制H2C . 盐酸除铁锈D . 盐酸除水垢21. (2分)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 . X的化学式为CuSO4C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 . 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22. (2分)稀释浓硫酸的规范操作应该选用如图中的_(填字母)。不能选用另一个操作方法的原因是_。 23. (3分)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如空气、澄清石灰水属于_,氧气、五氧化二磷属于_。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否单一,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如水属于_。24. (2分)在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已知:Cu+2FeCl32FeCl2+CuCl2 , 则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不可能出现的是_(填字母序号)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25. (6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中加入196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氢气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_(填序号)锌的质量锌的质量分数铜的质量分数硫酸锌的质量硫酸溶液的体积(3)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用铝来制取氢气,那么需要_操作(填编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A用砂纸打磨表面B用水浸泡一会C用稀盐酸浸泡一段较长时间 D把铝片剪成小块26. (2分)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_。(2)若实验中还观察到_现象,就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27. (3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72.27.90.9反应后质量/g待测6.602.7(1)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2)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 28. (2分)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1)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其中甲同学推测不足的理由是_.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 三、 实验、简答题 (共5题;共23分)29. (3分)铝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性(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 30. (5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图2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和提供热量31. (7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同学小柯小江小龙操作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滴入无色酚酞加入足量的_?_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1)小江加入的“?”是_。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克。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克,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32. (4分)如图A装置瓶内气体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气体量足够,反应充分进行,且无有毒气体排出则(1)为确定瓶内气体成分,装置最好连接顺序为A_E(装置可重复选择)(2)实验开始后打开E装置的止水夹,发现瓶内的水沿导管流至下方的烧杯中,此时E装置的作用是_(3)为了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A装置处的玻璃管应伸入瓶内的_(选填“a”、“b”、“c”)点,理由是_33. (4分)二氧化硫可使一种叫做品红的红色试剂褪色,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某同学为验证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猜测生成物可能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理由是_。(2)为证明反应有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生成,请将实验装置用字母排序_(装置可重复使用)。(3)若猜测正确,请写出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实验中只提供一瓶品红溶液,对实验结论的影响是_。四、 分析、计算题 (共4题;共26分)34. (7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另一黑色固体G在无色气体D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1)写出以上物质的化学符号:E_;F_; (2)写出A、B混合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_,其中B起_作用,此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DH的符号表达式:_,此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5. (7分)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371.84g371.24g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_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36. (7分)取12克石灰石(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8克。往剩余固体中加94.4克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100克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 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1)过程b出现的现象是_。 (2)求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若过程a高温煅烧时间变长,则过程c消耗稀盐酸质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37. (5分)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2)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22-1、23-1、24-1、25-1、25-2、25-3、26-1、26-2、27-1、27-2、28-1、28-2、三、 实验、简答题 (共5题;共23分)29-1、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33-4、四、 分析、计算题 (共4题;共26分)34-1、34-2、34-3、35-1、35-2、35-3、36-1、36-2、36-3、3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