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小学数学快乐的课堂实践教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2503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丽小学数学快乐的课堂实践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何丽小学数学快乐的课堂实践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何丽小学数学快乐的课堂实践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快乐教育实践从2011年6月毕业至今,实习及实践经验告诉我:要想当好一名教师,就要把每个方面想到并且做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怎样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接下来,我就讲述一下我个人的想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所以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叙述一下我的快乐教育实践。 一、培养兴趣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通常总伴随着快乐、欣喜和满意等肯定的情感体验,是推动、激励学生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无疑会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数学素质非常有利。 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类。直接兴趣就是由知识自身和学习活动本身所直接引起的兴趣新奇有趣、来自实践的数学新知,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函数图形的对称美奇异美、解决问题后感到的快乐等所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并非对具体学习活动和知识本身直接感兴趣,而是对这种学习未来结果感兴趣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获得同学老师家长的赞誉、对学好其它学科和将来参加祖国建设有重要作用。在数学学习中,这两种学习兴趣都是必要的。如果缺乏直接兴趣,那么学习数学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成为一种学习和精神负担;如果缺乏间接兴趣,当遇到困难时,就不能付出艰苦的劳动去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下去。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运用数学知识,在解决各种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数学的美丽,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意义、思想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数学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如此,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质。 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问题解决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基础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多利用一些实际问题,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这种数学意识,解决日常生活所碰到的问题。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统一长度单位”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实录:首先,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粉笔盒回形针,那个长,那个短?粉笔和铅笔那个长,那个短?学生们,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他短,这是为什么呢?这跟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然后我们进入正题,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铅笔盒等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汇报以及交流。最后,创设一个以物测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发给的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开展实践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把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作为情景导入,更能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在测量时,我总是以身边的物体为例,让他们亲自去测量,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又布置了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只要我们老师多动脑,多想办法,多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尽量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近学生。二、游戏教学,体验乐趣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10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只要开始了游戏,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个四人小组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三、体验成功,增强兴趣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表示方法。比如,当算式为“7+7+7+7+7+7+7+7+7=63”或者是有更多相同的加数相加时让学生们迫切知道这种写法的麻烦,并进一步引导怎样用乘法表示,家属相同的算式,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读等等,当学生说出来一种表示方法后,我就会说“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几乎每一道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丰富和生动的学习生活,都能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四、激励评价,拓展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学习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另一类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动态结构。在评估中得到肯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外在刺激。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 “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以上是我在快乐的数学教学探索中的一点体会,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体会数学好玩,能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玩好数学,有待我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