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1146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昌乐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昌乐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绥中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02015年)绥中县环保局二一年九月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形式日益严峻,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面源污染等均呈加剧态势,农村工业企业“三废”超标排放现象普遍,土壤及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势必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搞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和实施绥中县村庄(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解决广大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对当前我县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十五”以来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县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了我县在“十一五”及以后五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和要求,确定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布局和重点建设领域、重点任务,列表表述了未来几年整治的重点村庄工程,提出了保障措施,为切实搞好绥中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支持。本规划编制的目的,在于积极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导和督促各地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解决严重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矿企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现状与问题1、区域概况(1)地理区位 绥中县位于葫芦岛市的南部,濒辽东湾。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接壤,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地处东经11934-12031,北纬3959-4037之间。现辖13个镇,17个乡。面积2764.9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4年)。(2)自然环境 绥中经济区内辽西最大的房地产:山海同湾绥中县是辽宁省五点一线环渤海经济带起点,正在建设中的辽宁绥中滨海经济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重点支持区域。全力打造“海岸中关村 生态新城区”绥中滨海经济区是辽宁沿海 绥中滨海经济区内的香港合生创展天戴河经济带的起点,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2008年3月28日,绥中滨海经济区被省政府纳入“五点一线”重点支持区域,享受各项优惠政策。2008年10月25日,陈政高省长把滨海经济区建设方向定位为“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绥中滨海经济区共分四个功能区域:西部的辽宁(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商贸及行政办公;东部高岭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绥中滨海经济区以其诸多优势成为环渤海区域最具投资潜力的热土。(3)社会经济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597820人,其中农业人口31505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乡村从业人员23.69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为11.10万人,从事第二产业人口为7.21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口为5.38万人。2009年绥中县生产总值(GDP)完成102.9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21.1%,其中工业增加值52.2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20.4%;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20.0:52.8:27.2调整为17.4:54.5:28.1。财政总收入达到9.9亿元,增长34.2%。农业总产值为352905万元,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81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68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52个。工业门类齐全,有轻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煤炭、塑料和珠宝等15大行业60多个品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9家,县属企业25家,乡镇企业204家。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已有555个村通上柏油路,300多个村喝上洁净的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6%,固定电话入户率达69.2%。200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81410吨,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80764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3183吨;蔬菜总产量672603吨;瓜类总产量423224吨;水果产量63996吨;油料总产量35755吨;肉类总产量145258吨;禽蛋总产量15000吨;奶类总产量45000吨;大牲畜年末存栏数41192头。2、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自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绥中县政府和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通过环境优美镇创建活动,各创建镇首先编制了镇环境规划,明确了镇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镇域环境功能区划,突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设施的建设管理,严格保护饮用水及其水源地,搞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等内容。3、农村主要环境问题(1)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房屋建设和旧村改造带来的建筑垃圾增长较快,乡镇企业和个体加工业产生的生产垃圾迅速增长。但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内几乎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公路边、铁道边、溪河边、池塘边、村边、田边,既污染水源,又有碍观瞻。村内没有排水设施,造成污水乱泼。植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低,没有集中管理,造成柴草乱垛。卫生厕所普及率低,粪便处理方式落后,造成粪土乱堆。家禽家畜散养、人畜混居现象还比较普遍,造成畜禽乱跑。据统计资料,绥中县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900万吨,生活垃圾约12万吨,植物秸秆约100万吨,废旧农膜约6000吨,畜禽粪尿约1000万吨;另一方面,在100户被调查户中,使用旱厕的户数为98户,以柴草作为炊事主要能源的户数为32户,使用自来水的户数为30户,住宅外道路路面状况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户数为10户。生产生活废弃物多、生活方式落后、基础设施缺乏,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2)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绥中县畜牧业比较发达。2009年绥中县年出栏牛28577头、猪308007头、羊72633只、家禽4698万只,畜牧业总收入实现20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45%。但绥中县规模化养殖小区或养殖场布局不够合理,距离城区、居住区或河道较近。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生产设施比较落后,多数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没有养殖污染防治设施,也没有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建设没有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并纳入环保“三同时”管理。畜禽养殖场粪便随意露天堆放,废水四处乱流,夏天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粪便污水随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或蔓延后污染河流。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总之,畜禽养殖污染已经对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如果不对畜禽养殖污染加强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将超过工业污染成为最为严重的污染源。(3)乡镇工业污染问题突出从企业类别来看,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热力电力生产及供应业为绥中县主导产业。企业分散、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高污染行业所占比例重等特点决定了绥中县工业污染十分严重。(4)土壤污染已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2009年绥中县共使用化肥(实物)92018吨,使用强度(实物)为532千克/公顷;农药使用量为1115吨,农药使用强度达16.7千克/公顷;农膜使用量为7735吨。另外,由于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排放等因素导致每年有大量重金属、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污水灌溉,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5)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绥中矿山井下开采形成地面塌陷,迫使村庄搬迁,部分道路路基下陷、路面支离破碎。露天采石、挖土、采砂等,留下或正在形成许多采石(土、砂)坑、挖掘面和滚石带,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形态和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重,地质灾害可能性增加,恶化了自然生态环境。矿渣堆放侵占土地,容易诱发各种重力地质灾害。目前,矿山露天采场破坏土地面积281.48公倾,其中耕地107.74公倾;采空地面塌陷发生5处,面积6.3平方公里;地面裂缝58处,影响面积0.1 平方公里。(6)水土流失严重绥中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共60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8.8%,但森林覆盖率较低,只有25%。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68.8平方公里,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170.2平方公里,年损失土壤30.6万吨。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有机质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石质荒漠化土地;水土流失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水土流失还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4、问题主要成因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我县村庄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原因:(1)饮用水源地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及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如水源不足、水质不达标、饮水习惯不卫生等,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如采供水设备及技术落后、区域缺乏配套污水管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2)村庄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村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随意乱扔和乱排,污染村庄环境。(3)畜禽养殖污染主要因为畜禽养殖业分布面广,污染源点多、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且多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河边等处,或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4)村庄乡镇工矿企业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部分矿区开发利用后未及时对矿坑进行回填及植被进行生态恢复,造成矿区周围村庄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总之,我县农村各类环境问题的成因,又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与城市环境治理相比,农村乡镇对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重视不够,农村环保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乡镇领导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二是缺乏科学规划。尚未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制定系统的科学规划,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不清、措施不明、效果不显。三是机制体制不健全。尚未明确把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绩效作为对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许多乡镇仍然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未形成。四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保证。农村环境保护涉及到不同社会成员和集团的利益,现仍缺少明确、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五是宣传监管力度不够。宣传教育大多停留在空泛的标语口号上,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其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科学,具体表现在:一是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更加迫切需要增加收益,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而更乐意使用可带来更高效益的化肥、农药。二是重产品产量、轻生物资源利用。农民在生产中往往更加关注较高的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而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三是化肥农药使用重投入、轻效率。大多数农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往往超过作物实际最佳需要量的15-30%,甚至50%。四是重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轻公共环境基础建设。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有毒或难降解的现代生活垃圾大量产生,但却缺乏相应的处理设施。再次,农村环保规划与建设滞后。一是农村大多数住宅布局较为零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完整规划。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这与村庄规模小、农村居民点分散、占地面积大,造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有关,加上镇村经济势力和农民收入有限,市场化运作不够,从而严重制约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三是人员队伍力量不足。农村面源污染源分散、复杂,工作难度远远大于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尚无街道社区环保专业人员队伍。四是农村环保监管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街道社区基本上没有起码的检测设备和条件,以至于农村大气、水、土壤的系统性基础环境数据库实际上是空白。5、治理必要性 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针对全县农村环境现状,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工矿企业污染治理。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贯彻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以切实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变农村环保落后状况为基本出发点。2、编制依据国家环保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编制大纲(讨论稿)。3、基本原则(1)以奖促治,逐步推进 针对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的村庄,进行“奖励”,使“以奖促治”成为推进农村环保有效手段,逐步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2)依托村庄,务求实效 各类问题的治理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通过综合措施运用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部分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3)统筹安排,突出重点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进行近远期、区域间的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影响大、矛盾突出、短期内可以见效的问题,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规划优先考虑位于葫芦岛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为直接的饮水污染、污水垃圾污染等问题。(4)政府支持,多方筹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面广、问题复杂,需要大量治理资金的投入。除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外,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有能力的地方还应自筹部分资金,以切实保障村庄环境治理成效。4、规划时限 规划期为20102015年,基准年为2009年,分为近期(2010-2011年)和远期(2012-2015年)两个阶段。5、规划目标 根据治理工作安排,把握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提出规划不同阶段目标:近期(到2010年)目标,利用2年左右时间,据实际情况,集中治理一批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当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典型村庄,使一部分村庄的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远期(到2015年)目标,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辖区内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庄治理数量进一步增加,力争使部分重点区域的村庄环境状况获得整体改善。6、具体指标根据近期(到2010年)、近期(到2015年)治理内容,规划应具体的量化指标如下表1:表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阶段性指标 时段指 标基准年(2009)2010年2015年一、农村饮用水源保护1、村庄饮水污染治理受益人口数(万人)17922102922、村庄饮用水安全普及率(%)809598二、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3、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量(个)1643306744、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2030505、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数量(1)垃圾填埋场数量(个)49104160(2)垃圾中转站数量(个)431262116、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3560三、畜禽养殖治理7、新增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能力(万吨)0.5128、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率(%)608095四、农业污染治理9、秸秆综合利用率80859510、测土施肥率506080三、治理布局与重点任务1、治理村庄布局 根据全县所辖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不同类型问题的村庄开展综合治理。根据辖区内不同类型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集中区域,根据村庄筛选参考条件,合理选择村庄开展治理。在同类问题影响区域内,根据治理问题的紧迫性、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优先选择群众反映强烈、经过集中治理能够见到成效的村庄。2、村庄筛选参考条件 根据“以奖促治”基本出发点和全县各地的实际情况,主要参照以下条件确定优先支持的村庄:(1)由于水、大气或土壤等环境污染,对当地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群众反映强烈,甚至已发生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污染事件的;(2)列入省或市、县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的;(3)位于绥中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划确定的优先治理区域的;(4)治理周期在2年以内,受益人口不少于400人的。3、村庄治理主要内容 根据全县村庄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全县目前村庄治理的措施实行的可行性,主要治理内容涉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村庄生活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工矿企业污染治理。主要几个类型问题的治理包括以下内容:(1)饮用水安全保障饮用水安全保障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治理、排污口拆迁、污染水净化处理等。根据全县各个地方不同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重点在辖区内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的村庄,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对污染村庄饮用水的,科学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同时加强水源保护,坚决依法取缔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例行监测,对饮用污染的地下水的村庄进行净化处理等措施,切实解决村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各地应根据当地特色和经济条件,推广使用低动力或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等成本低、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生活污水的净化,有序推进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村庄污水的达标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的“户分类、村收集、镇集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在条件适宜的地方,经论证后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就地处理。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划定、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应按照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布局,搬迁或关闭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农村居住区的畜禽养殖场,引导畜禽养殖业向宜养区集中,易于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实现其粪便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养殖规模较大,人口相对密集的村镇,严格实行人畜分离。积极推进圈舍改造,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之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种养结合,走生态养殖之路。积极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等立体农业模式,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推进农村洁净能源建设。以畜禽养殖粪便的处理为依托,推广建设沼气池,辅以农田秸秆等材料,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状况,提高洁净能源使用率。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新建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须同步配套建设沼气池等粪便治理与综合利用设施。(4)工矿企业污染治理严格矿山审批,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矿区矿山开发形成的矿坑进行回填,对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自然生态恢复措施;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建立工矿业企业的监管体系,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大农村工矿业企业污染的治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逐步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的死灰复燃。对村庄污染企业实行搬迁、落后工艺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源治理等措施,解决村庄乡镇企业污染等问题。规划村庄治理主要内容,包括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内容、地点、规模等)、实施期限、预期目标和实施进度安排,针对全县的农村环境治理要求及本次规划要求筛选的村庄治理项目,具体各年度规划治理项目见附表1、2。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依据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投资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包括建设成本、原材料价格、运行成本等,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内容进行估算。整治项目投资估算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分别估算,在此基础上计算项目总投资。总结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改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测算并评价其投资及效果,并以此作为当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平均投资指标,作为估算该类项目的估算依据。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规模的基础上,估算拟建整治项目的投资及规划总投资。按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及行政区域,全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总投资分为:14个镇、5个乡、6个民族乡:绥中镇、宽帮镇、大王庙镇、万家镇、前所镇、高岭镇、前卫镇、荒地镇、塔山屯镇、高台镇、王宝镇、沙河镇、小庄子镇、西甸子镇、西平坡满族乡、葛家满族乡、高甸子满族乡、范家满族乡、明水满族乡、秋子沟乡、加碑岩乡、永安堡乡、李家堡乡、网户满族乡、城郊乡。2、总投资估算与年度计划在确定当地各类整治工程投资估算依据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的规模、工艺及受益人口确定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总额。根据年度治理村庄清单和具体治理内容,估算出2010-2015年绥中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投资总额88809万元。根据各区域年度治理村庄清单和具体治理内容,表2列出了全县村庄综合整治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表2 绥中县村庄综合整治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类别措施项目个数第一期第二期总投资1饮用水安全保障打深水井、铺设自来水管道10814670556720237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污水沉淀池、储存池1592690356762573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建排污管网进污水处理厂36125506710192604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垃圾收集设施和小型中转站415904036841272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中型污水厂和污水沉淀池、化粪池、储存池44110491326724316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97300530106015总 计859530043580588809根据年度治理村庄清单和具体治理内容,确定全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的投资总额及年度分配计划,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中央财政、地方配套及其它投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2009年全县规划村庄整治投资总额31031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2031万元,地方配套1000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9000万元;2010年全县整治投资总额21973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0693万元,地方配套563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5650万元。2011-2015年投资额分别是13172万元、9651万元、6040万元、3950万元及2992万元。规划远期总投资额总计35805万元。2009-2015年,全县规划期内整治投资总额88809万元。全县各区域各规划年度投资额见表3。表3 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年度投资额及资金来源(2009-2015年)整治区域投资总额(万元)200920102012小计自筹地方配套申请专项资金小计自筹地方配套申请专项资金2011201320142015总计绥中镇12685548536003600713036501700178038041036083040022195荒地42022010010031011010010089654513803203924263网户6176277617001700866747671950195039162360110070080023719高岭450015001500150021007007007009001600100030060011000前所75032026017060024021015019802280150015003008910塔山30010010010060020020020014002300王宝703343180180566226170170165010564004375西甸子661261200200700300200200150014003003005005361葛家6002002002009503503003005502100绥中县经济技术开发区278621617408302786城郊14506104204203501501001001800总 计3103112031100009000219731069356305650131729651604039502992888093、资金筹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具有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在确定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总额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搞活机制,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政策体系,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所需的资金。国家投资。各地应积极以项目申请的形式,积极争取国家及有关部委的立项和资金支持。地方配套。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配套建设。其它投融资措施。各地应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采取银行贷款、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整治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大公司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利用BOT和TOT模式,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的企业化运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五、环境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显著节省农业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依托丰富的山区资源和农业特色,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将极大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利用秸秆作饲料、秸秆气化、畜禽粪便制沼气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量节省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每年可大量新增农民净收入。另外,绿化造林等其他收入也将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2.生态效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绿化、改水、农村“三集中”、改厕改圈、生活垃圾定点存放与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措施,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立起适应昌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网络,高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开展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生态效益将十分明显。3.社会效益农业的清洁生产、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产品的无害化可以有效减少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国家就近转移劳动力的方针,将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业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科学技术含量高,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就难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这些促使农民不断地学习,增强了农民学科学的意识,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总之,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可以增强农村居民身心素质,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六、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紧密结合“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小康村”、“卫生村”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全县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真组织实施。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建立村镇行政负责人为首的常设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乡镇至少配2名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发达地区可配置3-5人。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环保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乡镇和村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辖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力争在2010年底建立完善的乡镇环境管理体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系统工程,环保、农林、卫生、建设、水利、财政等各主管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机制。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负责组织编制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指导各地编制相应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各类试点村庄的考核,负责工业污染的监督管理。农林部门具体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贯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指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沼气“一池三改”工程,农田林网、绿化和湿地保护工作。建设部门负责指导编制村镇建设规划,促进居民向社区适度集中,加大农村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管理的适宜模式。水利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农村河道清淤,并会同建设、环保部门加强河道、塘坝水源的保护。卫生部门会同农林、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整治工作的经费补助与使用管理。2、监督检查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业绩作为考核政府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将农村环境保护列入乡镇、街办实绩考核内容,各地主要行政管理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必须与环保工作挂钩。建立环保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制,专职环保人员的考核收入必须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目标考核、奖励机制的措施,要鼓励村镇居民进行社区环保工作的监督、举报,制定奖惩办法,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加强村级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发达地区推行社会化管理模式,村委会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明确要求、确定范围,进行招标并与承包者签订责任状,由承包者对村级进行卫生长效管理,接受村委监督、考核,由专职环保人员定期、不定期抽查的监督体制;欠发达地区,走村民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统一筹集资金、指定专人从事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并接受村委监督、考核。对全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建成后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应配备专职的村级环保专职人员3、资金保障(1)各级政府要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县财政应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较发达地区更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水平,把农村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2)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全面推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付费制度,按照“谁受益,谁出资”、“谁治理,谁收费”的公平性原则,筹集民间资金,条件较好的乡村,也可用村的公共积累资金予以适当补贴。4、科技支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环境整治的根本力量。实现全县农村环境根本好转,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土生态环境恢复、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创新和推广能力,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成立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系列配套技术示范办公室,对全县村庄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加强和推广当地村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5、群众参与 (1)利用媒体,加强宣传编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宣传教育方案,明确宣传的目标和任务,运用广播、报纸、电视、会议、文艺、公告等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深入社区,持久开发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知识水平。在报纸、电台开辟专栏,进行农村生态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动,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生态科普教育。开展创建“村庄环境卫生与健康”校园活动,在中小学生中每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知识竞赛1-2次。(2)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对政府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相关管理部门和负责干部,经常性地举行培训班、研讨班,提高大家的农村生态环境意识和知识技术水平。倡导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卫生、文明,创建环境整洁,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建设,并建立起永久性宣传标语。到2010年,使我县农村居民初步具有生态意识。到2015年,整个农村普遍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两个根本性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