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1082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周田小学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实验已近十几年,他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地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八年多来,我们在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面做了些实践与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能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根据其他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尝试,学习评价中档案袋内容如下: (1) 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一幅画等;(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注:(1)至(4)项为保留资料;(5)至(6)项为定期更换资料。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质量检测 根据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期末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闭卷,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由学区教导处、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采用等第制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评语中既有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周田小学2016年9月周田小学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一、指导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五)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二、评价的内容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三、评价的方法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1)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2)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基本评价形式有:课堂问答作业考查单元测验考试(笔试、口试)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基本评价方法有:访谈(包括: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3周评。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阶段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单元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考试档案袋的考查;实验操作实践测查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等级+特长+评语。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周评、单元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一般月评、期末评可采用互评的方式。4、课堂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对一般性目标的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动手操作以及积极主动性,而且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之中,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四、实施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1、以活页作业改革为切入点,让评价内容活起来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广泛推行发展性评语和展示性评价,让评价为孩子喜闻乐见,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开放的作业形式带来了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客观机械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教师在设计作业前换位思考:我们设计的题形离学生有多远?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如咏诗配画、欣赏美景我想表达、给事物分类、和小伙伴一起走数学迷宫、美术作业中的绘画等作业设计,既富有趣味,又贴近儿童的生活。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练习,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套餐形式的活页作业,有效地减轻了课业负担,学生乐学乐做,不仅实现生动活泼的技能发展,还陶冶学生的情趣,在这基础上,更需要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开展作业形式活页化、作业内容快乐化、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活动。2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让评价方式亮起来。(1)根据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在课改年级尝试进行试题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开展让试卷充满温馨和快乐的专题实验。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地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2)推行满意得分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计算速度上、理解能力上、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体验上。对这些差异我们采用满分得分制。即: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推迟判分,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来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3)结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推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测试,每学期结合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测试。如:制作、表演、朗读、口语表达等。3、实践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为参照面,让评价过程动起来,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脚印。2015年周田小学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五)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2 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3、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1)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2)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基本评价形式有:课堂问答作业考查单元测验考试(笔试、口试)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基本评价方法有: 访谈(包括: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 行为观察 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 3 、周评。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阶段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单元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 考试档案袋的考查;实验操作实践测查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等级+特长+评语。 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周评、单元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一般月评、期末评可采用互评的方式。 5、课堂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 对一般性目标的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动手操作以及积极主动性,而且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之中,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全面评价学生。 四、实施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以活页作业改革为切入点,让评价内容活起来 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广泛推行发展性评语和展示性评价,让评价为孩子喜闻乐见,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开放的作业形式带来了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客观机械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教师在设计作业前换位思考:我们设计的题形离学生有多远?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如咏诗配画、欣赏美景我想表达、给事物分类、和小伙伴一起走数学迷宫、美术作业中的绘画等作业设计,既富有趣味,又贴近儿童的生活。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练习,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套餐形式的活页作业,有效地减轻了课业负担,学生乐学乐做,不仅实现生动活泼的技能发展,还陶冶学生的情趣,在这基础上,更需要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开展作业形式活页化、作业内容快乐化、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活动。 2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让评价方式亮起来。 (1)根据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在课改年级尝试进行试题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开展让试卷充满温馨和快乐的专题实验。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地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 (2)推行满意得分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计算速度上、理解能力上、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体验上。对这些差异我们采用满分得分制。即: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推迟判分,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来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结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推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测试,每学期结合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测试。如:制作、表演、朗读、口语表达等。 3、实践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为参照面,让评价过程动起来,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脚印。 周田小学2015年周田小学2014年小学生评价方案 为全面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级。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依次对应优秀、良好、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学校评价工作小组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诚信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及在校表现做出真实的评价。 周田小学2014年周田小学2013年小学生评价实施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评价操作程序根据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价。1、学生 自评(1)根据本人平时表现,结合学生报告手册要求写出自评报告,学生本人确定自评等级。(2)提供个人实证材料:提供相关的实证材料。包括小学阶段任职情况、参加活动、获奖情况等(3)将学生个人自评报告和个人实证资料统计表在班级进行公示。2、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自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进行民主评议。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相关要求,确定评价等级。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评价等级。5、总评及整理阶段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小组评价及总评的等级评价结果进行整合。二、相关 要求(一)成立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成立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并通过培训明确职责。制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二)成立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的班级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明确职责。了解评价的意义、原则和操作方法。力求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公平。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 、 智 、 体 、 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二、评价原则1、发展性原则。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2、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3、自主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4、动态生成性原则。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5、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三、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呈现。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四、评价操作程序与方法1、本评价方案给每个学校以创造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本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体现校本特色。2、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每月评价记载表来呈现。3、学生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由班主任依据月评情况,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给予客观评定。周田小学201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