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I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138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II )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在呼出的气体中,含量(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B . 氮气C . 水蒸气D . 氧气2. (2分)深吸气后,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呼气,你会感觉到( )A . 肋骨上升,胸廓缩小B . 肋骨下降,胸廓缩小C . 肋骨上升,胸廓扩大D . 肋骨下降,胸廓扩大3. (2分)小李同学在帮助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A . 光合作用B . 呼吸作用C . 蒸腾作用D . 吸收作用4. (2分)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不断交换是因为( )A . 肺泡有良好的弹性B . 肺泡内的气体浓度高,压力大C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氧的含量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低D . 肺泡内的氧的含量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5. (2分)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A .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 .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C .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 .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6. (2分)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哪条血管中的血液含氧浓度最高( )A . 肺静脉B . 肺动脉C . 上腔静脉D . 下腔静脉8. (2分)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正确的是( )A . 人在平静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出肺B . 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 . 心脏各腔室工作的顺序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心室均舒张D . 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9. (2分)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 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B . 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 . 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D . 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10. (2分)(2013衢州)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 . 气管、肺泡、支气管B . 气管、支气管、肺泡C . 支气管、肺泡、气管D . 肺泡、支气管、气管11. (2分)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 . 鼻B . 喉C . 肺D . 气管和支气管12. (2分)心脏属于人体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 排出代谢废物B . 进行物质运输C . 吸收营养物质D . 调节生命活动13. (2分)(2015绍兴)下列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相关因素的描述相符合的是( )A . 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 . 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是因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 . 氧气、营养物质随着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是因为动脉瓣的作用D . 水和无机盐在导管内自下而上运输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作用14. (2分)图一表示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分析科学的是( ) A . 为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可以往棉絮上滴加生理盐水B . 使用高倍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尾鳍的血液流动C . 血液在图中三种血管内的速度依次是321D . 2是毛细血管,判断的理由是红细胞单行通过15. (2分)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为肺部毛细血管B . 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为肾静脉C . 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表示青春期D . 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则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16. (2分)在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部位是( )A . 肺泡壁B . 组织细胞C . 肺泡处毛细血管D . 组织处毛细血管17. (2分)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C . 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 . 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18. (2分)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a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氧含量的变化B . a曲线可表示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C . b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D . b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20. (2分)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发育成的胎儿为( )A . 男孩B . 女孩C . 同卵双胞胎D . 不一定是女孩二、 简答题 (共8题;共39分)21. (9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就是在_的参与下,分解体内的_,释放_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吸气时,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里的_(填“高”或“低”),氧便从肺泡扩散到_里;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从这里可以得出:经过肺泡的过程是_血变成_血的过程;而在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处则刚好相反,血液流经身体的各组织时,氧气被组织的细胞利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下降,所以:血液从_血变成_血22. (5分)张阿姨常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现象,近来腮腺区肿痛,到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李阿姨验血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检查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红细胞2.73.55.01012个/L血红蛋白82110150g/L白细胞124.010109个/L血小板2.51.03.01011个/L(1)经医生诊断李阿姨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_数量过多。(2)李阿姨的_数目过少和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可能患有_病,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_和_的食物。23. (4分)最小的血细胞是_,它没有_,形状_。它主要有_的作用。24. (5分)呼吸系统包括_和_两部分,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它位于_内,功能是_。25. (1分)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26. (7分)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可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 数量最少的是_, 血液成分中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_。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_, 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是细胞中的_; 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_;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是_。27. (4分)如图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_(填血管序号。) (2)血管的管壁特点是_。 (3)图中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其中富含_,该成分的特点是_。 28. (4分)李刚家里买了一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为t 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_,环境的温度,观察的_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_。三、 分析题 (共3题;共14分)29. (2分)如图所示,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在左图的 d 点处,此时肺内气压_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 B 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_段(选填“ab”、“bc”或“cd”)。30. (8分)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由4出发,回答1的循环途径称为 _循环(2)图中1与2、3与4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防止_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7内的_ 血流经肺后变成血管6内的_ 血(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_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及 _的重吸收作用,b内血液中废物 _的含量明显减少(5)当血流流经小肠时,c内的动脉血变成d内含_丰富的静脉血31. (4分)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中图一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图二表示血液流经血管前后气体含量的变化;丙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的是_腔(填图中字母)。(2)乙图中,图一中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是_(填图中数字)。根据图二推测,血管可以表示_(填器官名称)的毛细血管。(3)丙图中,若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简答题 (共8题;共39分)20-1、21-1、21-2、22-1、23-1、24-1、25-1、26-1、26-2、26-3、27-1、三、 分析题 (共3题;共14分)28-1、29-1、29-2、29-3、29-4、29-5、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