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步检测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099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步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步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步检测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步检测卷一、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同步 (共25题;共65分)1. (2分)下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 这是因为( )A . 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 . 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 . 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D . 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2. (2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A . 变多B . 变少C . 不变D . 无法判断3. (2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A . 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B . 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C . 铁、冰、玻璃是晶体D . 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4. (2分)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一个凝固过程B . 一个熔化过程C . 先熔化后凝固D . 先凝固后熔化5.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B . 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C . 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D . 丁图可能是石英熔化图象6. (2分)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 ) A . 保持不变B . 温度降低C . 温度上升D .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7. (2分)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 . 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 . Otl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一定升高D . tl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也不吸热8. (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 玻璃、冰、铝都是晶体B . 蜡和冰都是晶体C . 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D . 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9. (2分)南极平均气温为零下25,最低气温达零下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 A . 凝固点较低B . 凝固点较高C . 沸点较低D . 沸点较高10. (2分)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B .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C . 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D . 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11. (2分)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 . 密度B . 硬度C . 凝固点D . 沸点12. (2分)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凝固现象的是( ) A . 春天,积雪消融B . 夏天,雾绕丛林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冰封湖面13. (2分)(2015衡阳)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B . 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升华C . 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熔化要吸热D .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14. (2分)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 . 一定处于固态B . 一定处于液态C .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5. (2分)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16. (2分)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 .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 . 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 . 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17. (2分)(2011抚顺)在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物态变化,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A . 湿衣服变干B . 露珠的形成C . 河水结冰D . 霜的形成18. (2分)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9. (3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20. (3分)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物态变化名称 用铁水铸造铁锅:_;钢锭变为钢水:_;河水结冰:_21. (2分)许多基本仪器制作时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转换为易观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仪器名称工作原理制作思路温度计液体的_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度电流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_22. (3分)5月12日夜间一场风雨之后,我省米脂县城上空出现罕见的悬球状云悬球状云的成因是:当云中小液滴下降时遇到风速较大、温度较高的气流,小液滴吸热快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如果悬球状云周围温度降低,小液滴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冰雹,此过程要_(选填“吸热”“放热”) 23. (6分)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连线 冬天猪油结成膏_冰冻的衣服变干_夏天将衣服晒干_寒冬玻璃窗上的冰花_冬天口中呼出“白气”_春天冰封的河流解冻_A液化 B凝华 C融化 D汽化 E升华 F凝固a吸热 b放热24. (5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25. (7分)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时间/min891011121314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同步 (共25题;共6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4-2、24-3、24-4、25-1、25-2、25-3、25-4、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