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2机械能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098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2机械能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2机械能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2机械能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2 机械能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10题;共18分)1. (2分)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 . 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B . 在b处动能为零C . 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D . 在d处动能为零2. (2分)小成同学喜欢划雪运动。如图所示a、b、c、d、e是小成在一次划雪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该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处和e处都处于静止状态,其机械能相等B . 从bc的过程中,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C . 在a处和c处速度都为零,其动能也都为零D . 从cd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 (2分)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 .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D .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4. (2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所示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B .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 .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D . 两次拉力无法比较大小5. (2分)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 . 动车匀速上坡B . 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C . 滚摆自下而上运动D . 火箭加速升空 6. (2分)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于3月26日发布,将校园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下列说正确的是( )A . 足球上升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 离开脚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C . 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脚的踢力和重力的作用D . 足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弹性势能最大7. (2分)在里约奥运会上,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_。 8. (1分)滚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滚摆在上升过程中,_能转化成了_;下降时,将_能转化成了_。结论:滚摆实验证明:_。9. (1分)如图所示是某大厦安装的观光电梯(1)为便于观光,电梯的外壁采用玻璃材料,主要是因为玻璃有较好的_性(2)小明站在上升的电梯里,以电梯为参照物,他看到电梯外楼房墙面上的广告牌是_的(3)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_,动能_ 若小明受到的重力为G,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为F1 , 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为F2 , 则F1和_是一对平衡力10. (2分)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_,重力势能_,卫星的机械能是由火箭燃料的_能转化而来的。 二、 中档题 (共4题;共10分)11. (2分)C919 国产大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当大飞机加速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大飞机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大飞机是运动的B . 大飞机的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 . 大飞机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D . 大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12. (2分)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r=Mgh(g=10N/kg)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 , 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 , 则( ) A . h13m,h23mB . h13m,h23mC . h13m,h23mD . h13m,h23m13. (3分)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两图;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B.用画磁感线的方法来描述看不见的磁场C.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14. (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本实验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选用甲、乙两个图来分析,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三、 拓展题 (共1题;共3分)15. (3分)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处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坑深度分别为h1和h2 , C、D两球陷入沙坑深度均为h3 , 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坑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_。 (3)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坑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选填“有关”或“无关”)。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0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9-2、9-3、10-1、二、 中档题 (共4题;共10分)11-1、12-1、13-1、13-2、13-3、14-1、三、 拓展题 (共1题;共3分)15-1、15-2、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