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68938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上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上 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其化学式三者相一致的是( ) A . 氢氯酸、盐酸、HClB . 纯碱、烧碱、NaOHC . 胆矾、蓝矾、CuSO4D . 生石灰、熟石灰、CaO2. (2分)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 . FeB . Fe2O3C . CuOD . FeO3. (2分)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久置,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B . 浓盐酸C . 固体氢氧化钠D . 固体氯化钠4.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 A . 向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持续产生气泡B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C .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5. (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6. (2分)胃酸过多的人不能服用( ) A . 小苏打B . 氢氧化铝C . 消石灰D . 珍珠粉7. (2分)为了鉴别一桶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否被某种酸污染,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A . 取样品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B . 取样品测定密度C . 取样品用嘴尝D . 取样品试验导电性8. (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C . 向一定量的盐酸、氯化铜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D . 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9. (2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0. (2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B . 丙物质属于氧化物C . 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D . 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11. (2分)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的原因是 ( )A . 易潮解B . 易与氧气反应C . 易潮解和易与CO2反应D . 易与氮气反应12. (2分)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能构成图中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123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B可溶性碱碱化合物C臭氧氧化物化合物D染色体DNA基因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6分)13. (5分)酸、碱、盐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酸钠可用于洗涤剂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_性(填“酸、碱、中”)碳酸钾的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粒子符号是_;(2)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_;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杂质_;在与二氧化碳反应中,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出现同样现象的试剂是_(填编号)A、KOH B、Ca(OH)2 C、Ba(OH)2 D、Cu(OH)2(3)硫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是_(填编号)制氢气 金属除锈 制化肥硫酸铵14. (2分)某校环保小组监测到一个造纸厂仍向淮河排放无色碱性污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两个实验来证明:_;_。15. (3分)去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了H7N9禽流感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人们将家禽捕杀、掩埋,并在禽舍和掩埋坑中洒上大量热石灰 (1)熟石灰属于_(填“酸”、“碱”或“盐”)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 (2)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将1g 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若不计溶液损失,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g将该溶液降温到20,是否有固体析出_,(填“是”或“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填序号)A不变B增大C减小16. (3分)小刚、小强和小柯三同学想利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铜,他们各自独立进行实验:取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灯上加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蓝色絮状沉淀:小刚的试管中是黑色浑浊;小强向试管中是蓝色溶液;小柯的试管中虽然出现过少量蓝色沉淀但又马上变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学开始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他们认为与反应物的量和条件有关:(1)小刚的试管中是_加的太多,导致溶液变成黑色浑浊 (2)小强的试管中是稀硫酸过量,如果让你继续完成他的实验,最简便的操作是_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小柯的试管中曾经出现的蓝色沉淀又变成了黑色浑浊,原因是_ 17. (3分)氢氧化钠有强烈的_性,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而_,还易与空气中的_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变质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 18. (5分)(2014杭州)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_。(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_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19. (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某个周末,恰逢小强生日,他来到外婆家 (1)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入石灰水后捞出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中午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小强立即盖上锅盖,很快火熄灭,他采取这一措施的原理是_(2)经常自己洗衣服的小英发现,用含钙、镁离子的硬水洗衣服时,最好用_(填“肥皂”或“洗衣粉”) (3)温泉水对人体具有保健和美容的作用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水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性 (4)人们到农家休闲经常吃烧烤烧烤时远处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因为_,为使木炭燃烧更旺,需将木炭架空,其理由是_20. (4分)氢氧化钠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里的_而潮解,而且还能跟空气中_反应表面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保存 三、 解答题 (共4题;共34分)21. (6分)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后,同时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 (1)小明同学:在试管中加入3毫升氢氧化钙溶液,然后滴加数滴氯化铁溶液,出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写出该实验现象,并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刚同学:在试管中加入3毫升氯化铁溶液,然后滴加数滴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发现并无明显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2. (9分)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1)当稀硫酸质量为90g时,取出部分溶液加入碳酸钡粉末,则会产生的现象是_。 (2)求出P的值。 (3)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3. (11分)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产生了兴趣,他们围绕这瓶氢氧化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氯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纳反应。(1)【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_(填“Ca(OH)2溶液”或“CaCl2溶液”),观察到_的现象,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少量的欲试液,观察到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的固体部分变质。实验二: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设计方案一】称取16.4g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计算过程:解:设样器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CO2+H2O10644x4.4gx=10.6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x100%=35.4%【交流与反思】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准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但小科分析后,认为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因吸水而潮解,所以方案一中测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_(填“偏大”或“偏小”)。(3)小科重新设计新方案:通过计算可知方案一样品中含Na2CO3质量为10.60g。小科用电子秤重新准确称取16.4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坩蜗中,用电子秤杆得坩锅及样品的总质量为51.40g,用酒精灯对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坩锅及固体的总质量为50.90g。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 (8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 , MgCl2 , 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操作名称为_(2)请写出实验步骤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3)步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4)步骤和步骤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5)检验步骤中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8分)25. (13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 CO2 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将 250mL 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 50%NaOH 溶液 5mL;倒转饮料瓶轻轻振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 100mL 待测液置于装置 B 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 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打开开关 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 C 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 0.591g。资料:CO2 与足量 Ba(OH)2 反应生成 BaCO3 沉淀。碱石灰是 CaO 与 NaOH 的固体混合物。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 1g/mL。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題:(1)上述实验过程中,C 装置中的现象是_; (2)装置 A 中为什么要用 NaOH 溶液不用澄清石灰水_,装置 D 的目的是_; (3)步骤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 (4)步骤中若是洗涤不干净会使结果偏_;(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 CO2 的含量为_g/L(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26.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猜想】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已经变质;(1)【实验和推断】(1)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2)若现象b为_ , 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2)【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填“A”或“B”)A密封保存 B不需密封保存27. (3分)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外往往有少量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是什么呢?他们作出以下三个猜想。猜想: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猜想:白色粉末是Na2CO3固体猜想:白色粉末是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为了探究上述猜想,他们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进行实验。(1)小明作出猜想的依据是_。(2)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_不成立。(3)小明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大于7,表明猜想成立。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28. (7分)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与_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6分)13-1、13-2、13-3、14-1、15-1、15-2、16-1、16-2、16-3、17-1、18-1、18-2、18-3、19-1、19-2、19-3、19-4、20-1、三、 解答题 (共4题;共34分)21-1、21-2、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4-4、24-5、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8分)25-1、25-2、25-3、25-4、25-5、26-1、26-2、27-1、27-2、27-3、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