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98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31分)1. (2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 12.45cmB . 12.34cmC . 12.35cmD . 12.36cm2. (2分)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 . 图C中的渔民只有瞄准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D . 图D中太阳经过三棱镜再透过红玻璃,在白屏上只能看到红光3. (2分)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 . 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 .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 .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4. (2分)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 .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5. (2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将测得的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绘制的图像分析三种物质密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BCB . ABCC . A=B=CD . 无法确定6.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 乙图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C . 丙图中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 丁图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7.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 . 用煤气灶烧开水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B . 用高压锅煮饭大气压的利用C . 利用卫星监测森林火灾紫外线成像D . 前排乘客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8. (2分)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 .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 .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 .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9. (2分)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所示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 ) A . 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B . 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C . 两副眼镜都是小刚的D . 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10. (2分)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 . 小球从 点运动到 点用时 C . 小球从 点运动到 点通过路程 D .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 11. (2分)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 . 初春,薄雾缥缈B . 盛夏,夜深露重C . 深秋,天降浓霜D . 寒冬,滴水成冰12. (3分)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3. (3分)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同学们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是( ) A . 学校的课桌高约为0.8 dmB . 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0sC . 步行速度约为1.4 m/sD . 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14.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 . 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C . 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二、 多项选择题 (共1题;共3分)15. (3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 . vfB . fv2fD . fu2f三、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 (2分)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_时要吸热造成的17. (1分)把一个小球分别浸没在盛满水和酒精的甲、乙两个杯中,已知甲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40g,则乙杯中溢出的酒精质量为_g。(已知酒精的密度是)18. (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 19. (2分)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20. (2分)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m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9分)21. (2分)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1和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22. (6分)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BC段处于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_ (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FG段会发现_(请写出一条) (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 23. (8分)科技小组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小明准备了量筒(如图甲所示)和天平(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 (2)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丁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6g;则酸奶的密度为_kg/m3 同组的小红观察发现,用针筒测量酸奶体积,还有一个优点是:_ (3)同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于是,小华和小明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3 , 记下此时_,则酸奶密度表达式:_ 24. (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_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_ (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5. (7分)小红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_,然后调节_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 如图甲_g;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 如图乙_g;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如图丙V= _cm3;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 (填字母代号)老醋的密度是 _g/cm3 五、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6. (5分)(2013梧州)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7. (5分)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 六、 计算题 (共3题;共15分)28. (5分)某同学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04s听到回声,此同学距城墙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 29. (5分)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质量为0.4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 , 容积为3103米3 , 置于水平桌面上,内盛0.2米深的水 求甲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水 现将质量为3.6千克的物体乙轻放入甲内,且乙浸没在水中(a)求甲对桌面达到的最大压强p甲 (b)当甲对桌面达到最大压强时,求乙的最小密度乙 30. (5分)将一个质量为775 g的实心金属球,轻轻放入一装有水的杯子中(如图所示),因其占据了10 g水的空间而导致水面上升了02 cm.求:该金属球的体积及密度各是多少?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多项选择题 (共1题;共3分)15-1、三、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1、17-1、18-1、19-1、20-1、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9分)21-1、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五、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6-1、27-1、六、 计算题 (共3题;共15分)28-1、29-1、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