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411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关于海底扩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底扩张说无法解决大陆漂移说中动力来源的问题B . 依据海底扩张学说能预测全球所有大洋面积将不断扩大C . 建立海底扩张说的依据之一是越靠近大洋中脊的海底岩石越古老D . 海底扩张说认为上升的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2. (2分)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 ) A . 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B .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 . 大树底下好阴凉D .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3. (2分)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不符的是( )A . 具有发达的根系B .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 . 叶表层具有较厚的角质层D . 叶面积较大4. (2分)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 . 望梅止渴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 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5. (2分)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菜刀生锈B . 大米酿酒C . 食物腐烂D . 湿衣服晾干6.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 .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 .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长度约为1cmD . 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7. (2分)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A . 二氧化碳B . 小水滴C . 空气D . 水蒸气8. (2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 . 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C . 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D .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9. (2分)如下图,哪个标志显示物质有腐蚀性 ( ) A . B . C . D . 10. (2分)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 . 分子之间有间隙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C . 分子很小D . 分子是可分的11. (2分)如图所示,小妍家新买了规格为20厘米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厘米,20厘米和22厘米等规格。“规格20厘米”指( )A . 锅身的直径是20厘米B . 锅身的周长是20厘米C . 锅身的截面积是20厘米D . 锅的容积是20厘米12. (2分)小刚在量筒中放入30mL水,然后又将一颗葡萄放入量筒中,这时量筒中液面读数为42mL,则葡萄的体积应为( ) A . 72mLB . 42mLC . 30mLD . 12mL13. (2分)生物体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 . 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B .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适于飞翔生活C . 鲸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D . 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沙漠缺少水的环境14.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酚酞遇纯碱溶液变红色B . 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水C . 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潮解D . 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15. (2分)如图AE示意人体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A受精卵开始的B . A通过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DC . 人的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植物体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D . 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16. (2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和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 . a的比热容大B . b的比热容大C . a、b的比热容相同D . 无法确定17. (2分)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B . 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 . 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D . 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18. (2分)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 . 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C . 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D . 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19. (2分)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 . 两个新细胞核的形成B .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C . 染色体的出现D .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20. (2分)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B .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C . 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D . 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21. (2分)“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稻草造纸B . 使用火药C . 蚕丝织布D . 冶炼金属22. (2分)某学生测定的下列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 用10毫升量筒量取了9.25毫升水B . 用托盘天平称取了6.2克氯化钠C . 测得某食盐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D . 测得家用电冰箱的工作电流为4.5安23. (2分)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小龙说,它含有的热量增加了;小谢说,它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剧了;小黑说,它具有的内能增加了;小琪说,它从外界吸收热量了这几种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 . 与B . 与C . D . 24. (2分)贵广高铁(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于2014年12月26日全线通车运行,全程最快仅需4个小时在地图上,常用来表示铁路的是( )A . B . C . D . 25. (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滴水成冰B . 蜡烛成灰C . 木已成舟D . 铁杵成针26. (2分)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 小于6毫升B . 大于6毫升C . 等于6毫升D . 无法确定范围27. (2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A . 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并产生氧气B .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并产生淀粉C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和淀粉D . 光合作用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28. (2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1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A、B两组2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A . 生理盐水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B . 生理盐水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C . 胰岛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D .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29. (2分)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分裂,一个细胞分裂形成( )A . 一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 . 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C . 一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D . 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30. (2分)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B .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C .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D .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二、 填空题 (共15题;共53分)31. (4分)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种现象被称为_,是生物对环境的_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2. (6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人走近时,蛙鸣停止,说明青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 (2)“蛙鸣求偶”,是青蛙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出生物具有_的特性 (3)蛙鸣求偶后所产出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成蛙,其发育特点属于_ (4)青蛙在由蝌蚪变成成蛙的过程中,其呼吸器官的变化是_ 33. (3分)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34. (5分)正确的实验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试回答: (1)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便于观察,可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上棉花纤维,其作用是 _。再盖上盖玻片,然后选取移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2)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_光圈(选填“较大”或“较小”)或平面反光镜。 35. (1分)自然界中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请将相对应的内容搭配起来 生物适应环境_生物影响环境_.A.雷鸟的羽毛会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换 B.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逐渐沙漠化C.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 D.热带森林中的猿类上肢长且粗壮E.走在行道树下比在烈日下凉爽36. (3分)夏季生活在绿草中的青蛙是草绿色,而秋季生活在枯草中的青蛙却是土黄色,这说明了_;荔枝和香蕉是典型的南方水果,不适合在北方种植,说明了_;而“大树底下好乘凉”则说明了_ 37. (2分)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汞原子_; 五氧化二磷分子_;硝酸根离子_; 2个氧分子_;38. (2分)在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中,_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39. (2分)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_和分化分不开的40. (8分)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该结构与生物的_密切相关。 41. (7分)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_构成的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_ 42. (2分)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1)如图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是_(填编号);(2)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胶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象,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填编号)A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象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象C .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D . 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象43. (2分)秋天来了,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硕果累累,同学们可知道每个果实都是来之不易的,如图是一颗番茄和组织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_,b过程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变化而进行了_。 (2)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_。 (3)从受精卵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人体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 (4)番茄酸甜可口,我们吃的果肉是_组织。 (5)图中属于番茄的营养器官的是_(用数字表示)。 (6)整个番茄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属于_。 44. (4分)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45. (2分) 1个标准大气压=_,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三、 解答题 (共2题;共8分)46. (3分)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危害在于 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1)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 (2)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改进措施是_。 47. (5分)读如图所示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 四、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36分)48. (4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了;(选填“高”或“低”)(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49. (3分)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g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注射器内空气压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压缩前P23毫升V压缩后2P13毫升0.5V(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g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_。(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_。(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50. (5分)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原产地栽培地第一组海拔500米a组海拔500米海拔500米b组海拔3000米第二组海拔3000米c组海拔500米海拔3000米d组海拔3000米(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引起的(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51. (4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_(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熔化时间是_min52.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_、_、_、_、_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如图_ (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和 _,如图_ (填字母)所示。(3)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如图_ (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4)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第 24 页 共 2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填空题 (共15题;共53分)31-1、32-1、32-2、32-3、32-4、33-1、34-1、34-2、35-1、36-1、37-1、38-1、39-1、40-1、40-2、41-1、42-1、42-2、43-1、43-2、43-3、43-4、43-5、43-6、44-1、45-1、三、 解答题 (共2题;共8分)46-1、46-2、46-3、46-4、47-1、47-2、四、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36分)48-1、48-2、48-3、48-4、49-1、49-2、49-3、50-1、50-2、50-3、50-4、51-1、51-2、52-1、52-2、52-3、5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