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839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0年4月23日G219线吉木乃至和布克赛尔公路工程JH-2项目经理部第一篇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 为了随时应对深基坑、土石方开挖施工中出现坍塌等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项目从业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章、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项目部重大危险源清单第三章、适用范围 适用于G30与昌吉市X120(世纪大道)互通式立交工程项目。第四章、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工程实行项目部施工分包方二级预警体系,责任主体在项目部。第五章、应急工作原则 一旦有事故发生,所有施工生产工作均暂停进行,所有生产资源均围绕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而准备。第六章、事故危险性分析 一、工程地址 本项目位于G219线吉木乃至和布克赛尔之间 二、从业人数 管理人员: 25人作业人员: 本标段施工队伍按专业设置:路基施工队,桥梁施工队,架桥施工队和综合施工队。正常施工期施工人员260左右,高峰期300人左右 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作业/活动/设施/场所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结构施工桥梁工程脚手架漏铺或者有探头板、无安全网或者安装不规范高处坠落钢筋工程钢筋机械加工及钢筋安装与固定机电伤害、钢筋失稳模板工程支撑及加固不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混凝土工程机械拌制、运输、浇注综合伤害施工过程施工环境未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配电使用非标电箱触电施工环境扬尘、易燃易爆环保、火灾四、存在的主要危险源 管理缺陷 脚手架坍塌 边坡坍塌第七章、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及职责一、组织领导与工作职责 1、本项目施工部分设计基坑作业,是防范坍塌事故发生的重点工作。 2、项目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施工防坍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施工防坍塌事故应急小组。 3、编制项目部内以人员、机械转移为重点的施工防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4、项目部负责人要具体分工,落实施工防坍塌事故承包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措施到位,确保防坍塌事故工作落到实处。 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坍塌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务姓名主要职能主要负责区段联系方式总指挥黄国林全面负责施工区域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根据情况做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决定项目施工区域18099370117副总指挥张开新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等工作项目施工区域18099370178副总指挥冉明项目施工区域18709987255副总指挥马杰敏项目施工区域15199136095组 员沈军协助指挥做好现场救援、抢险和善后工作项目施工区域15026003998组 员魏育明项目施工区域18609955475组 员杨勇项目施工区域18099370166组 员马遵平项目施工区域15099030107组 员宋少坤项目施工区域18199785366组 员朱云潇项目施工区域15276686337组 员郭振峰项目施工区域18099370171应急指挥小组张开新、方传兵、王自中、马杰敏在上级指挥机构启动预案或到达现场之前,组织力量,全力做好现场救援、抢险和善后工作 三、应急职能小组组成及职能 一旦出现坍塌事故,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小组,全力投入抢险及事故处理工作: 1、抢险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项目经理(黄国林)工人10人至30人准备足够的物资储备,包括担架、救援车辆等;尽力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积极进行救护,确保人员伤害降到最低;排查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医院。协助有关部门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好事故演练工作,在演练中总结经验,做到灾情发生后人员、机械等能够快速有序的撤离至安全地区,减少灾情发生后的损失。 2、救护小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项目副经理(张开新)工人10人带领工人撤离到安全地带,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或病情动态,随时与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保持联系。 3、警戒疏导小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项目安全员(朱云潇)工人(10人)设法控制事故现场,组织现场施工人员采取措施及时封闭施工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管好工人,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工人慌乱、散失,维护现场秩序。 4、通讯小组:组 长 组 员主要职能综合办(沈军) 郭振峰、王胜花、刘艳当组长不在时,临时指定一人作为负责人替代组长工作职能。负责向指挥部通报、报警。负责及时向外界发布有关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情况。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外界发布事故情况。负责收集事故全过程的各种文字、图象信息资料采集,撰写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作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各种资料。12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5、后勤保障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物资设备部(杨勇)吴锦强、代燕彪、補阔检查应急物资设备的准备;深入事故现场,掌握救援需求,及时提供救援所需物资、设备确保应急救援通讯、信息的畅通 6、事故调查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项目总工(冉明)宋少坤、马遵平、李文龙、张勇深入事故现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拿出调查报告。 7、善后处理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能项目书记(马杰敏)魏育明、张存宝负责对事故救援结束后,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对事故伤者家属进行安抚,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等工作。 四、应急与响应 1、出现坍塌事故 基坑施工中,突然出现坍塌,作业人员立即高呼: “基坑坍塌”了,并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同时迅速进行自救。 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将事故情况简要上报项目经理,同时立即通知抢险组、救护组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视情况启动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项目经理按应急救援要求,立即通知警戒组做好保护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安排人员对外部救援人员及车辆进行引导;拔打医院急救电话120,寻求急救;拔打110寻救警力支持,以便维持救援通道的畅通。 项目经理到达现场后,项目部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简要向项目经理汇报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并将现场指挥权交于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在了解事故情况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汇报情况与事故现场情况,认真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决定下一步应采取应急救援的方式、方法与人员分工。 抢险、救护组人员到位后,按各自职责分工迅速各就各位(带齐救生器材)。 抢险、救护组到现场后,应本着先救人的原则,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将受伤人员送上救援车。 警戒组成员迅速出动,赶至现场,疏散围观人员,拉起警戒线,维持秩序。及时安顿被救人员,协助抢险、救护组将受伤人员送上救护车。当警察到来后,将警戒任务交于警察,听从警察的安排与指挥。 通讯组迅速到达现场,对现场应急救援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并及时将救援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同时,及时向外发布事故救援情况。 后勤保障组迅事到达现场,掌握现场所需物资、设备情况,及时供应。 通讯组发布事故抢险情况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收集事故资料,出具事故调查报告。 善后工作组对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商榷赔付。 2、处置措施: (1)如果坍塌有人员被掩埋,应及时寻找挖掘被掩埋人员。在抢救时应确定坍塌界面有无再次坍塌的可能,避免造成更大人员伤亡。 (2)被抢救出伤员应及时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进行现场紧急救助后送医院治疗。 (3)塌方处理过程,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必须确保通讯畅通,并对处理情况、围岩变化情况、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等及时上报,在抢险有困难或需要救援时以便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救援。 3、出现其它坍塌事故参照上述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第八章、防范目标与工作重点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以力争“不死人,少损失”为目标。防范的重点:一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是保护施工机械、建筑物等设备设施的安全,减少损失。第九章、事故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危险源监控 1、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 2、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3、项目部采用检查表的形式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与不及时整改的单位进行处罚,并督促进行整改。 4、项目部根据存在危险源的项目,及时制定专项预防措施并予以落实,安排专人进行监控。 二、事故报告(预警行动) 1、发生坍塌事故后,项目部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若发生重特大事故,指挥办公室应在1小时内报告业主、公司及上级单位有关部门、驻地、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2、报告程序框图 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目击者)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应急总指挥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应急小组寻求外援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3、发生坍塌事故的项目部必须在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4、报告内容: 坍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 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事故发生区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 事故现场情况、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后,应及时进行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