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规范与中养成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67788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行为规范与中养成教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与中养成教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与中养成教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规范与中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要成才先成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因此,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来常抓不懈。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规范为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学生意识发生了变化,由简单走向复杂;独生子女多,心理较脆弱,生活上养尊处优,易偏激;家庭社会的期望值高,社会压力大,学生心理负担重,学生思想贫乏,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不定;娱乐方式多,讯息渠道多元化,学生易误入歧途,学习压力大,每天只盯着课本,生活方式单调,思想与社会现实脱节。面对如此种种现象,德育教育工作与评价机制必须要有科学的体系、规范的内容和鲜明的主题,以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健全的人格。2.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是实施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大力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我校现有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研究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新途经,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注入新的活力。 3.研究和探索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学校德育建设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为国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二、研究目标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养为主,养教结合。指导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心理,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受教育,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各方面教育作用的相互影响下,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3、加强对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养成教育研究,营造齐抓共管、习惯共同培养的教育环境。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三、研究的内容1.健全制度,完善规范训练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除了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用瓷砖贴上永久性条文,努力营造学习规范的浓厚氛围外,还根据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学习、生活规则、学生礼仪常规、公物保护制度等,从校内到校外规定了学生言行所必须遵守的内容,并把它们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去引导和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期末文明示范连队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希望之星”评比制度:每学期期末,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评比“希望之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即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交接班”制度:低、中、高换段时,新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原班主任、课任教师要向新接班教师详细介绍本班学生行为、习惯、学习等方面情况,并辅导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这样的交接班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段与段之间的教育脱节,克服了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使各段教育工作都能顺利地进行衔接。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我们还成立了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相关监督机构“校园文明监察大队”和“班级文明监督岗”。也就是说全校师生从一进校园开始,其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礼仪岗、卫生岗、纪律岗等学生管理机构的监督。于是,学校政教处门口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和“文明之窗”则成了同学们检查、激励自己的一面镜子。每天,同学们经过这里总要细心的看一看,仔细的“照一照”,随时发掘自身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2.把握标准,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坚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倡教师要爱岗敬业、爱生奉献,学生要热爱学习、诚实守信,提倡人际间的相互尊重、宽容、欣赏,提倡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营造一种民主、团结、理解、尊重、合作的和谐氛围是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评价活动的标准。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评比活动,在我校早已形成了日查、周评、月小结的管理制度。老师们都能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的将规范中的道德准则贯穿到同学们每日的生活、学习当中,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从小学会做人的准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周五各连队都要开展“两讲”、“三比一对照”的周评活动。“两讲”即讲本周自己做了哪些好事,有哪些违纪行为。“三比一对照”即比表现,比学习,比进步,对照规范自己做得如何。班主任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两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规范要求,检查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否有违规的现象,既要与同班同学进行横向对比,又要与自己上周进行纵向对比。在比的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达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目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为此,我校的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都能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不仅能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还能主动为学生创造优点,用成功的喜悦来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实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他们变得更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但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他们有了更多接受不可控制强烈刺激的可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为此,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去研究适合学生主动修身与发展的德育内容,使学校的德育内容更丰富,德育活动更精彩。针对学生的现状,教师的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只关注学业转变为更关注做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知识转变为创造发现;从一次性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从只关注社会化发展转变为更关注个性发展;从理想化的人生目标构建转变为以培养高素质得人为目的。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也采取了革新。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帮助学困生评出信心,中等生评出希望,优秀学生评出增长点。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语方面,探索开展了“五语连心”式评语活动,变以往评语由班主任一锤定音,为学生、好朋友、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共同参与。分为“我心中的自己”、“来自朋友的勉励”、“任课教师的呵护”、“班主任对我说”、“家长的期盼”五个部分。“我心中的自己”是学生的自评,引导学生从小正确评价自己;“来自朋友的勉励”是好朋友对同学的评价,提倡学生学会欣赏别人,从别人身上找长处,激励自己;“任课教师的呵护”、“班主任对我说”是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在谈心式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和评价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家长的期盼”是为家长与孩子沟通提供机会,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家长和孩子共同写评语。“五语连心”式评语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评价内容、领域的挖掘和开拓,使学生评价从平面走向了立体,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校内走向校外,建立起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四)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品质。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1、班级管理体现自主性。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施行大队委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和值日班长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日班长制,能让每位学生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全班同学每人轮流值日一天,每天放学前都要对值日情况进行小结,遇到周五,还要自己设计并主持班队会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而且学生能干得主动、干得开心、干得有激情,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自主性。2、兴趣活动突出主动性。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认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新和革新的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特别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我们学校开设有乒乓球、棋类、绘画、器乐、舞蹈、英语、计算机、科技制作等各种兴趣小组,每周三下午是半天的兴趣组活动时间,学生想参加哪类兴趣组活动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并且中途允许换组,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发掘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天赋,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阵地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争章园地等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阵地,让学生自己参与这些阵地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由班上的学生主动组织承办,从内容选定到排版设计全由学生自己选择与规划,就连检查评价也是他们在通过与其他班比较之后自己说了算;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完全交由学生自己组稿、审稿,自己主播,辅导员老师只是在需要时略加指导而已;另外,“红领巾飘扬在社区”的假日小队活动、“我是广场文明小天使”环保活动等等,均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并开展的。4、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自主教育潜能。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专门设置了“我为社区添光彩”、“我是清洁小能手”等少先队服务岗位,最大限度地为队员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从小不怕累、不怕脏的良好品质。桔苑小区是我县重点建设的居民小区,桔苑广场是居民娱乐休闲、游人游玩的圣地。为了让此广场永远文明而美丽,我校学生义务承担起了清扫广场、维护广场环境的任务。全校学生不仅联合制订了文明广场公约,还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三五成群地到广场上拾烟头、纸屑;为游人讲解宣传公约内容,用实际行动维持了广场的文明。此行动得到了新闻媒体、社会各届的关注。秭归新闻、三峡秭归在线和秭归教育网上多次出现了我校学生清洁广场的身影。学生们在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光荣的同时,也养成了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5、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六一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七一向驻港官兵表示一声慰问;九十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由于坚持,我校办校七年,学生已经形成了定势,每个节日都有付出和收获。经统计,每年三八节有90%的学生为自己的母亲送过祝福。今年“三八”刚过,六年级一班学生王世瞩的母亲就到学校反映,近三年来,三八节王世瞩不但为她妈妈洗过头、洗过脚,还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为她妈妈买了镜子、化妆品等。从她母亲激动的表情,兴奋的神情,我们看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成功。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数不胜数:教师节时,学生向伊姝等七百多名都为老师献过自己亲手画的画或亲手制作的贺卡;胡靓等同学利用国庆节走上街头去抓拍社会新变化;许嘉懿等近两百名记者到过二十多个单位、三个社区进行了采访,编写作文与新闻。每年建军节前期,同学们都自发组织用书信、绘画书法等不同的方式慰问驻港官兵,感谢全体驻港官兵对我校的多次资助。有的同学还进入驻香港部队网上的聊天室与军人聊天,通过与军人“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军人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学生们童真的心感动了驻港官兵,于二00三年九月又向我校捐助了30万港币。而且广州军区政治处主任还专程来我校看望全体师生两次。为此也激起了全校学生以“争分夺星创佳绩,我到驻港部队汇报去”为主题的比学习、比卫生、比品德、比体育的争先创优热情。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有益的大、中、小队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如以“爱国”为题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歌唱祖国”歌曲竞赛、“颂祖国”演讲比赛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环保”为主题开展保护母亲河考察泗溪的活动;以“我为学校添光彩”、“我用小手扮亮母校”为内容进行画画、作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以“做合格的小军人”为主题,开展军训、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军人的辛苦,感受做军人的威严,从而培养学生爱军拥军的思想感情。以“军人风采”为主题,开展读军人故事、讲军人业绩、编写军人故事集的活动;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开展道路交通法规知识讲座后,六年级学生自发承担起交通维护的责任,三峡晚报、宜昌日报都报到了此事;以“学军人,见行动”为主题,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一是开展对本校父母下岗职工的帮助活动。二是为县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聋哑儿童献爱心活动。在每年的助残日到来之际,同学们都会为残疾儿童献爱心,和老师们一道把自己平时攒下的零花钱捐给他们,学校也因此而获得爱心荣誉的称号。本学期,我们又组织开展了“储蓄快乐阳光,积累心灵财富”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公共场所,去体验爱校、爱家、爱国、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讲诚信等快乐,并以日记的形式写出快乐之体验,储存到自己的“快乐体验”储蓄簿中,“银行”(即班级)定期(每月)公布“储蓄户”(每位学生)的“储蓄”情况,并发放“利息”评选出“快乐文明好少年”;开展了“好习惯伴随我成长”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对照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的“希小学生十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自觉规范行为,根据自己的行为打分,积极参加校园“希望之星形象大使”的评选。学校则根据学生自评和家庭、社区、教师、同学的推荐,公平公正地评选出校园“希望之星形象大使”,为其授发标志,进行表彰,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开展了“用自己双手扮靓校园”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成立爱花护草小队。每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自己认领校内包干区,不仅要负责包干区的整洁,还要维护本包干区的绿化,更提倡自己在绿化带内种上喜欢的花草树木。指导学生创作自己喜爱的校园文明儿歌、健康童谣,亲手布置学校的校报、橱窗、墙壁,变原来的变动接受宣传为主动投入宣传,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以上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专题活动调研法、行动调研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着重于序列中的活动内容研究,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理论综合法等。 1.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日常观察等方法,客观分析当前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原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相关问题。 2.采用观察法、问题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学习借鉴外校先进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本校活动主题目标,确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机制和评价体系。 3.创新各种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我校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中的各阶段各主题通过调研法、行动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每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能力迁移,情操培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研究成效1.课题研究带来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变化,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产生影响的地方。当代教育正走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格局。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规范家庭教育要求,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学校家庭委员会,创办了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讲座,定期对家教工作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更是注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向家长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变为首先关注孩子做人上来。谭家伟的妈妈靠卖小菜维持全家生计,没读过多少书,但她却用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自己对孩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认识:“读书不行不要紧,只要好脚好手,总能劳动养活自己就行。但行为习惯坏了,将来偷呀、抢呀、好吃懒做,那一辈子就玩了”。这说明家长们已认识到了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他们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也随之端正了,多数家长都能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树立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新观念。据统计,全校有80%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素质在研究中得到了明显提高。六营一连王泽天宇的妈妈是受市教育局表彰“宜昌好家长”,她认为,好父母应做到“三要”:一要做孩子的良师,做到教子有耐心;二要做孩子的益友,寻找与孩子共同的乐趣,与孩子交朋友,把一颗爱心、成长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三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善于欣赏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该课题实验的实施还促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高了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研究实践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讨论班级管理方法,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互相交流经验,每月撰写一篇典型教育案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研究经验性论文成绩喜人。3.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调查显示,实验前:我们的学校有50%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太乐观,表现在对任何事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以我为中心;随手乱扔乱丢现象突出,随处都可看见乱写乱画等现象;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但在学校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全校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有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还有差距。在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我们将进一步针对本课题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品德高尚的人”。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是:1、进一步总结深化课题成果,推进学校人文环境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性的办学目标。2、进一步开展实验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组织各种有意义的专题讨论等,深化“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3、进一步研究通过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教育、成长的良性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以课改为契机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不断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和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