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专练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04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专练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专练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专练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复习专练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a=7,b=24,c=25B . a= ,b=4,c=5C . a= ,b=1,c= D . a= ,b= ,c= 2. (1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10,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 A . 14B . 16C . 20D . 283. (1分)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和5,则第三边为( )A . 13B . 13或C . 13或5D . 154. (1分)如图,一艘巡逻船由A港沿北偏西60方向航行5海里至B岛,然后再沿北偏东30方向航行4海里至C岛,则A、C两港相距( ) A . 4海里B . 海里C . 3海里D . 5海里5. (1分)若ABC的三边分别为5、12、13,则ABC的面积是( ) A . 30B . 40C . 50D . 606. (1分)给出下列命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c2=b2 , 则C=90;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ABC中,若 a:b:c=1:2: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7. (1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后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 . x23=(10x)2B . x232=(10x)2C . x2+3=(10x)2D . x2+32=(10x)28. (1分)若菱形的周长为24cm,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 4 cm2B . 9 cm2C . 18 cm2D . 36 cm29. (1分)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6,AC=9,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MC2-MB2等于( ) A . 9B . 35C . 45D . 无法计算10. (1分)如图,在ABC中,C=90,E是CA延长线上一点,F是CB上一点,AE=12,BF=8,点P,Q,D分别是AF,BE,AB的中点,则PQ的长为( ) A . 2 B . 4C . 6D . 3 11. (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0,3)、(3,0)。ACB=90,AC=2BC,函数y= (k0,x0)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 )A . B . 9C . D . 12. (1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是6cm、8cm,AEBC,垂足为点E,则AE的长是( ) A . cmB . 2 cmC . cmD . cm13. (1分)如图,RtBOA与RtCOA的斜边在x轴上,BA6,A(10,0),AC与OB相交于点E,且CACO,连接BC,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BEOCE;C(5,5);BC ;SABC3A . B . C . D . 14. (1分)如图,在ABC中,若ABAC6,BC4,D是BC的中点,则AD的长等于( ) A . 4 B . 2 C . 2 D . 415. (1分)如图,四边形 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E是 上一点, ,将 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到与 重合,则 (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16. (1分)如图,矩形ABCD中,AB ,BC ,连结对角线AC,点O为AC的中点,点E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连结OE,将AOE沿OE翻折得到FOE,EF与AC交于点G,若EOG的面积等于ACE的面积的 ,则BE_. 17. (1分)如图,一扇卷闸门用一块宽18cm,长80cm的长方形木板撑住,用这块木板最多可将这扇卷闸门撑起_cm高 18. (1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则点M的表示的数为_ 19. (1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 20. (1分)如图,已知正方体 的棱长为 , , , 分别是 , , 的中点,截面 将这个正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 . 21. (1分)如图,在RtABC中,B90,AB2 ,BC .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连结BC,则sin ACB_ 22. (1分)如图是一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AB5,则该正方体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_. 23. (1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第三边为 _ 24. (1分)已知 +|y4|+(z3)2=0,则以x,y,z为三边的三角形为_三角形 25. (1分)如图,已知CD=3,AD=4,ADC=90,BC=12,AB=1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_三、 解答题 (共15题;共27分)26. (1分)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是 的中点,点D在 上,BD、AC的延长线交于点K,连接CD (1)求证:AKBBCD45; (2)如图2,若DC DB时,求证:BC2CK; (3)在(2)的条件下,连接BC交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延长CF交AB于点G,连接GE,若GE5,求CD的长 27. (1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AD1,CD3.求DAB的度数. 28. (2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在对角线BD上,连接AE.点G是AD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GDC,且DF=BE,连接FB、FC,FB与AC交于点M. (1)若点E是BD的三等分点(DEBE),BF= ,求ABE的面积; (2)求证:DE=2CM. 29. (2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正方形CEFG的面积为 ,点E在CD边上,点G在BC的延长线上,设以线段AD和DE为邻边的矩形的面积为 ,且 . (1)求线段CE的长; (2)若点H为BC边的中点,连结HD,求证: . 30. (1分)如图,某中学有一块三角形状的花圃ABC,现可直接测量到B=45,C=30,AC=8米请你求出BC的长(结果可保留根号)31. (3分)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 , 交AC于点E (1)求AD的长 (2)求DE的长 32. (1分)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A港出发,甲船沿北偏东35的方向,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向B岛驶去.乙船沿南偏东55的方向向C岛驶去,2小时后,两船同时到达了目的地.若C、B两岛的距离为3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33. (2分)如图,ADBC,A=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 (1)求证:ADEBEC; (2)若AD=6,AB=14,请求出CD的长 34. (2分)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凸四边形叫做“垂直四边形” (1)理解: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垂直四边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8,BD=7,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探究:小明对 “垂直四边形”ABCD(如图1)进行了深入探究,发现其一组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平方和即 你认为他的发现正确吗?试说明理由(3)应用: 如图2,在ABC中, ,AC=6,BC=8,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连结CP,BQ,PQ当四边形BCQP是“垂直四边形”时,求t的值 如图3,在ABC中, ,AB=3AC,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结EG请直接写出线段EG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35. (1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起来,使其对角顶点A与C重合,若长方形的长BC为8,宽AB为4,求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 36. (3分)已知ABC的一条边BC的长为5,另两边AB,AC的长分别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k=2时,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k为何值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并求ABC的周长。 37. (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1,CD= DA=1,且B=90,求: (1)BAD的度数; (2)四边形ABCD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38. (2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B=DA,BEAD于点E,取BE的中点F,连接AF. (1)若BE=2 ,AE= ,求AF的长; (2)若BAC=DAF,求证:2AF=AD 39. (2分)如图,ABC90, ,BC6,ADDC,ADC60. (1)求AC长. (2)求ADC的面积. 40. (2分)如图,一架长为5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面ON上,梯子的底端B距离墙面ON的距离为3米. (1)求梯子的顶端A与地面OM的距离; (2)若梯子的顶端A下滑1米到C点,求梯子的底端B向右滑到点D的距离. 第 30 页 共 3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三、 解答题 (共15题;共27分)26-1、26-2、26-3、27-1、28-1、28-2、29-1、29-2、30-1、31-1、31-2、32-1、33-1、33-2、34-1、34-2、34-3、35-1、36-1、36-2、36-3、37-1、37-2、38-1、38-2、39-1、39-2、40-1、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