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6547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科学概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文科学概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1、 为什么说“文以气为先”?人文科学家能否在这个独特的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一种与人文精神相一致的超越精神,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信念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是否有一颗敏感、细腻、丰富的心灵去感悟、体验人的情感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滞有一个宽广、深沉而又极定包容性与接纳的人文情怀去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极为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宗教情感、价值理想、道德信念、民族精神作出理解与关爱。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上,人们都特别看重学者的个性气质与人格力量在其学术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强调学者高尚的人格素养与精神气质是他的学术成就的重要前提,主张学者们必须成为他的学术理想与学术追求的实践者。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强调知行合一的学术精神和治学原则,认为做学问也就是做人生。中国学术传统在这方面的思想遗产是十分丰富的,艺术的世界、哲学的世界、文学的世界、历史学的世界,也应该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是他自己的外在存在形式。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人文思想家追求的事业理想和人生使命。 当然,人文科学家的个性气质和精神禀赋与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完全等同或简单对应的关系,个中的关系实际上要曲折隐晦和复杂得多。但从根本还是可以说,一个人文学者如果没有一种独立自由精神,没有一个宽厚仁爱和富于同情心之个性禀赋,如果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营养一浩然之气,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来,恐怕是不可能的。2、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科学精神?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这道题跟网上的答案有差异,仅摘抄了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