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64848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2分)1. (4分)填词练习。_的服装 _的小鸟_的国旗 _的铜钟2. (4分)补充成语。妙不可_ 含情_ _ _花似锦3. (3分)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这些题目非常简单。_很久没下雨了,气候很干燥。_清晨,我背着书包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心里很高兴。_4. (5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为反问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感叹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双重否定句)5. (6分)根据课文日月潭内容判断对错。(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2)日月潭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美丽的日月潭位于我国的台湾省。(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1分)6.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A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B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 C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D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勃勃生气:_。疲劳不堪:_。(2)第三自然段漏缺一句话:“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请你把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 A . 与之间B . 与之间C . 与之间D . 与之间(3)依次填入文中A,B,C,D处关联词语,较恰当的一组是( ) A . 但如果所以无论B . 但如果于是无论C . 而且只要于是尽管D . 而且只要所以尽管(4)对各段段意概括有误的一组是( ) A . 第一自然段写女娲感到孤独。B . 第二自然段写女娲决定造人。C . 第三自然段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D . 第四自然段写女娲很疲劳,终于停了下来。(5)判断下列理解本文的正误。 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7.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静静地”看出周恩来_。“铿锵有力”是指_。(2)本文中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是_段,起到_的作用。 (3)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朗读第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_A . 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 . 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5)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6)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样远大志向,后来为此而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格言)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声音,将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要写得完整、具体,要求使用比喻句,题目自拟。300字以内。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2分)1-1、2-1、3-1、4-1、5-1、5-2、5-3、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1分)6-1、6-2、6-3、6-4、6-5、7-1、7-2、7-3、7-4、7-5、7-6、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