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824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教室里黑板的长度约为4mB . 你现在考试时所在教室的气温约50C . 一名初中生午餐大约吃4kg米饭D .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2A2. (2分)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绝对不动的;B . 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C . 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 . 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3. (2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 . 深秋,太阳出来大雾散去,是熔化所致D . 隆冬,院子里的水结成冰,为凝固现象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C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5. (2分)小华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演奏的各种乐器,其分辨的依据是( ) A . 音调B . 响度C . 振幅D . 音色6.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7. (2分)“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 .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 .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8. (2分)如图所示的 y-x 图象,它可以表示( )A .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和时间的关系B . 同一液体,温度变化量与用同一热源加热的加热时间的关系C . 某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产生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D . 电流通过某一导体产生的电热与流经这一导体的电流的关系9. (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会在试管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汽化现象B . 水在蒸发时放出热量C . 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D . 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水能加热到100以上10. (2分)有下列物体:矿泉水、玻璃、铁钉、氧气、铝块、铜丝、钢尺、食盐、蜡烛、松香,某同学将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方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固体的有:玻璃、铁钉、铝块、铜丝、钢尺、食盐、蜡烛、松香B . 属于金属的有:铁钉、铝块、铜丝、钢尺C . 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烛、松香D . 有固定体积的是:氧气、铝块、矿泉水11. (2分)周末,小明到贵港市南山公园游玩时,时不时能听到南山寺传出的钟声,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 . 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 . 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D .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12. (2分)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先汽化,后液化B . 先熔化,后凝固C . 先升华,后凝华D . 先蒸发,后沸腾13. (2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 用嘴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C .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 .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14. (2分)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1)(2)B . (2)(4)C . (1)(3)D . (3)(4)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6. (3分)巧妙利用物质的属性可改善我们生活质量,如玻璃窗利用玻璃具有良好的_性,增加室内的亮度双层玻璃窗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声音的_减弱噪声密封在玻璃瓶内的水凝固成冰时,质量_17. (3分)如图所示,图甲所测物体边长为_cm;图乙中体温度计示数为_;图丙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 18. (2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秒钟内通过100米路程,速度为_米/秒第7秒内的速度为_千米/时19. (3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20. (2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经过的路程是:_ m。 21. (2分)小华打开冰箱门取冰棍儿,看到冷冻室内壁有许多霜,这是水蒸气_形成的,冰棍儿周围会冒“白气”,是因为发生了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2. (3分)徐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所测水的沸点为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开始实验时烧杯内最好装入热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7分)23. (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 B 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 (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 (选填“左”或“右”)图。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_;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4. (6分)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这说明音调是由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其响度_,这说明响度与_有关 25. (8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学习探究小组(一)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材料质量(g)高度(m)时间(s)1铁球50101.432铝球50101.433铜球50101.434铝球50151.755铜球80202.026铁球80101.43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_(选填“有关”或“无关”)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_(选填“有关”或“无关”)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下落的高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2)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_ (3)图甲是某实验小组绘制的金属球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关系图象;则,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W与时间t关系的尔斯中国图象中,正确的是_ 26. (7分)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物体运动的路程用_测量运动时间用_测量,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3)实验中测量得的数据:斜面全长1m,通过全路程的时间为1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10s,那么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m/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_m/s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7. (10分)周日,林林的爸爸开车去济南,共用2h,平均时速为60km/h若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消耗汽油7L,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 试计算: (1)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km? (2)在这段时间内,共要消耗汽油多少kg?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6-1、17-1、18-1、19-1、20-1、21-1、22-1、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7分)23-1、23-2、23-3、23-4、24-1、24-2、25-1、25-2、25-3、26-1、26-2、26-3、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7-1、2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