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274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I )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大豆磨浆B . 蛋糕切块C . 焙制糕点D . 苹果榨汁2. (2分)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b”代表的是( )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3. (2分)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 氧原子B . 碳原子C . 二氧化碳分子D . 二氧化碳离子4. (2分)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 制取B . 收集C . 验满D . 性质5. (2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B . 工业废气净化排放C .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D . 农药化肥合理施用6. (2分)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 . 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分子很小D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 (2分)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B . 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C . 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D . 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8. (2分)今年西安大街小巷的“小龙虾”很受吃货青睐。据报道,用于清洗小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和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2SO3是由Na2S和O3组成的B . Na2SO3中钠、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C . 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D . Na2SO3是由钠、硫、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9. (2分)下列化学反应及反映类型与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 . 2CO+O22CO2 化合反应B . 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C . 2H2O2H2+O2 分解反应D . 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10. (2分)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D .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7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11. (4分)用化学符号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2个硝酸根离子_; (2)2个氮气分子_; (3)2个亚铁离子_; (4)+2价的钙元素_; (5)可以做食品袋中干燥剂的物质化学式:_; (6)乙醇(俗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7)有CO2生成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8)有CO2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2. (2分)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填充温度计的水银由_ 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构成。 (2)家中可以在冰箱中放置活性炭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它的_性。 (3)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 (4)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两个硫酸根离子_。 (5)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 13. (2分)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14. (2分)小明同学根据实践活动手册中的说明自制了豆腐。 (1)图中纱布的作用是_。 (2)柠檬酸(C6H8O7)可用来点豆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 . 柠檬酸中有21个原子B . 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C . 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D . 柠檬酸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15. (3分)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排出一种放射性的铯元素,使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已知该铯元素的原子里核电荷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它的核内质子数是_,中子数_核外电子数为_16. (3分)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_ _(2)铁在氧气中燃烧:_ _(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 _(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 _17. (3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和_,体积比约为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 .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B .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C .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D . 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三、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8. (3分)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既可用C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填序号)。 A . 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B . 该气体难溶于水C . 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2分)19. (2分)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地下交通的新突破。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 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的变化(填一条物理性质即可)。 反应前 反应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相同条件下,A气体的密度比C气体密度_(选填“大”或“小”)。请规范地标出A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是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0. (2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32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多少?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2-1、12-2、12-3、12-4、12-5、13-1、14-1、14-2、15-1、16-1、16-2、16-3、16-4、17-1、17-2、17-3、三、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8-1、18-2、18-3、18-4、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2分)19-1、19-2、19-3、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