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63976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研读 准备问题 1 经验批判主义的渊源 主张 实质是什么 何枫 2 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杨婷 3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相对性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什么重要指导意义 史永春 4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无必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谢正海 一 写作背景 列宁的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 这部著作写于1908年 它是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两条路线激烈斗争中产生的 列宁在第一 二版序言中 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了简要的说明 指出此书主要是为反对俄国哲学上的修正主义 批判马赫主义而写的 一 写作背景 首先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反对马赫主义斗争的产物 什么是马赫主义 一 写作背景 马赫主义又名经验批判主义 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德国 奥地利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以其创始人E 马赫而得名 另一位创始人为R 阿芬那留斯 其代表作为 纯粹经验批判 因此马赫主义又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 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 认为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而是感觉经验 从这一立场出发 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假说 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 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 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 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 列宁写的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 对其作了系统的批判 一 写作背景 俄国的马赫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赫主义在俄国的诸多变种 主要代表人物为波格丹诺夫 巴札罗夫 尤什凯维奇 卢那察尔斯基 切尔诺夫等 它的最早出现以1903年波格丹诺夫的 经验一元论 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形成一股思潮 1908年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论 唯物主义和批判实在论 从现代认识论来看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 四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该思潮的发展已达到高潮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试图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 波格丹诺夫提出经验一元论 认为 要素 的开端是混沌的世界 然而产生要素的简单联结 用心理的东西或单个人组织起来的经验 最后出现物理的东西和由这种东西产生的认识 即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 巴札罗夫提出实在一元论 视承认客观实在为基础的观点为 不自觉的唯物主义神秘论 尤什凯维奇提出经验符号论 认为认识是各种符号的总和 这种符号的使命就是整理 协调和组合经验材料 切尔诺夫攻击恩格斯批判不可知论 承认 自在之物 的学说是 最粗陋的唯物的独断主义 列宁在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中对俄国马赫主义思潮作了尖锐彻底的批判 揭露了他们标榜 无党性 和 中派哲学 的虚伪性 阐明了哲学的党性原则 批判了他们借马赫主义来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幻想 一 写作背景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 进入了一个在政治 经济 思想各方面的反动时期 史称 斯托雷平反动时期 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引起了俄国国内阶级阵线的分化和改组 资产阶级走向公开的反动 社会民主工党出现分裂 出现了公开反党的 取消派 和 召回派 一 写作背景 党内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总是同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紧密相联的 不论是取消派还是召回派 为了推行其机会主义路线 取消党 取消革命 都把经验批判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武器 有的甚至主张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宗教结合起来 建立所谓 无神的宗教 他们宣扬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竭力破坏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理论基础 修正 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 列宁同俄国马赫主义者的激烈论战 就是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两条政治路线斗争在哲学上的表现 一 写作背景 第二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产物 俄国哲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决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它同国际上的修正主义是紧密相连的 一 写作背景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 是第二国际后期出现并盛行的为迎合资产阶级需要而系统修改 歪曲 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思潮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并未在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 在近半个世纪时间内 工人运动内部许多流派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 到90年代 马克思主义已经战胜工人运动中的其他一切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引起资产阶级更加猛烈的攻击 1895年F 恩格斯逝世后 曾经是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的E 伯恩施坦于1896 1897年以 社会主义问题 为总标题发表5篇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 修正 立即获得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者的支持 在 社会主义月刊 上 很快出现 修正主义 一词 以表明这些人自诩要公开修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899年 伯恩施坦出版他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得到各国机会主义者的拥护 随即形成一个国际性的修正主义派别 1900年以后 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使用 修正主义 一词作为贬义词批判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派 一 写作背景 修正主义者在哲学方面以庸俗的进化论代替辩证法 以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 主张 回到康德那里去 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并不取决于内在的经济必然性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 否认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学说 提出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 卡特尔 托拉斯等已提供根本消除危机的可能 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 抹煞阶级斗争 主张阶级合作 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宣扬社会改良 认为社会民主党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改良党 社会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正统继承者 一 写作背景 修正主义是工人运动和平发展时期和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 它的社会支柱主要是帝国主义豢养的工人贵族阶层 资产阶级在策略上从暴力镇压转向侧重和平收买 使修正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泛滥起来 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内的左派曾经不同程度地开展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第二国际的大多数政党由于批判不力 使修正主义在党内逐步占上风 大战爆发后党的领导集团背叛无产阶级 转向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 鼓吹社会沙文主义 导致第二国际瓦解 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的结构安排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在同俄国马赫主义者的论战中 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着重论述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认识论问题 是当时资产阶级 修正主义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斗争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的结构安排 此部著作包括两版序言 代绪论某些 马克思主义者 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一感觉和感觉的复合二 世界要素的发现 三原则同格和 素朴实在论 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的结构安排 四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五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六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第二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二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正 三 费尔巴哈和约 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的结构安排 四有没有客观真理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衷主义六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 三 一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经验 二普列汉诺夫对 经验 概念的错误理解 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的结构安排 三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四 思维经济原则 和 世界的统一性 问题五空间和时间六自由和必然第四章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第五章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第六章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结论 三 内容解读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在同俄国马赫主义者的论战中 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着重论述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认识论问题 是当时资产阶级 修正主义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斗争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 内容解读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 唯物主义已经在先进的知识分子 特别是在工人中占居优势 所以 那时马克思和恩格斯 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 也就是说 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全集 第十八卷 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第344页 以下引文只标明页码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也有很大发展 自然科学家对物理学的新发现不能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 一些哲学家便乘机从认识论方面加以歪曲 企图否定辩证唯物主义 三 内容解读 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更加隐蔽的形式 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保护或恢复下半截的唯心主义 至少 一般实证论特别是马赫主义是在更多地从事对认识论的巧妙的伪造 冒充唯物主义 因此 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于反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哲学思潮 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和策略 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内容解读 列宁在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中 以两条哲学路线斗争为纲 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围绕认识论问题 列宁还考察了马赫主义同其他资产阶级哲学流派 同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关系 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揭露了马赫主义的唯心史观和 无党性 的实质 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三 内容解读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 彻底批判了马赫哲学 击败了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 继承 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反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三 内容解读 这部著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成果 系统地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所以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三 内容解读 一 代绪论 内容解读在 代绪论 中 列宁历史地考察了马赫主义同贝克菜主义的继承关系 深刻揭露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反动本质 批驳了俄国修正主义者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各种荒谬论据 三 内容解读 俄国修正主义者波格丹诺夫 巴札罗夫 尤什凯维奇等 继贝克莱 休谟 马赫 阿芬那留斯之后 对唯物主义进行了攻击 他们一再诬蔑唯物主义是 神秘主义 康德主义 二元论 等 大肆宣扬马赫主义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 是 最新的 现代的 实证论 竭力掩盖马赫主义与贝克菜哲学的密切关系 妄图用马赫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于俄国修正主义者的这些荒谬论据 列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考察 以大量事实说明 马赫主义并不是什么 最新的 哲学 而是贝克菜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变种 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不过是以往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两条哲学路线斗争的继续 三 内容解读 一 马赫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马赫主义与贝克莱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1 否定外部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 反对唯物主义的 物质 概念 3 伪装 实在论 掩盖主观唯心主义 唯我论 4 鼓吹符号论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5 抹煞区别实在和虚假的客观标准 三 内容解读 二 马赫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是以往两条哲学路线斗争的继续马赫主义者总是打着 无党性 的幌子 以 超越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 新派别 自居 俄国修正主义者也以此来粉饰马赫主义 抹煞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 为了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马赫主义之间的界限 弄清它们之间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质 列宁进一步分析了贝克莱 休谟路线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路线的对立 三 内容解读 总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 是不可调和的 马赫主义者继承了贝克莱和休谟的衣钵 坚持了一条同唯物主义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路线 俄国马赫主义者瓦连廷诺夫之流 害怕暴露他们的唯心主义立场 竭力掩盖他们与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的关系 混淆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列宁指出 把哲学上的两个不可调和的基本派别混淆起来 这正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全部大睿大智 三 内容解读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这一章 主要讲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 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前提 揭露了马赫主义的各种诡辩及其唯我论的本质 深刻地论证和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原理 本章共分六节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一节 分析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早期哲学著作 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 阐明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 第二 三节 分析马赫 阿芬那留斯在后期著作中玩弄的花招 批驳马赫主义的折衷主义诡辩 阐述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四 五节 揭露马赫主义同自然科学的对立 论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相一致 第六节 揭露马赫主义的唯我论本质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一节感觉和感觉的复合这一节 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对立为中心 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感觉论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感觉的客观泉源 生理基础 以及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一 批判马赫关于物是 感觉的复合 的谬论 阐明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根本分歧 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首先 列宁从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 揭露了物是 感觉的复合 的唯心主义实质 接着 列宁进一步剖析了马赫关于物是 感觉的复合 的观点 批驳了他对唯物主义的攻击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1 驳斥马赫所谓物是 抽象符号 的谬论 2 批驳马赫否认感觉是物质发展的产物的荒谬观点 3 驳斥马赫所谓用 心理要素构成物理要素 的谬论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二 驳斥阿芬那留斯把感觉看作 唯一的存在 的唯心主义谬论 列宁最后分析了英 法两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 彭加勒等人的唯心主义观点 进一步指明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 这些马赫主义者公开把自己的观点同唯物主义对立起来 而俄国马赫主义者却冒充唯物主义者 说明他们更卑怯 更虚伪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二节 世界要素的发现 这一节 主要揭露马赫主义 要素说 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折衷主义诡辩 继续阐明唯物主义关于感觉的基本观点 第一 揭露 要素说 的唯心主义实质第二国际的阿德勒吹捧马赫 发现了世界要素 企图用马赫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实 所谓 要素 不过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了掩盖他们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的反动面目而臆造出来的一个新术语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马赫宣称 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感觉 感觉就是要素 要素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 如热这种要素 它和火光联系就是物理的 和神经联系则是心理的 物理要素的联系和心理要素的联系 是同一种要素的两种不同联系 是一起存在的 马赫吹嘘他的 要素说 消除了物质和精神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是什么没有 片面性 的 新 理论 列宁揭露了马赫 要素 说的实质 尖锐指出 马赫的 新 理论 的确没有片面性 然而却有彼此相反的哲学观点的杂乱的混合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二 揭露波格丹诺夫的基本观点的错误波格丹诺夫否认自己是马赫主义者 说他从马赫哲学那里采纳的只有一点 即认为经验要素对 物理的东西 和 心理的东西 是中立的 也就是说 物理经验 的要素和 心理经验 的要素 感觉 是等同的 列宁指出 波格丹诺夫从马赫那里采纳的这一点 正是马赫主义的基本错误 把物理的东西和感觉看作是等同的 物质世界就是感觉 这就是露骨的唯心主义 贝克莱主义 一点最新哲学的影子也没有 波格丹诺夫宣传这种谬论 正好表明他完全背弃了唯物主义 背弃了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一为自然科学所证实的观点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三 揭露马赫主义者玩弄折衷主义的实质 驳斥俄国修正主义者的诡辩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在他们后来的著作中 偷运唯物主义 搞折衷主义 是哲学界所公认的 就连他们哲学上的盟友柯维拉尔 维利 艾瓦德 冯特等也都明白无误地供认了这一点 俄国修正主义者尤什凯维奇 却利用马赫主义的折衷主义 进行无耻的诡辩 列宁深刻地揭露了马赫主义的折衷主义实质 指出马赫和阿芬那留斯把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唯物主义个别结论混在一起 这正是 恩格斯以应有的鄙视称之为 折衷主义残羹剩汁 的典型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三节原则同格和 素朴实在论 这一节 揭露和批判 原则同格 论的主观唯心主义 进一步阐述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一 分析 原则同格 论和 素朴实在论 的对立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原则同格 论是阿芬那留斯掩盖其唯心主义本质的另一花招 所谓 原则同格 用阿芬那留斯的话来说 就是关于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 即相互关联 的原理 他的理由是 对现有的东西的任何完全的描述 不能只包括环境 而没有某个自我 他把自我叫做同格的 中心项 把环境叫做同恪的 对立项 认为 对立项 依存于 中心项 环境依存于自我 环境和自我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 阿芬那留斯想用 原则同格 论冒充素朴实在论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马赫也竭力把自己装扮成 素朴实在论 的保护人 俄国马赫主义者都以为他们的这两位老师既承认自我 又承认环境 真的在保护 素朴实在论 其实 完全是欺骗 列宁以贝克莱 费希特在不同时期的论述为例 有力地说明 原则同格 论丝毫没有改变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 只不过是唯心主义的老调重弹而已 原则同格 论和 素朴实在论 是根本对立的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二 援引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评论 进一步揭露 原则同格 的唯心主义实质不仅唯物主义认为 原则同格 论是主观唯心主义 而且一些反对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也一致公认它是唯心主义的 例如 冯特说 原则同格 的理论 把现实经验的内容和关于这种内容的论断混在一起 因为唯心主义的内在论者也恰恰是从这种主体和客体 不可分割的 联系的思想出发的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四节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这一节 列宁用关于地球存在于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科学结论 论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揭露了马赫主义同自然科学的对立 驳斥了俄国修正主义者的诡辩 第一 揭露马赫主义同自然科学的矛盾 阐明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马赫主义关于物是 感觉的复合 原则同格 论等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是同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界存在于人类出现以前的科学论断相矛盾的 马赫主义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 捏造了种种谬论进行诡辩 对此 列宁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1 批驳阿芬那留斯的 潜在中心项 的谬论 揭露其信仰主义本质 2 批驳彼得楚尔特的 一义性规律 的谬论 揭露其先验论的实质 3 批驳维利的 蛆虫哲学 揭露其唯我论面目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二 驳斥巴札罗夫等对唯物主义的歪曲俄国修正主义者巴札罗夫在谈到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界这个问题时 肆意歪曲普列汉诺夫的观点 企图搅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五节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这一节 主要揭露和批判马赫主义者捏造的唯心主义 嵌入说 阐明头脑是思想的器官 思想是头脑的机能 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一 批判马赫主义的 嵌入说 阐明思维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第二 批判波格丹诺夫对 嵌入说 的辩护 二 第一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 第六节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这一节 主要是揭露马赫主义的唯我论的本质 也是全章的总结 在前五节 列宁分析了马赫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批驳了马赫主义者用以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而捏造的 要素 独立系列 同格 嵌入 等等谬论 揭穿了他们的各种谎言和诡辩 在这节里 列宁进一步指出 马赫主义哲学的荒谬就在于它坚持主观唯心主义 必然 导致唯我论 认为只有一个高谈哲理的个人才是存在的 马赫主义者尽管编造了一堆新奇的名词 术语 进行了一系列诡辩 然而这种极端反动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本质是掩盖不住的 第二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这一章 主要是讲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列宁围绕这一问题 深刻地批判了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论证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一 二 三节 批判马赫主义否认 自在之物 及其可知性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论述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 通过实践可以认识世界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四 五节 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和相对主义 阐述真理的客观性 以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第六节 批判马赫主义把实践排除于认识论之外 而把 成功 和 有用 作为真理标准的实用主义观点 阐述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作用和意义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这一节 围绕 自在之物 是否存在和能否认识的问题 批驳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对恩格斯关于 自在之物 的客观性和可知性观点的歪曲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一 驳斥切尔诺夫污蔑恩格斯否认 自在之物 的谬论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自在之物 是康德哲学的用语 意思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或感觉之外 永远不可认识的一种客观实体 与康德哲学不同 唯物主义承认 自在之物 的客观存在 但并不否认 自在之物 的可知性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康德的不可认识的 自在之物 肯定了 自在之物 的客观存在及其可知性 俄国马赫主义者为了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故意把两种关于 自在之物 的不同观点混为一谈 借口反对康德的 自在之物 根本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 民粹派分子切尔诺夫为此直接攻击恩格斯的学说是什么 独断的 唯物主义 最粗陋的唯物的独断主义 歪曲恩格斯对康德和休谟不可知论的批判 说恩格斯反对 自在之物 等等 他妄图把恩格斯的观点歪曲成唯心主义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列宁根据恩格斯用实践观点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进一步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1 认识的泉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2 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3 认识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二 驳斥切尔诺夫污蔑马克思否认 自在之物 可知性的谬论 阐明马克思 提纲 中的能动的反映论观点切尔诺夫歪曲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的第二条 说马克思关于人应该在实践中 证明思维的此岸性 的观点 是主张 自在之物 的不可知 同恩格斯的 自在之物 可以认识的观点是相矛盾的 所以 当普列汉诺夫把 证明思维的此岸性 转述为思维 不是停留在现象的此岸 时 他就叫嚷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矛盾 被异常简单地排除了 似乎马克思 也主张自在之物的可知性和思维的彼岸性了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列宁驳斥了切尔诺夫这种污蔑和歪曲 尖锐地指出 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承认自在之物的可知性 对马克思的 提纲 第一 二条的基本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概括 1 承认表象所反映的自在客体的独立存在 也即承认自在之物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这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一 自在之物 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它认为人的 现象的活动 即认识活动和 物的活动 即实践活动 是相符合的 一致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过程 因而具有客观的实在意义 3 马克思不仅承认认识能够反映自在之物 而且还强调通过实践来检验这种认识 实践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莱维的话来说 就是 人类不仅是通过理论认识而且还通过实践活动参加到绝对物中去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这一节 着重批判巴札罗夫对恩格斯关于世界可知性观点的 修正 揭露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面目 阐明不可知论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对立 一 阐述恩格斯对休谟主义的批判 分析不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对立的实质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俄国修正主义者有意避开恩格斯关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声明 而对世界可知性的声明则肆意 修正 为了批驳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观点的歪曲 列宁首先转引了恩格斯对英国不可知论的批判 论述了不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者 休谟主义者 虽然都认为认识是从感觉出发 但在是否承认物质世界是感觉的源泉问题上却有着根本的分歧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唯物主义认为 外部世界离开感觉而存在 是作用于感官而引起感觉的源泉 感觉则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是同感觉对象相符合的 与此相反 休谟主义不可知论则把感觉同客观对象分割开来 认为认识不超出感觉 不愿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 断言人们不能确实知道感觉的源泉 这就是说 唯物主义者肯定自在之物是存在的 是可以认识的 而不可知论者却不容许自在之物的思想 宣称我们根本不能确实知道自在之物 休谟不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分歧 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 俄国修正主义者避开恩格斯关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声明 其目的就是想调和休谟不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掩盖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本质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二 批驳巴札罗夫对恩格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 修改 恩格斯对 唯物主义的理论 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 是叙述得很清楚的 巴札罗夫为了抹杀不可知论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进而用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代替唯物主义反映论 对于恩格斯的观点进行了一系列 修改 列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1 揭露把恩格斯歪曲成休谟主义者的反动企图 2 揭露把 原则同格 论强加给恩格斯的把戏 3 批驳妄图抹杀不可知论同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 4 批判把唯物主义反映论篡改为唯心主义的 等同 论 二论 超越 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 修改 三 批判巴札罗夫所谓 超越 的谬论 揭露俄国修正主义者的不可知论的实质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巴札罗夫攻击这种观点是 超越 胡说恩格斯反对这种 超越 主张认识不 超出感觉到的世界的界限 等等 这纯粹是捏造 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一系列批判已充分阐明自己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立场 在唯物主义看来 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认识就是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不断转化 怎么能把不可知论的 超越 谬论加给恩格斯呢 列宁指出 超越 的思想 即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有原则的界限的思想 乃是不可知论者 包括休谟主义者和康德主义者 和唯心主义者的荒唐思想 三费尔巴哈和约 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这一节 列宁引述了费尔巴哈和约 狄慈根关于自在之物的言论 继续批驳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的歪曲 攻击 阐述自在之物的客观性 可知性以及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性 差别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一 批驳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阐述自在之物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三费尔巴哈和约 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在俄国马赫主义者看来 似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承认自在之物及其可知性 主张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为了批驳这种歪曲 列宁针对俄国马赫主义者 既不懂辩证法 又不懂唯物主义 的基本错误 引述了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和辩证唯物主义者约 狄慈根的有关言论 进一步阐述了自在之物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1 坚持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承认自在之物的客观性 2 承认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 肯定自在之物的可知性 三费尔巴哈和约 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二 批驳波格丹诺夫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歪曲波格丹诺夫对唯物主义作了极其荒谬的歪曲 他攻击具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者守着唯物和唯心之间的中庸之道 既承认自在之物的可知性 又主张 现象 和自在之物之间有原则的差别 因而自在之物只是 被模糊地认识 这是十足的胡说 列宁指出 十七 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完全承认自在之物的可知性 认为感觉是心外客体的反映 后来费尔巴哈 约 狄慈根 特别是恩格斯在批判不可知论时 明确肯定 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并没有原则的 绝对的差别 人们通过实践 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 波格丹诺夫公然把唯物主义反映论曲解为对自在之物只能 模糊地认识 充分暴露了他的修正主义嘴脸 他之所以歪曲唯物主义 是因为他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窍不通 四 有没有客观真理 这一节 主要是谈有没有客观真理的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 列宁批判了波格丹诺夫的唯心主义真理论 阐明了真理的客观性 论述了在真理问题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对立 一 批判波格丹诺夫否定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谬论 二 阐明是否承认客观真理是两条哲学路线对立的必然表现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衷主义 这一节 主要是批判波格丹诺夫对恩格斯的攻击及其否定绝对真理的相对主义观点 揭露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真理论的认识根源 论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一 批判波格丹诺夫对恩格斯的攻击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共于绝对真理的基本观点 二 论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的相对主义真理论 三 阐述唯物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区别 驳斥波格丹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六 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这一节 主要批判马赫主义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论述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阐明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 批判马赫主义否定认识的实践标准的荒谬观点 阐述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二 阐明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批驳波格丹诺夫的相对主义 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 三 前两章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这一章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 着重论述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规律 物质存在形式以及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批判马赫主义在这些问题上的各种谬论 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第一 二节 在 物质 和 经验 问题上划清两种认识论的界限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 第三 四节 批判马赫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论述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五节 批判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时空观 论述空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第六节 批判马赫主义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谬论 论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对立统一 一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经验 这一节 进一步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揭露马赫主义用 经验 混淆两条哲学路线的界限 掩盖其主观唯心主义实质的企图 一 批判马赫主义否认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谬论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 二 揭露马赫主义玩弄 经验 概念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的反动企图 二普列汉诺夫对 经验 概念的错误理解 这一节 是前一节的继续 列宁批评了普列汉诺夫对 经验 概念的错误理解 进一步揭露马赫主义在 经验 一词掩盖下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三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是否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 必然性 即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 这是同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密切相关的问题 搞清楚这个问题 对于分清两条哲学路线 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一节 列宁揭示了在因果性和必然性问题上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 论述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批判了马赫主义否认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谬论 一 论述在因果性和必然性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 二 揭露马赫主义在因果性和必然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路线 三 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在因果性问题上重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错误 四 思维经济原则 和 世界的统一性 问题 这一节 批判马赫主义的 思维经济原则 论述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思维经济原则 是马赫主义创始人捏造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谬论 阿芬那留斯把它叫做 费力最小的原则 意思是说 哲学应该按 费力最小 的原则对世界进行思维 怎样 费力最小 怎样最 经济 就怎样思维 这就是认识论的原则 他们按照这个原则 把感觉以外的物质及其因果性一概废弃 经济 掉 宣布只有感觉是唯一的存在 一切都是我的感觉 认识不必超出感觉 结果 感觉成了没有物质的感觉 思想成了没有头脑的思想 五空间和时间 这一节 着重阐述在空间和时间问题上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 批判马赫主义否认空间和时间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六自由和必然 这一节 阐述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批判马赫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唯心主义 折衷主义 第四章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本章 列宁则着重考察马赫主义的历史发展 它同其他唯心主义派别的关系 从而确定马赫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中的地位 进一步揭露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反动面目 本章共分八节 第一 二节和第一节的补充 揭露马赫主义从康德哲学出发 走上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说明马赫主义是资产阶级实证论思潮中的一个流派 第三节 考察马赫主义同反动的内在论学派的密切关系 第四 五节 指出马赫主义越来越露骨地向主观唯心主义 信仰主义方向发展 第六 七 八节 分析对赫尔姆霍茨 杜林的两种批判和对约 狄慈根的两种态度 进一步揭露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立场 第五章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在这一章中 列宁着重分析物理学中两个学派分歧的实质 以及它们和哲学基本路线的关系 揭露马赫主义及其俄国信徒的反动面目 并从哲学上总结思格斯逝世后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自然科学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全章共分八节 本章开头 扼要说明了写作的目的 意义及全章的基本内容 第一 二 三节 揭露 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的实质 批判否认科学理论的物质基础和鼓吹 没有物质的运动 等唯心主义观点 对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作了哲学上的概括 第四 五 六 七节 考察英国 德国 法国和俄国现代物理学两个哲学派别的斗争 说明 物理学 唯心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马赫主义同这种思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八节 总结全章 批判俄国修正主义者粉饰马赫主义的立场 分析 物理学 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现代自然科学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六章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一章 列宁着重揭露和批判马赫主义的唯心史观 批判了俄国修正主义者所谓马赫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可以相容的荒谬观点 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列宁还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 批驳了马赫主义的所谓 无党性 的骗人谎言 全章共分五节 第一 二 三节 揭露和批判德国 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四 五节 揭露马赫主义 无党性 的虚伪性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 结论 列宁在 结论 中 概括了全书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评价马赫主义需要坚持的四个观点 指出了批判马赫主义的基本方法 并且对马赫主义进一步作了深刻 明确的结论 结论 是我们学习全书的纲要 结论 一 必须把马赫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加以比较 马赫主义是用新术语装饰起来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俄国修正主义者却把它当作 最新哲学 现代认识论 拿来推销 并企图把它和马克思主义 结合 起来 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斗争才有发展 本书前三章正是抓住哲学的基本问题 深入分析了马赫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彻底揭露了马赫主义认识论的反动性 列宁考察马赫主义的这一方法告诉我们 判断任何哲学派别 首先必须考察它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才能确定它的基本哲学立场 结论 二 必须确定马赫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中的地位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从康德哲学开始 向右走上了贝克莱和休谟的哲学路线 马赫主义愈来愈明确地走向唯心主义 并和最反动的信仰主义内在论学派结合了起来 列宁在本书代绪论和第四章考察了马赫主义的这种历史发展及其和其他唯心主义派别的关系 明确指出 马赫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动哲学中的一个 小学派 这一方法使我们认识到 判断任何一种思想体系 要从它的历史发展趋向和同其他派别的相互关系方面着眼 这样才能确定它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才能搞清这种思想体系的整个面目 结论 三 必须考察马赫主义同自然科学中的哪个学派有联系 大多数自然科学家能够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 但也有少数人在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引起的旧理论崩溃的影响下 由于不懂得辩证法 就经过相对主义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从而成为唯心主义哲学的同盟 列宁在本书第五章考察了马赫主义和 物理学 唯心主义学派的联系 彻底撕去了马赫主义是所谓 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 的伪装 这一方法告我们 自然科学总是和唯物主义一致的 但自然科学家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却是有原则分歧的 对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采取什么态度 这是判断一种哲学的基本倾向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 必须考察马赫主义哲学的资产阶级党性 揭露其反动的阶级实质 哲学历来是有党性的 在现代社会 哲学上的党派斗争 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第374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 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 而这是马赫主义者无论如何也抹煞不了的 列宁在本书第六章深刻揭露了马赫主义所谓 无党性 的实质 马赫主义的阶级作用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 麻痹群众的思想 同信仰主义一起反对一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深刻地告诉我们 任何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 是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是有党性的 所谓 无党性 不过是剥削阶级的骗人把戏而已 重点提示 一 列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因及其坚持的原则第一 以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指导 将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加以比较 第二 必须确定经验批判主义这个哲学专家们的小学派在现代其他哲学学派中的地位 第三 必须注意马赫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有着无可怀疑的联系 第四 必须看到哲学是有党性的 二 哲学上的两条路线斗争是不可调和的三 在感觉问题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的四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与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五 否定人的某些表象中的相对性因素 可以不否定客观真理 但是否定绝对真理 就不可能不否定客现真理的存在 六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七 马赫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八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九 唯物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区别十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十一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