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二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2957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渭二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渭二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渭二中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渭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第I卷 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每题3分)。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来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以下文言片段,完成47题。(共19分)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赪:红色。 郁栖:粪土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B女觉遽反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斧斤以时入山林D一夕,为海潮所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7、请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5分)(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10分)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8、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9、诗人写景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带得寒鸦两两归”一句中“带”和“两两”这两个词淡淡写来,却形神兼备,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析。(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8分)10、请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皆白衣冠以送之。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的心头荡漾。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 总角之宴,_ _ _。真的猛士, , 。三、现代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至(4)小题。(共25分)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 乾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D文章第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2)“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6分)(3)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8分)第II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创(chung)伤 百舸(g) 喋(di)血 漫溯(su) B浸(qn)渍 游说(shu) 樊於(y)期 桎梏(k)C寥(lio)落 长篙(go) 忤(w)视 参乘(shng)D租赁(lng) 颓圮(p) 剑鞘(xio) 玉玦(qu)1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B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电力短缺,上调电价已经成为了短期内国家缓解日益严重的电荒最实际可行的方法。B. 故联合调查组介绍,成都富士康车间致3人死事故已排除人为破坏因素,初步认定其原因是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引发的。C. 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透露,限塑三年以来,超市的塑料袋减少量达到2/3以上,但农贸市场里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呈现升温。D. 罕见的冬春连旱使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正承受着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巨痛。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16、请根据下面两幅对联的上联写出下联。(7分)(1)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4分)(2)冬去山清水秀 , 。(3分)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四十倍。这是为什么呢?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如果处于人生的黑夜,有一缕“阳光”一缕希望的阳光,一缕自信的阳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阳光?那么这一缕又一缕的阳光,虽然看似微弱,但它拯救的,却有可能是整个人生啊! 请以“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