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21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15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 .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2. (2分)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 用砂皮磨去铁锈B . 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开锁更灵活C . 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3. (2分)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 . 看B . 听C . 闻D . 吹4. (2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现象,一定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 冷水烧开B . 煤气燃烧C . 铁锅生锈D . 剩菜变馊5. (2分)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 . 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C .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6.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 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 . 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7. (2分)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B . 浓硫酸吸水C . 火碱变质D . 烧碱潮解8. (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 .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9. (2分)准确量取8mL水应用( ) A . 10mL量筒B . 10mL量筒、胶头滴管C . 托盘天平D . 50mL量筒、胶头滴管10. (2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1. (2分)在试管中加热2-3mL某种液体有如下一些操作:点燃酒精灯,加热 ;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B . C . D . 12. (2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B . 量取液体C . 水的净化D . 干燥氧气13. (2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 . 空气是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 .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已经改变D .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14.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树根“变”根B . 玉石“变”印章C . 水果“变”果汁D . 葡萄“变”美酒15.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空气液化B . 白酒挥发C . 酒精燃烧D . 树枝折断16. (2分)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试管: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 .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 .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 . 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17. (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读数为9g,游码读数为0.8g,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 ) A . 9.8gB . 8.2gC . 9gD . 无法确定18.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量取液体B . 熄灭酒精灯C . 甲烷验纯D . 稀释浓硫酸19. (2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B . 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C . 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浊D . 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20. (2分)下列是泉州一些乡村春节的民间习俗活动,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唱南音,悦耳动听B . 燃烟花,喜庆洋溢C . 舞龙灯,虎虎生威D . 演木偶,惊奇逼真21. (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出液体的体积B . 熄灭酒精灯C . 称量固体质量D . 过滤22. (2分)如图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读数B . 滴加液体C . 加热固体D . 过滤操作23. (2分)下列关于仪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试管用作反应容器B . 量筒用作反应容器C . 玻璃棒用来过滤时引流D . 托盘天平用来称量物质质量24.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液氮用作冷冻剂B . 氧气用于炼钢C . 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D .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25. (2分)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蛋白质、油脂和糖类在人体代谢中是能释放能量的三种必须的营养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日常生活中的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实验室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26. (4分)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的物理性质(至少两点)_,_和化学性质(至少一点)_。27. (1分)液体一般盛放在细口瓶中,取用时应先拿下瓶塞,_(正或倒)在实验台上,拿起瓶子,标签向_,瓶口_ , 使液体缓慢倒入试管;若定量量取液体时,量筒应先放_,视线应与_处保持水平;如图为50mL量程的量筒内液体的切面图,其体积为_mL28. (5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药品堵塞导管(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3)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_(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 29. (4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 (2)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 . 跳楼逃生C . 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D . 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 30. (1分)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为10mL,实际量取水的体积比 10mL_某同学把物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读数为20.8g(1g以下用游码),实际称量物品的质量为_31. (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_A小苏打用于面食加工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用于做铅笔芯 D_三、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5分)32. (1分)正确连接仪器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装置连接好后一般要检验其气密性 (1)(一)如图1所示,连接好仪器后检查其气密性,小梦同学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_现象时,说明装置不漏气为什么会产生该现象呢?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了原因是试管内气体受热_;气压_(填“变大”或“变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被压出 (2)(二)琳玥同学在小梦同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了一套装置如图2所示来探究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人吸气时使瓶内的空气量_(填“增多”或“减少”),使气压_填(“变大”或“变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了该现象(3)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活塞B_(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4)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去空气的二氧化碳; 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33. (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填“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 .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 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三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查询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26-1、27-1、28-1、28-2、28-3、28-4、29-1、29-2、29-3、30-1、31-1、三、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5分)32-1、32-2、32-3、32-4、33-1、33-2、33-3、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