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近代中国专题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86153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近代中国专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近代中国专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近代中国专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指导、以通史为线索、以专题为框架对必修和选修有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概括阶段特征,分析发展规律。,复习思路:,知识整合,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整合,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20世纪以来的重 大思想理论成果,6.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史观解读,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近代化(现代化)史观: 关注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等。,全球(整体史)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全球史观认为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整体史观还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活动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07广东历史) 29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这是对现代化史观运用得很明显的一道历史试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 -黄牧航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新课程历史观 全球近代化文明史观,文明就是“人生产力社会结构”的整体进步; 文明的结构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文明演进的阶段 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历史新教材,不是一般地讲授历史的演进,而是立足于现实社会,以文明为主体,追溯现代社会存在的人类文明的来源和演变。,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划分人类文明历程阶段的主要标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物质文明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发展进程 何谓现代化,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即现代化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也称原初现代化。在这一阶段,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 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经过工业革命后,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上半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人类社会有许多不适应,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 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在这一阶段,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得到顺利推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现代化的模式 现代化的模式,从性质角度分,一般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英美等国家开创了资本主义模式,这一模式目前被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苏联开创了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等一批国家采用了这一模式。从动因角度分,大体可分为原发性内生型现代化(简称原发型)和传导性外发型现代化(简称传导型,又称赶超型)两种模式。英美等国属于原发型现代化,日本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都属于传导型。当然,每一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或策略,所以现代化也是“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在各个模式内部,会形成一些变式。现代化发展到当代有着多种模式。,现代化的作用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要稳步、全面的推进才能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否则会使人类更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等“现代病”的出现就是一种警告;德国与日本由于片面推进经济现代化而最终成为破坏人类文明的祸首,也使本民族堕入毁灭的边缘,更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如可持续观念的提出等),中国工业化开始的时间不比日本晚,但中国的近代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奉行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这种片面的近代化模式,是造成中国100多年屈辱苦难史的原因之一。 秦汉时代创立的以郡县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农业经济社会机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之前,是人类农业经济时代最先进的机制。历经了各代封建王朝的改良和完善,这个社会机制的优势保护了中华民族繁衍,甚至能在遭遇外族侵略时把他们吸收同化。中国的制度优势就这样存在了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一直有着制度的优越感。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兴洋务,训练新军、开办兵工厂,目的是想提高对付西方入侵的抵抗能力,使列强不能威胁中国的社会机制。但甲午一战证明,只想要人家的生产力,但拒绝社会机制上变革的作法是失败的。,中国近代史的不幸,正是来源于我们在社会机制认识上的三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只想要工业经济的生产力和军事力,拒绝对工业经济所要求的社会结构进行社会机制的变革。 第二种错误,是在缺乏对工业经济社会机制的研究和总结的情况下,一味地想搞一个比西方更好的社会机制。从太平天国到今天,中国人富有勇气地进行了多次规模巨大的革命性社会实验,付出了重大代价,却很少认真研究其他国家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它们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没有必要一味地做社会实验的白老鼠。 第三种错误是对传统中国社会机制的全盘否定和破坏。一个有优势的社会机制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发展是延续性的,不能强制性跳跃。中国今天面临的很多问题来源于对既存社会机制的破坏。,从大航海时代到今天的500年间,世界格局瞬息万变。今天世界格局受惠者,在明天可能成为受害者。 中国曾是大航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大航海带来的东西方贸易的扩大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国和出口国,为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当时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并没有认识到,是大航海这一世界格局的巨变给中国带来了机会,他们将辉煌归功于皇帝的励精图治。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错误,当世界格局从大航海时代转向产业革命时代时,中国无以应对。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大航海时代的受惠者突然变成了产业革命时代的受害者。,令人扼腕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导者和知识分子仍然长期缺乏对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深刻认识,这是中国近代史的悲剧所在,中国因此承受了一个半世纪的苦难。 中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一穷二白的,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仍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经济存量的国家。但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已一贫如洗,经济存量被抽吸一空,社会发展机制被摧毁殆尽。 今天,中国受惠于信息革命,步入了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但是,历史给中国的机遇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不抓住机遇,改革社会机制,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化的要求,那么,机遇又可能弃我们而去。应对之关键,在于改变自身的社会体制,以适应新世界格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世界格局下繁荣昌盛。 对21世纪的中国而言,创造新的制度优势是保证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在学习和总结他人的经验教训、继承中华民族在社会机制上留下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尽快创建一套适应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机制。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目前,中国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折,需要培育出旺盛的经济发展内生机制,需要将经济增长的利益相对公平和公正地分配到每一个地区和群体,需要大规模利用世界资源和参与国际分工,更需要强化国际竞争力和国力以确保国家的繁荣和安全,维护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 为此,我们应认识总结200多年来人类在社会发展机制上所进行过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成果和教训,以此作为设计社会机制的借鉴,尽早在中国形成真正具有制度优势的社会机制。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国际竞争的关键既不是技术竞争,也不是企业竞争,而是社会机制的竞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够成功地复制其他民族的发展道路,每一个民族都是在经历无数风雨之后,走出自己的历史山谷。中国的崛起不是重复前人的错误,而是要在立足自身经济体系基础之上,探索出符合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崭新道路。 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是物质财富的充裕,而是精神的高度自信、宽容。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各国的体制入手,从增进国民幸福感出发,寻找各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源头。中国的崛起除了经济方面的推动外,最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文化的重建,作为软实力的象征,文化和思想往往具备更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是基础,思想是前提,政治是保障。,试着从 文明的差异 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融合,寻找给我们思维的启示,用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文明的差异,中国:,西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2010全国二卷37题)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上海、天津、汉口等被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游民无产者。但中国近几十年之内,帝国主义的商品早把农村手工业冲破了,早制造了多数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则发达较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型城市 的特点和影响。(12分),(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色彩。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英国社会史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原因。(8分),(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文明的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鸦片战争我们失败了,必然要付出代价。但假如我们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我们觉得战后的条约中哪些内容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有过精彩的论述:“所谓文明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单独使用它某一部门的科学文明。例如为了要采用西方的军舰和武器,它必须建设生产它的造船厂和兵工厂,而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造船厂和兵工厂的技术,又必须使构成其基础的经济活动顺序开展。于是,这便同以追求利润为不道德的儒家伦理发生了矛盾。”,西学东渐主线:器物 制度 思想。,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引进、吸收、融合的视角重新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林、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器物,制度,思想,融合,思想解放中国向何处去,一个主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不仅肩负着思想启蒙的任务,而且还承载了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既是对真理的探索也是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它与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明确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充分感受到先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拳拳的爱国心。,一个方向,“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2010全国一卷37题)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3)变化:多中心区域的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转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1,2,文明必须继承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3,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思维启迪,(06年文综全国卷)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答案: (2)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06上海) 17、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问题:(8分)(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3分)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类型。(2分),答案: (1)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掠夺,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和商品市场。 (2)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把世界经济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交往扩大,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3)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资政新篇的异同,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应对挑战最合适的方案是什么? 谁的主张更先进?谁的主张对19世纪的中国影响更大?为什么更先进的主张不能在中国实现? 你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谁的方案相对而言更合适?,在国家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无为而治,往往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最高境界,在国家险象环生的时候,无所作为则是最大的腐败。国家必须改革,但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把先进的东西嫁接到自己身上,而要从国情出发,尊重传统,循序渐进地进行。最适合的方案必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二是具有可行性。,例,材料 从戊戌变法一直持续到1912年,华文报刊由百余种增至500种,连同断续刊行者,共有七八百之多。年度发行量仅据1913年邮政系统运送的报纸印刷品计,即达51524800份,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重要时期。据大公报1905年统计,表明为白话、从俗语的报刊就有20种,还有很多报纸开辟了白话专栏。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对民主进程的意义。,传播新知,启迪民智,推动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社会生活的近代化,(2010重庆卷)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螺轮蒸汽舰是1845年-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4分),(2) 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3)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尚未掌握的世界高新科技。拉特瑙带回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4) 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8分) (5) 你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4)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例,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4分)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这样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保障)。此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了工业革命。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一没有充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没有彻底的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彻底,且革命果实被篡夺) 。,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是基础,思想是前提,政治是保障。,第二轮复习工作重要依据,1、考纲 2、历年试题明晰高频考点的分布,并对每个高频考点要进行分类题型化的训练,挖掘高频考点的内涵、知识的辐射空间,凡题必典型,凡典型必有法,凡有法必建模,凡建模必练熟。 3. 学情: 4. 课程: 5. 史学:,了 解 你 的 学 生,当学生有兴趣/需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2013.2,恭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心, 劳有所得!,请多提宝贵意见 9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