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12年3月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59938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12年3月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科学发展观12年3月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科学发展观12年3月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代精神的精华 科学发展观主讲教师 蔡贤浩联系电话 13593863561E mail caixianhao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 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精华 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本讲的内容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二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条件三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四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概括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发展 的内涵 1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按照 五个统筹 的要求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3 统筹兼顾 总揽全局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注重实现良性互动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始终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 以人为本 的内涵 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 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等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 就是根本 就是出发点 落脚点 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3 坚持以人为本 要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4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经济建设 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 改善人民生活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治建设 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文化建设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社会建设 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5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3 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内涵 1 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 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相协调 3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 统筹兼顾 的内涵 1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 要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 应对风险挑战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3 既要总揽全局 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 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 重点突破 二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条件1 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 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广大的亚非拉国家获得了独立 这些国家为了振兴本国经济 消除贫困 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真正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普遍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相对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为援助这种努力而制定了各种国际发展政策 发展作为第三世界的迫切问题被提上联合国的议事日程 联合国先后于1960年 1970年和1980年 以每十年为一个规划期 先后提出了 第一个发展十年 第二个发展十年 和 第三个发展十年 的国际发展战略 就使发展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理论迅速兴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 一词成了国际生活中的通用术语 在中国 是邓小平首先在发展理论的特有含义上把 发展 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 并提出和阐明了发展是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 他围绕发展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 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思路 2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条件 1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 并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提出了关于发展问题的很多重要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2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大半个世纪演进中 西方发展学家对发展问题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 相应地形成三种不同的发展观 第一种发展观 把发展等同于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 这种观点的主要特征是对展做了 经济性规定 经济化倾向 突出 其哲学基础是 经济人 假设 经济单因素决定论和 人是自然界的主人 的价值观 它把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 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发展的因素 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 没有顾及到自然和环境方面所付出的代价问题 第二种发展观 把发展看做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过程 这种观点的主要特征是对发展做了 社会性规定 立足于社会的整体理解来界定发展 社会化倾向 突出 其哲学基础是 社会人 假设 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论和 外因推动内因 论 它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强调欠发达国家要走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 而对其发展特色和内在转型注意不够 第三种发展观 把发展看做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演进过程 这种观点的主要特征是注重人的主体性 对发展做了 人学规定 立足于对人的发展的理解来定义发展 人化倾向 较为突出 其哲学基础是对人所做的主体性理解 把人看做是经济人 社会人和文化人的有机整合 是作为完整的主体出现的 上述不同阶段形成的发展观总是带有片面性 上述第一种观点只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第二种观点片面强调社会结构的变革 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 第三种观点虽然强调人的主体性 但对人的理解是从人学方面来规定 因而不可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3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 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 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 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 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 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 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常说的话来概括 是 经济容易失调 社会容易失序 心理容易失衡 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 的关键时期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缩小城乡 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 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 多变性 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同时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3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一阶段 从1999年3月到2003年10月 是科学发展观的酝酿形成的阶段 第二阶段 从2003年11月到2007年5月 是科学发展观的成熟完善阶段 第三阶段 从2007年6月到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 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 从2007年11月至今 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指导阶段 三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纵观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不同的发展观 其基本问题都是围绕 什么是发展 怎样发展 和 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 而展开的 科学发展观对 什么是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 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 和 怎样发展 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 科学发展观对 什么是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 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2 科学发展观对 靠谁发展 为谁发展 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3 科学发展观对 怎样发展 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 四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 科学发展观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1 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 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表1 2003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表2 2003 2011年税收收入及增长速度 表3 2003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表4 2003 2011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2 从经济体制看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3 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衣 食 住 行 用水平继续提高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 表5 2003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表6 2003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表7 2003 2011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4 从发展的协调性看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 农业税 牧业税 特产税全部取消 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 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 告别田赋田赋 旧指农民的田地税 田赋始于春秋时代 封建社会形成田赋而生 帝王巩固政权 养兵役 扩充疆土 兴建土木 享乐人生等 所需的一切钱粮都来源于田赋 田赋增减关联王朝兴衰 减轻田赋农民安居乐业而国泰 田赋加重农民无法生存 被逼起义 使王朝被推翻 春秋以来 我们的先民灾荒年饥寒交迫 而官吏还要敲骨吸髓 多少人因赋重卖儿鬻女 诗人白居易写过 典桑卖地纳官税 明年衣食将何如 顽强的先祖农民在苦难的旧社会里挣扎生存 一九四八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农民闹革命 分得土地 建立新中国 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 让农民人人有饭吃 有衣穿 一九七九年邓小平搞改革开放 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亿万农民富裕起来 江泽民提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祖国山河日新月异 农民生活年年提高 胡锦涛深化改革 带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前途似锦 乾坤转天地变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经人大通过 向全国农民宣布从二00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年的田赋 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 这是史无前例的开端 这是改革开放和 三个代表 的结晶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富强的验证 这是党中央和胡锦涛主席治国的伟大举措 这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慈爱之民 亿万农民要歌唱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好 亿万农民要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胡锦涛主席万岁 我是农民的儿子 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 今朝告别了田赋 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 告知后人 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 5 从民主政治建设看 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6 从文化建设看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7 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 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 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 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表8 2003 2011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万 8 从对外开放看 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表9 2003 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2 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的实践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首先在于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上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还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要求上 3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 在于对新的发展阶段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 还在于强化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 还在于使我国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话语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