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说课稿.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59683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荷花》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荷花》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荷花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课,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像的事,赞美了荷花的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二、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综合目标和本课特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4、学习课文的写法,仿写片段(这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描写荷花、荷叶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四、教法:1、 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课利用荷花的课件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2.以读为主,情感体验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五、学法: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2、读写结合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六、教学流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情感的王子”。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这篇写景记叙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以情为轴的教学设计1、 未成曲调先有情。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伊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进入新课:课件出示谜面,以猜谜语激发兴趣,引出话题。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他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介绍从古至今荷花就是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很想看看荷花。此时,跟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荷花图。 在这个环节中把多媒体恰当的整合在教学之中,利用它的直观性、具象性和音效性,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2、 心有灵犀一点通。语言的学习,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入情入境。导入新课后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倾听荷花。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听完后,荷花美景萦回于学生脑海,久久不能散去。这时,我没有让学生说脑海中的境象,只是轻轻地说:“嘘!不要声张,不要打破荷花池边的宁静,把你脑海中的美景留着,带着它一起去读读课文吧!”学生一下子坠入了文中优美的画境当中,找到了与课文的共鸣通道。学生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进入了荷花的世界,荷花美景也随之一点一点地展现,教学也随着情感层层递进。如在重点词句的教学时(课件展示荷花图)说:“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怎样的长才是冒”?抓住“冒”字让学生体会荷花长得使劲和迅速。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这满池的白荷花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让学生换位思考,贴近荷花,产生荷花的情愫。接着让学生做动作朗读文中荷花的三种姿势,使学生感受自己就是荷花冒出来开花。 学生把荷花的动作、情感移植到自己身上,达成与荷花的融合,可谓与荷花“心有灵犀一点通”,举手投足均有情。3、 情之所至醉为荷。随着学生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使学生“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随风舞蹈,与物交流。“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适时扩展学生视野:“你还看到你还听到” 班上成了荷花池,飘舞着满地的荷花。完全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学生走进了课文,领悟到荷花的神韵。4、 一言一语总关情。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我让学生美读、做动作读。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当学生醉为荷花的时候,让他说说“此时我最想”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一言一语饱蘸着深情,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使学生受到美的洗礼,此时,学生已经明白,课文这么美是因为富有感情、充满想象。 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章的重要内容。学生领悟了课文的写作技巧。5、 移步换景延伸情。音乐再次响起,师激情说:“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赞美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也会善待我们!不信你瞧,大自然又为我们奉献了一番独特的广阔的美。” 多媒体展现自然美景,让学生从荷花池移步大自然。这一段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为仿写片段做好铺垫。学生从赞美荷花到到赞美大自然,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最后,让学生在赞美家乡的歌曲中欣赏家乡美景,学生的情感一直在延伸,在不断地延伸中结束本课,使单元目标落到实处。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新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学时我以“情”为导线,直奔重点,通过赏荷品荷醉荷赞荷,一步步点燃、传递、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移步换景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学生既可以把学到的写作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然的美,懂得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落实单元目标。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说课设计门源县城关第一小学:朱 莲 花2012年10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