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955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表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H2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CaOCaCO3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CNaCl晶体Na2CO3加稍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DKCl溶液K2SO4加稍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 . AB . BC . CD . D2. (2分)(2017泰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B . 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C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D . 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3.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燃放烟花B . 切割玻璃C . 海水晒盐D . 酒精挥发4. (2分)小麦粉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A . 淀粉B . 蛋白质C . 油脂D . 维生素5.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海水B . 大理石C . 食醋D . 氧气6.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 . 2O:2个氧元素B . 示意图表示钠离子C . H2:2个氢原子D . H2O :1个水分子7. (2分)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 clB . 硅SiC . 汞 AgD . 氖 NE8. (2分)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食盐B . 味精C . 蔗糖D . 花生油9. (2分)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 . 带出实验室B . 放回原试剂瓶C . 在实验室集中处理D . 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10. (2分)(2015黔西南州)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 K+、OH、NO3B . NH4+、Cu2+、ClC . Ca2+、CO32、ClD . K+、Na+、SO4211. (2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 A . B . C . D . 12. (2分)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 .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 .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D .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则m1m213. (2分)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 .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14. (2分)在探究铁的性质时,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经观察分析他获得了下列结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铁钉的质量减轻溶液的质量减轻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A . B . C . D . 15. (2分)把5.1g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5gH2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上述溶液中的MgSO4、Al2(SO4)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同时生成的Na2SO4的质量为( )A . 32.5gB . 35.5gC . 40.5gD . 45.5g二、 信息分析题 (共3题;共21分)16. (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玻璃是非金属材料,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SiO2)。在高温熔融时,二氧化硅与纯碱、石灰石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盐和二氧化碳,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为达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人们对普通平板玻璃进行深加工处理,常见的玻璃有:钢化玻璃。它是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它的强度大,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使得玻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蓝紫色。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防弹玻璃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经特殊加工得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PVB/聚碳酸酯纤维热塑性塑料。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观和传送光的行为,对小型武器的射击提供一定的保护。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有关玻璃的描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 A . 钢化玻璃强度大,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B . 玻璃属于非晶态固体,有固定的熔点C .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o2O3 , 可以制成蓝色玻璃D . 夏天,紫外线比较强时,可以将玻璃制成蓝绿色进行保护(3)根据文中介绍的玻璃种类,私家车前挡风玻璃应使用_,原因是_。 (4)在实验室,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通常用橡胶塞,是因为玻璃中有SiO2 , 它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原理与CO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相似。请写出SiO2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 17. (7分)请从H、C、N、O、Na、Cl、K、Ca中选取相关元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已知NO2-,请标出N(NO2)3中加点N的化合价_(2)含有2核10电子的阴离子_(3)厨房最常见的调味品_(填化学式,以下均同) (4)可作复合肥的盐_. (5)实验室中可在MnO2催化下制O2的物质_(含2种元素)、_(含3种元素)(6)可作补钙剂的物质_。 18. (7分)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B的名称_。仪器E的作用是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仪器组合为_(填字母,写一种组合即可)。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装置。 (4)装置M是李晓华同学收集的一瓶气体,若验证是不是氧气,他需要做的实验操作是_。 三、 探究题 (共2题;共18分)19. (8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是_ (4)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g20. (10分)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1)【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境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填酸碱或盐)。 (2)【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361092159.6【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3)【猜想与实验】这瓶试剂可能是_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4)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 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 A . 方法正确,pH正确,结论正确B . 方法不正确,pH偏小,但结论正确C . 方法不正确,pH偏大,结论不正确D . 方法正确,pH正确,但结论不正确(5)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产生气泡猜想正确步骤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_产生白色沉淀(6)【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除Na2CO3外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结论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溶液并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既含Na2CO3 , 又含有NaOH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呈_色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信息分析题 (共3题;共21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18-1、18-2、18-3、18-4、三、 探究题 (共2题;共18分)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0-5、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