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域人居建筑认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8447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西地域人居建筑认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湘西地域人居建筑认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湘西地域人居建筑认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赏析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08级艺术设计三班 姓名:王爱英 学号:20084151003感受沉淀在灵魂深处的如水墨丹青一样的楼阙从沈从文到凤凰古城再到湘西建筑土家族。对于湘西那一片迷人的水土,我最初的接触时还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开始。在那静静的沱江水边坐落着一座有灵魂的小城,生活着淳朴诚挚的人们,他们的情感和命运都沉淀到了一块块或青或红的石板上,又汇集到暮色中城楼浮的月晕里。我很感激沈从文先生,因为正是他的文字引发了我对建筑的求知与渴望,正如安藤忠雄第一次置身罗马万神庙中时一样,在我的身心侵染在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世界里时 ,我第一次感觉到建筑这种美的形式的存在。从我的高中时代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起,我就非常的向往那诗画般的湘西世界。那每一条石板街的石板,每一个角吊脚楼的屋檐,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滂沱而又秀美的山与水,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我总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方水土浸渍出这样一位带着水样春愁的作家呢?相传在大湘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跃然飞出一只火凤凰。火凤凰涅盘后,演化成一座风光如画的美丽小城,它就是湘西古城凤凰。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所在,凤凰古城。如今的凤凰古城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青山与碧水环绕着的沧桑古老的面孔,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延河而搭的吊脚楼,重重叠叠的石板,世世代代的凤凰人,他们或善诗文,或工丹青,最朴素是如那城墙跟下锉花的老妇。依城而过的沱江水,静静的流淌了凤凰人所有的爱与恨,正如他们的生命,活在一个个故事中,死在一个个传说里。一座建筑的独特并不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只有整个民居形式的优秀才会对一个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凤凰的美,在人,在山水,更在建筑。 凰古城民居屋脊一般由正脊和垂脊组成,其中最出彩的是其封火墙上的垂脊装饰。由于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四面环山,在山墙上起翘的脊饰与当地自然环境十分融合协调,增添了古城优美连绵的天际线景观。从凤凰古城看湘西建筑,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湘西建筑造型的主要元素。马头墙、门窗、柱、梁、檐、屋顶、栏杆等。湘西建筑从屋脊到梁柱、走廊栏杆、挑枋头、支柱的下端,再到檐板和门窗,都讲究雕刻装饰,湘西民的民建筑雕刻突显出湘西灵工巧匠们精湛的木雕艺术,体现了湘西人们的聪明智慧和审美追求,在湘西民间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湘西民居的精华所在应该是吊脚楼了。吊脚楼因为有别具一格的造型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它既体现了湘西民民建筑的清新秀美舒展大方,又反映出民居形式中的古朴粗犷及其原始的野性。吊脚楼这一形式,很好地反映了湘西民民建筑空间构图上的自由灵活和浪漫情趣。吊脚楼可以分为两种,挑廊式吊脚楼和干栏式吊脚楼1. 挑廊式吊脚楼 挑廊式吊脚楼因在二层向外挑出一廊而得名,是土家吊脚楼的最早形式和主要建造方式。一般楼设二三层,分别在一、二、三面设廊出挑,廊步宽在2.8尺左右,挑廊吊柱由挑枋承托,出檐深度一般以两挑两步或三挑两步最为常见。这类吊脚楼空透轻灵、文静雅致,高高的翘角、精细的装饰、轻巧的造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2. 干栏式吊脚楼 所谓“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多在溪水河流两岸,以群山为背景,河滩作衬托,成群连片,浩浩荡荡沿河岸展开,房与房之间常以马头墙相隔。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下边纵横交错的垂直支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细长而大小不等的支柱,排列不整、东倒西歪,体现了残垣断壁似的原始美,对人们的视觉审美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对于湘西建筑,很难明了的诉说,建筑于文化扯也撤不清的关系。是湘西的文化决定了湘西这种民居建筑形式的形成呢,还是湘西的建筑形式的元素塑造而又融合进了湘西的文化呢?湘西民居建筑型制源于徽派建筑但又融会了楚巫浪漫飘逸的特点。湘西地区生活着土家族,苗、汉、侗等民族,其建筑形制与风格各有千秋,应该说湘西建筑的是一种特色融合的美。湘西民居的有这样一种美学特征。在湘西民居中,平时所感受到的被视为经典的空间秩序美已不复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空间等级关系也一再被打乱,当人们走进传统的湘西民居聚落,面对那些密密麻麻、无序的房屋,曲折的条石街巷,纵横交错的遮蓬支竿,新旧不一的生活器皿时,不是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视觉和心理压抑,而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美感、亲切感和愉悦感.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美必然是秩序美与反秩序美的统一。湘西的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然而现代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盒子,越来越多的是冰冷的水泥森林。湘西也不例外,昔日丰富多彩的民居正由多样化逐渐变成单一化,已慢慢失去了往日古朴诱人的魅力。我们谁都不愿看到中国的宝贵民居如同楼兰古城一样没落,这不只是某种建筑艺术的损失,而是一种宝贵生动的乡土风情的文化消逝。传统居民建筑应该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建筑领域后备力量,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对于湘西建筑,我更青睐于用纯粹的景观的审美来审视,比如凤凰的石板街和吊脚楼,沱江两岸的青瓦吊脚楼傍水而居,古老纯朴,一幢幢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凤凰人从一条条石板街上走过,或轻或重的脚印,永远的重叠在了一块块或红或青、或宽或窄、或方或圆的石板上,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与亲切,这是一种极富桃源诗意的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