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论.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8054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论文 姓 名:曹亚利 院系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地理科学专业1101班 学 号:2011119010127 指导老师:李娜 目录1.引言22.旅游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2.1发展现状22.2旅游产业发展条件22.3黄石旅游产业发展评估42.4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43. 市场需求分析及规划3.1旅游市场的历史现状53.2黄石游客概况64. 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旅游资源4.1城市64.2湖泊74.3主题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84.4动态项目矿冶文化85.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服务设施86.旅游发展目标、模式及驱动机制6.1旅游发展目标96.2旅游发展模式97.对策与措施7.1重新认识旅游107.2重新定位旅游117.3提升旅游目的地117.4创建美好家园127.5扩展旅游空间127.6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7.7加强旅游宣传促销13附图1 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图14附图2 旅游资源分区及开发规划图141. 序言 黄石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该市将精心打造具有黄石特色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仙岛湖四大旅游品牌;加快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青铜文化旅游区、东方山大旅游景区、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旅游区、阳新生态古民居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整合开发矿冶文化、青铜文化、生态休闲、红色文化、都市观光、宗教文化六条精品旅游线,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建成鄂东南旅游区域中心。2.旅游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2.1发展现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干流下段南岸,是长江中游首批开放城市。黄石有着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美誉,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成果辉煌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市已有国家4A级风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生态旅游景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同时将重点建设和管理磁湖、西塞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仙岛湖4处旅游景区,努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20多家旅游酒店、40多家旅行社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 作为老的工业矿冶城市,旅游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黄石的旅游业也在逐步发展,从2002年到2009年的8年中,黄石市的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66800万元,增长约11倍。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26.68亿元,占GDP的4.67%,低于全省7.56%的平均水平;接待入境游客8152人次,创汇348.66万美元,仅占全省入境旅游收入的0.68%,整体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2旅游产业发展条件 2.2.1优越的交通条件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江夏区,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200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了449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467公里,市内全境公路联通;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方便快捷通往全国各地;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2.2优美的山水风光 黄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有东方山、西塞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下辖的大冶市有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小雷山风景区以及三台八景(天台、云台、宫台和金湖湛月、铜海飞烟、鹿头夕照、龙角朝暾、太和云雾、雪岭石林、沼开叠翠、虹经钟灵)。阳新县有仙岛湖、七峰山等著名风景区。可见,黄石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名副其实。2.2.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石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历史可追溯到唐虞之世,自西周开始形成的独特青铜文化。距今3000多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发掘出自西周至西汉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其前身是历经百年开采的具有444米落差的露天采场,也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的惟一一座铁矿山,通过植被修复已经形成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是产业转型的成功典范。作为革命老区的阳新县,拥有像革命烈士陵园、伍家宗祠、王平将军纪念园等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区。2.2.4完善的旅游产业基础服务体系 目前,黄石地区拥有旅行社43家,其中国际社2家;旅游宾馆23家,客房2000间,床位数3700张,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5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4家,旅游汽车100辆;内湖游船100艘。2009年6月成立的“东楚美食联盟”拥有近40家加盟店,基本覆盖了黄石地区各类风味品牌名店。此外,南京路以“来宾发”为主体的5家卤味店、延安路上的10余家龙虾店平均每天都要接待4000余名食客。以新百百货、威伊盛购物中心等20余家购物中心广泛分布于市区。从“食、住、行、购”等服务要素方面充分保证了旅游产业的发展。2.3黄石旅游产业发展评估 2007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即“两型社会”),黄石市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8、2009年,大冶、黄石相继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黄石市进行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可见,黄石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其产业结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发展的投入和支持会大大增加。2010年8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便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产业作为典型的低碳产业之一,是各地优先发展的产业,对于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更是如此。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将湖北省、辽宁省等5省和天津市、重庆市等8市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范围;2011年1月9日,黄石与广州等城市成功入选“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因此,无论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还是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黄石市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方面将迎来更多的机遇,而旅游业是低碳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获得更多的支持。2.4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4.1产业结构问题 黄石是一个典型的以工矿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主要以高能耗的工矿业企业为主,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强化,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据相关部门统计,黄石地区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已达到到53.45%。长期以工业为主导和中心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城市的发展规划难以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开发和规划,像黄石地区现有的如西塞山、黄荆山、牯牛洲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上就显得缺乏规划和长期投入,其他景观更是如此。2.4.2生态环境问题 以矿冶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势必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有学者通过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其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hm2,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矿冶三废的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2009年黄石市废气排放量达19.67万吨,其中工业来源的占91.51%;废水排放总量1.9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87亿吨,而黄石市的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仅为427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全年产生量达1170.11万吨,其中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占78.78%,无疑将会给“绿色”的旅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2.4.3旅游资源质量问题 长期以来,黄石地区虽然拥有多种旅游资源和众多的旅游景点,但各旅游景点和资源的质量整体层次相对较低。张大鹏通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选取要素、市场和区位三个因素对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黄石地区每一个旅游资源都有某个因素存在着非良好的评价,如表1所示。可以说,黄石还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极品的旅游资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没有极品的旅游资源,其规模和效应自然较小,在此基础上更谈不上全国甚至区域的强势旅游品牌。另外,黄石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分散,各自的发展状况也不平衡,更没有统一的协调规划,不能形成具有合力的拳头旅游产品。3.市场需求分析及规划3.1旅游市场的历史现状 数据显示,来黄旅游人数从1999年的64.93万增至2008年的426.84万,近10年间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达23.67%。其中1999-2004年游客人数增长较缓,年均增长率仅为9.22%;而后4年增长迅速,年均增长达43.41%。2009年,纳入全市旅游统计系统的22家旅游饭店客房累计出租率为74.8%,其中三星级以上为83.9%,三星级以下为65.7%。在对游客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来自湖北省内的游客占83.5%,有52.1%的游客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把黄石景区推荐给他人,愿意重游黄石各景区的占43.3%。3.2黄石游客概况(2009年数据)3.2.1旅游接待情况(测算数)旅游接待总人数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1%;旅游总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47.98%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96.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完成目标值25%,旅游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2.56%,完成目标值25.1%.3.2.2入境旅游接待情况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61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76%。其中:外国人1313人次,同比增长42.87%;香港同胞194人次,同比下降13%;澳门同胞31人次,同比下降69.6%人次;台湾同胞79人次,同比下降1.25%。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人天数3541人天,比去年同比增长26.55%。入境旅游者在我市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19天,比去同期增加0.17天。根据2008年湖北省入境旅游者花费抽样调查结果及来黄入境旅游者的具体构成,2009年一季度黄石旅游外汇收入为68.7万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57.93%,完成目标值32.72%。3.2.3景区接待情况 一季度景区共接待人数83.16万人次,同比增长3.36%,景区门票收入202.3万元,同比增长22.86%。景区接待人数前五位的单位:青龙山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3A)、磁湖风景区、阳新仙岛湖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3.2.4星级饭店接待情况一季度全市星级饭店共接待人数13.25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营业收入3786.32万元,同比持平,平均房价154元/间,比去年同期增长8元。一季度接待游客人数前五位的单位: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百冠楼)、金花大酒店、海观山宾馆、大冶地质宾馆、磁湖山庄。4.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旅游资源4.1城市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黄石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以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其中常住人口243万。黄石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拥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税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4.2湖泊4.2.1磁湖 黄石市磁湖风景名胜区是1997年8月获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磁湖位于市区内,自然风貌秀美。北宋诗人苏轼、苏辙兄弟曾在此泛舟,留下“苏公石”供人游瞻。古有磁湖寨。今在湖滨建有鲇鱼墩、澄月岛(鱼跃鸢飞景区)、团城山公园(逸趣园)等景点。市区返往团城山的杭州路已通车。2013年3月15日通过省厅专家论证后,省住建厅分别征求了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旅游局意见,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黄石市磁湖风景名胜区面积由原来的23.96平方公里调整为87平方公里。调整后的磁湖风景区由矿山公园景区、东方山景区、团城山景区(含磁湖水面)、黄荆山景区、西塞山景区组成。4.2.2仙岛湖 仙岛湖是省级生态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幕阜山北麓。大广、杭瑞两条高速和106、107国道擦肩而过。距武汉市120公里。20世纪70年代,在王英镇与三溪镇交界处修筑了一条高75米、长225米的混凝土双曲拱坝,从而形成了一座库容量为5.817亿立方米的峡谷型水库,库内可供游客潜水、垂钓、捕鱼、泛舟游览。1997年向社会开放。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仙岛湖两岸青山夹峙。连绵不断的高山将水面切割成南北两个狭长的大湖。两湖之间,一道长约1公里的峡谷是沟通两湖的天然水道。仙岛湖因此呈“工”字形;北湖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3公里;南湖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不足1公里。仙岛湖风景区版图面积276平方公里,1002个岛屿镶嵌在4.6万亩的水面上,恰似银河星座,享有荆楚明珠,华中第一奇湖之美誉。仙岛湖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现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4种、省级保护动物25种。仙岛湖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上森林密布,竹木参天,空气的负离子浓度每立方米1010个;夏季日平均气温约25,冬季约8;仙岛湖水质优良,水体常年透明度7米以上,部分水域可达10米,属国家一级水质。4.3主题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铁山区东北郊,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第一天坑”,国家AAAA级景区。市区乘坐6路、11路、29路公交车可到。铁山区将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依托,“十二五”期间投资200亿元,建造包括“神秘的北纬三十度广场”、“欧洲矿冶小镇”等在内的“世界铁城”。4.4动态项目矿冶文化 黄石文化内容丰富,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曲艺,石雕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矿冶文化。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因其“石色皆黄”(湖北通志注)故名黄石。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由此,黄石一名又寓意为“黄金和宝石堆积而成的地方”。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在中国矿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上承殷商春秋战国,下启两汉唐宋元明清。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铸就了黄石成为中国具有工业文明特殊职能的历史文化名城。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矿冶历史光辉灿烂。黄石已发现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77种。其中,硅灰石储量居中国第一。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5. 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服务设施 目前,黄石地区拥有旅行社43家,其中国际社2家;旅游宾馆23家,客房2000间,床位数3700张,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5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4家,旅游汽车100辆;内湖游船100艘。2009年6月成立的“东楚美食联盟”拥有近40家加盟店,基本覆盖了黄石地区各类风味品牌名店。此外,南京路以“来宾发”为主体的5家卤味店、延安路上的10余家龙虾店平均每天都要接待4000余名食客。以新百百货、威伊盛购物中心等20余家购物中心广泛分布于市区。从“食、住、行、购”等服务要素方面充分保证了旅游产业的发展。6. 旅游发展目标、模式及驱动机制6.1旅游发展目标 黄石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该市将精心打造具有黄石特色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仙岛湖四大旅游品牌;加快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青铜文化旅游区、东方山大旅游景区、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旅游区、阳新生态古民居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整合开发矿冶文化、青铜文化、生态休闲、红色文化、都市观光、宗教文化六条精品旅游线,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建成鄂东南旅游区域中心。6.2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以国家矿山公园、铜录山古矿遗址、新冶钢、华新水泥等为主线的工矿游 一是打造以“青铜故里”为定位,以铜录山古矿遗址为中心,展现黄石3000余年的开采鼓铸、大兴炉冶的青铜文化游。二是以国家矿山公园、矿山博物馆、新冶钢为主线,打造近代中国冶金工业游。三是以华新水泥厂、美尔雅服饰、万达金卡等企业为主线,打造黄石近现代知名企业游。 打造以东方山、华藏寺等为主线的宗教文化游 一是以东方山弘化禅寺为中心,把东方山主体景区规划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二是以熊家境、东方山水库和园门水库等景观为中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把东方山西部、南部景区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光休闲度假区。三是以东方山景区为中心,加大植被保护和再造,把东方山景区建设成为黄石原生态森林公园。 打造以仙岛湖、小雷山、七峰山等为主线的山水游 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各景区景点的开发。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充分尊重自然、做好水体和植被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三是要加大吃、住、行、购、游、娱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 打造以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等为主线的红色游 一是以“建军整训、挥师南进、保卫中央”为主题加强红三军团建军旧址的打造。在恢复红三军团建军旧址原貌的基础上,开发红军食堂、红军广场、红军靶场、红三军团将士碑林等景点。二是将龙港革命旧址群旅游景区打造成湘鄂赣边区红色旅游中心,重点做好龙港老街明清建筑群的恢复,将16处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建筑辟为参观点。三是分别以“革命英烈、浩气长存”、“将军风范、名扬四方”、“南山革命、武装割据”、“模范兵暴、威震八方”为主题,抓好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平将军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四是打造以“黄石岳阳长沙浏阳南昌九江黄石”为主线的湘鄂赣边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武汉黄冈黄石武汉”为主线的湖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黄石刘仁八南山头龙港黄石”为主线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打造以为黄金湖、宝塔湖、江北管理区、荆山开发区为主线农家游 一是以团城山开发区和西塞山区、下陆区等城市近效区为主线,以苗木花卉为支撑,以美食为依托,打造美食休闲型农家游。二是以江北管理区和黄金山开发区为主线,以水果采摘、蔬菜种植为重点,把传统的种植业变为体验式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型农家游。三是打造以黄金湖、宝塔湖、江北管理区等为主线,以水产养殖为支撑的垂钓休闲农家游。四是打造以保安湖体育休闲旅游区为主线的水上运动休闲农家游。7. 对策与措施7.1重新认识旅游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努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以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结合地方特色全方位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将给黄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与此同时,要制定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的长期、合理规划,确保黄石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如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发和发展一批低碳旅游项目,不仅可以跟上国内旅游强市的步伐,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还能推动整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7.2重新定位旅游 2007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即“两型社会”),黄石市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8、2009年,大冶、黄石相继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黄石市进行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可见,黄石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其产业结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发展的投入和支持会大大增加。2010年8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便是最好的例证。7.3提升旅游目的地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 一是要完善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的建设,提高游客出行的便捷性,缩短游客在途时间。同时还要加强景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景区引导标识、专用停车场、生态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景区的绿化、美化建设。二是要提高景区就餐接待能力,大力发展餐饮名店和餐饮品牌建设。引导经营者经营黄石特色餐饮,挖掘本地名吃。如仙岛湖的山珍野味、东方山的特色斋饭、矿山公园的鹿肉雷竹、西塞山的长江鱼宴、红色景区的红军餐、农家休闲游的农家特色小菜等。三是对景区宾馆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档次高、接待能力强、有配套的商务接待和大中型会议室的宾馆、饭店,提升服务档次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旅游商品文化购物街的建设,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研发具有景区特色的、展现地方民间文化的、便于携带的、可作高档馈赠的旅游产品和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如黄石八珍、仙岛湖的无污染水产品、山野菜和茶叶,国家矿山公园的毛主席像、纪念章和鹿肉制品等。五是在景区内深层次开发特色鲜明的娱乐项目,变单向解读式观赏为双向互动式游乐。如东方山的庙会、仙岛湖的民俗风情表演、西塞山的古战场演练、铜录山古矿遗址的古法开采和冶练技术演示、国家矿山公园的井下采矿和天坑蹦极、红色景点“穿红军装、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现场体验以及农家休闲式的水果采摘和休闲垂钓等。7.4创建美好家园 旅游业是典型的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环境问题,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保持旅游产业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黄石市是一个老工业区,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区生态环境都急需得到改善。针对黄石地区发展特点,坚持开展长期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改善科研项目;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治理,比如对重度富营养化的青山湖以及中度富营养化的磁湖、大冶湖和保安湖等水域的治理。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建成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新城、妥善改建旧城,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小区。促使黄石市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独具魅力的山水宜居城市,营造出健康的旅游氛围。7.5扩展旅游空间 加强对旅游产业的推进力度 一是对黄石旅游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鼓励省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来我市投资开发旅游产业。二是减轻旅游企业负担,支持旅游企业发展。规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遏制违规收费现象,保护旅游投资者、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规范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行为。三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元化的景区开发。7.6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现根据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加强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使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从思想上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旅游环境与旅游效益的相互促进作用。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得通过对旅游环境的保护获得优越的旅游条件,进而通过优越的旅游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再利用旅游消费所获取的利润反哺旅游环境,从而获得旅游环境和旅游业和旅游者为特殊对象的旅游法也应尽快制定和颁布。中国风景名胜区很多,环境一旦破坏,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必须在当今环境保护和研究的最新水平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7.7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一是要大力营造旅游氛围,加强旅游环境培育。倡导“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全方位地展示我市的对外形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黄石旅游业整体形象的宣传。要围绕打造“青铜故里,山水黄石”的整体形象,有计划的在周边省市等主要客源地开展宣传营销,做到主题明确、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以政府主导、各方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宣传营销模式来塑造黄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三是要加大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加强黄石旅游信息网的建设,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开展网上宣传推介。四是要积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以黄石国际乒乓节、东方山庙会、国际矿冶文化节、大冶金秋旅游节、黄石市导游大赛等节庆活动为平台,邀请各级旅游组织、各界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来我市观光考察,为我市旅游业聚集人气,营造声势,扩大影响。五是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招商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推介黄石旅游产业,提升黄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附图1 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图附图2 旅游资源分区及开发规划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