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580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义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义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生锈B . 石蜡熔化C . 石墨导电D . 酒精挥发2. (2分)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 .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C .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物理性质相同D . 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 (2分)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 .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 . 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D . 化石燃料应该合理开采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 . 只有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D . 电子总是在原子核外不停地运动5. (2分)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 (2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 .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 .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D . 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7. (2分)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 )A . CaOB . CaCO3C . Ca(OH)2D . Na2CO38. (2分)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 , 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 + 2CO 2X + S,则X为( )A . CO2B . CC . CS2D . COS9. (2分)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B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 . 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的质量不变10. (2分)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1.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制取蒸馏水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CO2 验满 D .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12. (3分)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B .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C .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D .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13. (2分)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 .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 . 示意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3种分子14. (2分)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17g物质A与一定量的物质B完全反应生成30g物质C和27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 16B . 17C . 32D . 3415. (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C.向一定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9分)16. (5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_,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 (2)纸火锅 见图 在一些城市悄然兴起,据了解这种纸火锅的材料是普通的纸,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纸火锅里的汤都沸腾了,与火接触的盛放汤料的纸都没有着火的原因是_;纸火锅使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纸火锅的锅底与固体酒精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其原因可能是_。17. (9分)下图是小强同学在制取某种气体时用到的一些实验药品和仪器装置。 (1)装置C中,“去底塑料瓶”和“玻璃导管”的组合,其功能与实验室中的_(填仪器名称)类似。 (2)从使用的实验药品上看,小强欲制取的气体是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_。 (3)从准备的仪器上看,小强欲采取_法收集气体,利用该方法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若改用下图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选填a或b)端进去。 (4)若更换药品,还可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_,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_。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类型的确定应根据_(填序号) a、化学药品的状态b、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c、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18. (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选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图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实验现象为:_。 (2)该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反应的表达式为_。 (3)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_。 (5)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6)图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填“左”或“右”)移动,最终停止在一个刻度处。 19. (6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你应选择_装置组合(填序号)。 (3)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序号),他想知道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检验方法是_。 A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导管口看是否熄灭(4)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氢气。他应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_端相连(填“a”或“b”),请你分析能用F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_。 三、 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0. (4分)资料: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选填“d”“e”或“f”),理由是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1.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反应原理: ) (1)生成氧气的质量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9分)16-1、16-2、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18-5、18-6、19-1、19-2、19-3、19-4、三、 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0-1、20-2、20-3、四、 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1-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