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5967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模拟题(全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A.追求自由B.崇尚理性 C.具有情感D.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是指人们对()A.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观点B.社会生活的总观点C.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D.生活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3.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A.集体所有制B.国有制 C.社会所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4.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过渡时期 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A.社会运动B.社会关系 C.社会革命D.思想解放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通过思想解放而消亡B.通过社会革命而消亡 C.通过发展生产力而消亡D.自行消亡7.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追求平等自由B.人民当家作主 C.反对集中D.尊重大多数的意见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A.开放性B.先进性 C.阶级性D.平等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D.过渡时期1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先锋队B.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 C.资产阶级的代表D.民主集中制12垄断低价一般是(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 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 13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参与制” B“代理制” C“个人联合” D“企业联合”14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型垄断组织形式是( )A康采恩 B托拉斯 C混合联合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15除跨国公司外,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托拉斯 C金融寡头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16从资本形态上来说,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金融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垄断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A只有停滞,没有发展 B只有发展,没有增长 C既有停滞,又有发展 D只有增长,没有发展 18.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有可能不是垄断企业的是()A.托拉斯 B.康采恩C.混合联合公司 D.股份公司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型垄断企业,其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A.占领国内市场 B.获得平均利润C.占领国外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21.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其主要形式有()A.私人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C.企业资本输出和个人资本输出 D.企业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2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 D.资源配置全球化23.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A.巩固政治统治 B.获取巨额利润C.占领世界市场 D.控制他国主权24.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持垄断统治的两手是()A.推行福利政策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实行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进行劳资合作和加强科学管理 D.维持高就业率和降低通货膨胀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垄断了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 B.国家干预全部经济生活的资本主义 C.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D.国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资本主义 2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中最主要的是() A.直接调节与控制 B.间接调节与控制 C.行政手段调控 D.法律手段调控 27.提高最低准备金率将直接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C.市场商品价格上涨 D.市场商品价格下降 28.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商品输出 B.资源输出 C.资本输出 D.劳务输出 29.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卡特尔 B.混合联合公司 C.托拉斯 D.跨国公司 30. 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名义工资C.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31.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各种改良主义措施() A.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本的改变 B.使工人的收入超过了劳动力价值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和雇佣工人的地位 D.改变了工人的地位,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3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经济活动要() A.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调节 B.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 C.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对立起来 D.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 33.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保护价格34.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经济调节机制是()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自由竞争 B.国家调节市场,计划引导消费C.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B.维持较高的就业率C.促进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D.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A.只有必要性,没有可能性 B.只有可能性,没有必要性C.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 D.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3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商品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B.商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C.借贷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D.产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38.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39.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B.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停滞C.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化 D.世界多极化和地区集团化40.垄断资本出售自己商品时的垄断高价是( )A.超过商品价值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B.超过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C.超过商品生产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D.超过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4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行消失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42.金融资本是( )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4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是( )A.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的一种方式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一种方式45.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是( )A.国际经济一体化 B.国际政治一体化C.国内经济一体化 D.国内政治一体化46.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七国集团4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资本民主化”( )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不能改变工人阶级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4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B.流动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C.流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49.以下列形式存在的资本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 )A.原料 B.燃料C.辅助材料 D.劳动力50.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A.生产资本 B.股份资本C.社会资本 D.产业资本5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段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52.资本主义社会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5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A.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 B.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C.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 D.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54.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是(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55.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56.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是由于( )A.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无酬劳动B.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有酬劳动C.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D.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57.利息是( )A.借贷资本的价值B.货币资本的价值C.职能资本的价值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58.在存在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利息和平均利润的关系是( )A.利息等于平均利润 B.利息一般高于平均利润C.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平均利润是利息的一部分59.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由农产品的( )A.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B.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C.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60.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价值 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61.超额利润反映的是()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C.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关系D.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62.商业店员的工资相当于他在()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63.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A.8万元 B.10万元C.18万元 D.20万元64.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董事会 B.监事会C.股东会 D.职工代表大会6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对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D.对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6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 D.流动资本67.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6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与( )A.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同一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同一过程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同一过程D.平均利润转化为垄断利润是同一过程69.一般情况下利润率( )A.小于剩余价值率 B.大于剩余价值率C.等于剩余价值率 D.与剩余价值率无关70.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 )A.货币资本职能 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 D.流动资本职能71.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72.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 )A.股东会 B.独立董事C.监事会 D.总经理7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级差别74.土地价格() A.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 C.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 D.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 75.固定资本是() A.全部投入一次周转完毕 B. 全部投入多次周转完毕 C. 部分投入一次周转完毕 D. 全部投入十次周转完毕 76.公式 (v+m)=c是()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7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7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9.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理在事先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D.心外无物80.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81.时间的特点是()A.间断性B.不可逆性 C.广延性D.伸张性82.人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A.环境的变化B.高等动物的产生 C.生物的进化D.社会性劳动8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规律性B.物质性 C.联系性D.变动性84.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85.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斗争性 C.普遍性D.特殊性8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87.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的刻苦研究、反复实验,指挥人员的精心组织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神舟”载人飞船系列成功发射和返回。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 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8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动力和源泉B.状态和形式 C.趋势和道路D.本质和表现89.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的基本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0.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具有情感意志B.具有宗教信仰 C.使用语言文字D.制造使用工具91.哲学是系统的、理论化的()A.世界观B.方法论 C.认识工具D.“科学的科学”9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生产B.阶级斗争 C.科学实验D.教育实践93.下列各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C.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D.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94.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关系是()A.时间空间是人类的主观规定B.时间空间是人类语言表述的规范C.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真空”的客观存在说明空间与物质是可以分离的95.对事物、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观点的主要害处在于()A.主观性B.片面性C.普遍性D.特殊性96.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A.照搬的B.完全虚构的C.能动的D.特殊的97.事物的空间具有()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四维性98.“祸福相倚、长短相形”说的事物矛盾的()A.同一性B.斗争性C.普遍性D.特殊性99.“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100.下列选项属于唯物辩证法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 B.联系和发展 C.阶级斗争 D.对立统一101.静止是()A.事物绝对不运动B.事物有时动有时不动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空间位置不变10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103.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C.科学家之间分工协作D.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10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C.人民生活的改善D.社会科学的发展105.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A.物质B.意识 C.绝对精神D.实践106. 人生观由()决定A.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观点B.社会生活的总观点C.世界观D.方法论107.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不变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108.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109.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110.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111.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B.物质是永恒的,运动是暂时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是客观的,运动是主观的1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1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规律114.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1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116.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17.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只研究必然性,不研究偶然性。从哲学上看,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1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119.“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所以,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20.下列说法中,强调全面看问题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121.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吾心便是宇宙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122.“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23.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124.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12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12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127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28“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12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C特殊性D客观性130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3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32人民群众的主体是()A、体力劳动者 B、进步的知识分子 C、各时代的进步阶级 D、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133在物质关系和思相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 )A、思想关系 B、经济关系 C、物质关系 D、财产关系 134群体意识指的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和 D、群体意志的产物 135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36国家的性质决定于()A、国家的职能 B、国体 C、政体 D、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137“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138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产品分配方式 C、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39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C、政治斗争的结果 D、使用暴力的结果 140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有()A、社会心理 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 D、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141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原理 14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A、社会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意识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C、社会意识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D、社会意识是否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14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基本条件是()A、政治制度的状况 B、传统观念和习俗 C、科学文化水平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14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4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A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实现的B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的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的D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的146在下列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仓储设备B运输设备C生产工具D通讯设备147从职能上看,国家区别于无阶级社会的社会管理机关的特点是( )A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B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C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D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48下列各项中揭示社会意识本质的是( )A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C它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活动过程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4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150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D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形式151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的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资产阶级人性论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15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C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5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54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B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C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D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155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D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156.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157.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158.社会存在是指()A.社会管理体制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5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160.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政体是指()A.国家的政治性质B.国家的政治结构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16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按照一定的思想动机从事历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A.会与大多数人的预期目的完全一致B.会与先进阶级的预期目的完全一致C.会与劳动人民的预期目的完全一致D.不会与任何人的预期目的完全一致16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16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B、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C、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D、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164唯心主义认识论是()A、反映论 B、直观反映论 C、能动反映论 D、先验论 165.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166.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6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6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16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170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17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172.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7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174.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175.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176.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范围,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D.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17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书本知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7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17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180.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客观性B.绝对性 C.全面性D.相对性18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182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183.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 B.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8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185.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标准观点的是() A.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B.以伟人之言论定是非 C.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 D.以自己的认识定是非 186.“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87.感觉、知觉、表象是()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88下列反映资源配置两种方式的经济范畴是()A.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D.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189.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货币和资本没有本质区别 D.货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190.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191.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交换价值 B.价值C.使用价值 D.价格192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93.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19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9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196. 商品二因素是指(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19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19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199.下列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比例由市场决定B.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C.复杂劳动能还原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相同劳动时间内创造相同价值200.通过GWG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A. G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B. G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C. W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D. W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20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换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202.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 )A.转移被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C.创造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20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是它们( )A.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B.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C.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价值是否发生变化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否发生价值增殖204.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 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 205.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20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0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 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208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209.通过对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流通的目的是()A.取得原资本价值 B.增殖资本价值C.获取消费资料 D.获取生产资料210.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B.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C.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D.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的211.不变资本是指()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21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A.靠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来扩大再生产B.把剩余价值用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C.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D.把剩余价值不断用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213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214.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215.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 ) A150,100 B150,200 C150,300 D100,200 216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21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B任何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C.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D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生产力()A.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B.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C.包括生产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D.其发展水平由生产关系决定2.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根据资本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