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249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是可再生能源B .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C . 都属于混合物D . 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2. (2分)保护环境、美化淄博是每个淄博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几项措施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 ) 垃圾分类回收 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使用清洁燃料 从输油管道泄漏出的原油直接排放到附近农田A . 只有B . 只有C . 只有D . 只有3. (2分)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B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可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C .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 9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臭氧、甲烷等D . 乙醇汽油是新能源,其中的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4.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该混合液后变成无色B .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C .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 紫色红色紫色B . 紫色无色红色C . 红色无色紫色D . 红色蓝色红色7.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带火星木条复燃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天平平衡 C . 石蕊纸花有紫色变为红色 D . 闻到刺激性气味,研钵内白色固体消失 8.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 . 固体二氧化碳被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 .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二、 填空题 (共1题;共4分)9. (4分)现在氢气 净化后的空气 高锰酸钾 铁 过氧化氢溶液 四氧化三铁 液氧 冰水混合物 八种物质,其中(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1分)10. (2分)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图中小花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 (1)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_(填序号)。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1. (2分)某同学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发现U形管的液面A处_,B处_。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发现_。该实验说明动物吸入_,呼出_。 12. (7分)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该实验说明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你认为_猜测正确,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下表):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不变色水_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氨气_使酚酞变色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_色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四、 综合题 (共3题;共14分)13. (4分)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如图)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1)火箭整流罩用玻璃钢做外壳,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用它做外壳是利用其哪些优良性能_。(答一条即可) (2)长征3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进行分离。 (3)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我国已具备了建立空间站的能力。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4. (4分)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现有以下五个变化:在点燃条件下,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电灯通电发光;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给水通入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你判断的依据是_。 (2)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能量 变化。反应中是将_能转化为_能和_能。 (3)反应的实验操作中,夹持细铁丝要使用_,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应预先 _,目的是_。 15. (6分)2009年12月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这次大会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_,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写一种即可);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能通过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4)科学研究表明,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CO2+4H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4分)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1分)10-1、10-2、11-1、12-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14分)13-1、13-2、13-3、13-4、14-1、14-2、14-3、15-1、15-2、15-3、1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