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docx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2803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名称说明主要作用比喻明喻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暗喻用“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博喻把一个本体比作几个喻体。通感比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的修辞方法。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化了。/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拟物则常常表现出作者对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夸张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感情。引用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排比排比必须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设问设问一般是采取自问自答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问而不答的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利,更富启发,语气更确定,感情更强烈。对偶(对仗)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反语使用语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战斗性。反复(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强调突出思想,加强与气,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间隔重复起到前后、首尾的呼应作用对比(对照)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对照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出出来,表现作者鲜明的态度情感。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借代。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货物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表 近年语文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显性考查,后一种是隐性考查。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是:“之、其、而、以、于”。1、之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动词可译为“往”“到”辍耕之垄上代词第三人称,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的)”“它(它们)(的)”学而时习之指示代词“这”为楚造云梯之械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音节助凑足音节,无实义公将鼓之2、其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代词人称或物主代词译为“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惧其不已也指示代词译为“这(些)”“那(些)”“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邪表期望或命令语气“可要”安陵君其许寡人3、而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连词顺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择其善者而从之转折关系但是,却出淤泥而不染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递进关系而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朝而往,暮而归4、则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副词表示肯定的判断“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示承接“就”“便”“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表示假设“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表示转折“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5、以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物件、时间等“拿”、“把”、“用”、“由”、“从”1.屠惧,投以骨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 用;3.以弱为强从、由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凭”、“凭借”、“根据”、“按照”4.何以战?凭借/5.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按照连词表目的、表顺接、表结果可译作“(用)来”、“而”、可译作“以致”6.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7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8以伤先帝之明以致;9以塞忠谏之路以致表原因可译“由于”、“因为”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动词可译作“认为”11皆以美于徐公。2或以为死通假通“已”,已经12固以怪之矣6、于用法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在能谤讥于市朝向、对告之于帝到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形容词后,表示比较比皆以美于徐公7、乃用法用法具体解说用法举例副词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于是”“就”“才”乃入见情理上是逆转相背“却”“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判断词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积累17条 1、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2、线索及作用。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情为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3、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补叙:在顺叙之后再补充叙述某些与前文有某中联系的内容,是对上文所做的补充解释,对下文做必要交代的叙述文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补叙与插叙同是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补叙归入插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4、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5、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6、概括内容。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7、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8、句子的作用。语句的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1)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等;(2)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9、表现(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约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强烈鲜明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不同人称的作用及缺点。(1)第一人称: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缺点是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缺点是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缺点是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11、描写。按内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12、议论及抒情的作用。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13、题目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14、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15、八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承接复句16、小说文体知识。(1)小说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17、散文的一般知识。(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中考语文应试知识点精华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中考各科冲刺复习之语文篇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1.找修辞(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人物描写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自然环境描写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标题好处: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修辞手法等)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的性格,是一个的人。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南开中学老师讲课外阅读全攻略“一模”考试结束后,发现许多同学的课外阅读得分率低,而且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阅读能力低成了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困扰。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关键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明晰考点中考课外阅读考文言文和现代文各一篇,文言文考三道题,现代文考四道题。文言文涉及的知识点有:1.词语的解释。主要考实词的意义,两个解词一般考两个知识点。一个考课内学过的词语解释的迁移,一个考古汉语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词义的变化(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复习时,要立足书下注释,考试时要注意词语运用的语境。2.句子的翻译。这道题中会涉及三个知识点:(1)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注意实词词义的准确性。(2)句子语气的分析,注意不同语气的不同表达效果。我们学过的语气主要包括: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和反问语气。(3)初中阶段句式要掌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判断句翻译一般译为“是字句”;省略句一般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齐,避免出现歧义;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翻译时要把句序调顺;被动句文言文一般用“为所”的句式表示,翻译时要译为“被字句”。现代文涉及的知识点有:1.文章内容的概括。包括概括文章中的事件,写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等。答题时可以依照这样一个公式:“谁为什么做什么做到结果如何”,原则上要做到表述清楚,语言简洁。2.文章中心的理解。包括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分析、句子含义的理解等。3.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的写法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不多,最常见的是对比。除此以外还会考到首尾呼应、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等这样的文章局部的写法。4.语言的理解和赏析。主要是考学生对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的理解,有时也会考句子在段中的含义和作用。二、读懂考题,见招拆招语文阅读得分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读题的能力差,很多时候都是还没弄清题意就急忙答题,导致答出的话没有思路,甚至答非所问。要针对四个考点,训练答题思路和语言。例如:考手法的题,我们的答题思路一般从这样几个角度考虑:1.全篇的手法,首选对比(也可以写衬托),关键注意结合文章分析,要写出用什么和什么对比,表现了怎样的中心。2.某段的作用。(1)开头段,要考虑中心,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有时还要看看是不是首尾呼应。(3)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3.某段的写法。内容的角度:看看是不是插叙或插说,补充的内容会为下文铺垫,有时还会和下文形成对比。描写角度: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生活状况,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正面描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性格。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观察交代人物事件,表现人物性格。三、看分答题卷子上的分数是给考生看到,要学会根据分值确认答题点。以河东一模的四道阅读题为例:17题4分,值得“怀念”的理由应该是两点,每点一分。但阅读文章会发现,有三个并列段首句,一定“大三点”。18题4分,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分,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对比手法两个方面)。19题4分,品味妙处是考修辞,修辞判断1分,修辞作用1分,结合句子分析妙处1分,结合中心分析作用1分。20题4分,不矛盾的判断1分,不矛盾的理由1分,深化了怎样的中心2分。一定要记住,阅读题得分的多少跟答题的技巧关系很大,不是答得越多越好,是答得越准越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