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仪器连接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2445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仪器连接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仪器连接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仪器连接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仪器连接模拟试题1.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收集难溶性气体应选_;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_;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_。伸进D、E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_。(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请根据甲烷的性质回答: 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与实验室制取_的发生装置相同。 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或_。2. 今有A、B、C三种无色气体和D、E、F三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A+CB B+DA D+EB+Cu(1)根据以上反应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 B. _ C. _ D. _ E. _(2)若C和F均可由某紫黑色晶体受热分解而生成,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的化学式为_。3. 填空回答问题: A B C(1)上图所示装置中,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在点燃这种气体前,一定要先 ,否则可能引起气体发生装置爆炸。(2)上图所示装置中,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4.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 B C(1)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作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不能达到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的目的,其原因是: 。为达实验目的,在不变动实验仪器装置的情况下,改正的方法是: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是: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A B C D(1)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 。(2)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 ,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加热 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熄灭酒精灯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6. 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A B C D(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 ,否则会发生危险。(2)若用装置C制取CO2,并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CO2中混有 气体。(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 中的现象是 ; 中的现象是 。尾气应该 ,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 对空气的污染。7. 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让两个实验小组各自证明某一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用A、B、C、D填空(1)甲组分别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某一种气体: 证明其中含有CO2,选用 ; 证明其中含有水蒸气,选用 ; A B C D 选择必要的仪器(每种只用一次)证明其中含有CO,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2)乙组用上述仪器(每种只用一次)组装一套装置,通过一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则应该将 中的药品换成溶液,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 。8. 请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按示例为下图所示装置设计至少3种用途,并说明使用方法:示例:用途干燥气体 使用方法在瓶内盛放浓硫酸,气体由a端通入,可干燥H2、O2等(1)用途 ,使用方法 。(2)用途 ,使用方法 。(3)用途 ,使用方法 。9. 现有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3和CaCO3),要从该矿石中分离出BaCO3,并尽可能除去Ca2。分离要求:A:原料只有矿石、水和燃料,不另用其他化学原料;B:Ca2含量越低越好。(1)下面是分离的实验步骤,在标有箭头的横线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所需的条件、方法或所需物质,在方框内写出每步所得产物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AB: 由BC: 由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