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2322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其中“c”代表是( )A . 二氧化碳B . 氧气C . 氮气D . 稀有气体2. (2分)开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蒸馏属于化学变化B . 自来水属于混合物C .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 . 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3. (2分)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B . 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4.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观察现象B . 收集O2C . 过滤D . 滴加液体5. (2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氮气B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 .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 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6.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 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闻药品的气味B . 称量NaOH固体C . 蒸发食盐水D . 稀释浓硫酸8. (2分)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碳酸氢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B . 氢气+氧气 水C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D . 过氧化氢 水+氧气9. (2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 .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10. (2分)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 用注射器压缩空气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 . 用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证明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 .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二、 非选择题 (共11题;共89分)11. (8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氢原子_;(2)铝离子_;(3)两个氢原子_;(4)硫元素_;(5)铝离子_;(6)二氧化氯_(7)硫元素_;(8)二氧化氯_12. (7分)请用下列物质来填空:氧气、氢气、氮气、干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请用这些气体中的一种填空 (1)吸烟有害健康烟雾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 (2)影视舞台上经常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产生该景象的物质是_ (3)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产生的气体是_ (4)俗称“沼气”的是_ (5)最清洁的燃料是_ (6)常填充于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气体是_ 13. (4分)化学用语填空:(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2)构成氯化钾的粒子_(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14. (5分)下列事实分别说明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1)纸张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 (2)爆米花暴露在空气中逐漸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 (3)利用空气中的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_; (4)长期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 (5)人们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 15. (12分)某同学设计了下图用于制取氢气的装置,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_(2)试管中选用的最佳药品是_和_ (3)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_;_;_;_16. (5分)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误差或不良后果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将会_(填“偏”大或“偏小”);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 (3)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 (4)向竖直的试管内投放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_; (5)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_ 17. (8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含量等因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填“A”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ABCD(2)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含量等因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填“A”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ABCD(3)再反应C+CO2 2CO中,具有氧化性的反应物是_请写出一个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一种化合物体现氧化性,另一种化合物体现还原性)_(4)再反应C+CO2 2CO中,具有氧化性的反应物是_请写出一个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一种化合物体现氧化性,另一种化合物体现还原性)_18. (8分)水是生命之源,为了更好保护我们的赣江水,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研究(1)赣江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检验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中加_检验可用活性炭除去_(2)为了防止江水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B .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 . 不向江中随意倾倒垃圾D .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3)小组同学想要证明水的组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填字母) A . 水的蒸发B . 水的蒸馏C . 水的电解19. (7分)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1)【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_(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_(2)【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 , 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 , 他的理由是:_(3)【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 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_,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_【反思拓展】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20. (12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为_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未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2Cu+O2 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填字母)A收集到更多的O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装置I中的现象是_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填“K”、“L”或“M”)装置H的作用是_21. (13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其作用是_用所制取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属于_(3)若改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而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该反应_(选填“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非选择题 (共11题;共89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2-1、12-2、12-3、12-4、12-5、12-6、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7-4、18-1、18-2、18-3、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0-5、21-1、21-2、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