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分享阅读自己来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595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班分享阅读自己来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托班分享阅读自己来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托班分享阅读自己来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班分享阅读自己来说课稿设计者:千禧部何莺一、说教材: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此话又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惧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托班早期阅读自己来一书,描绘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熊,每当妈妈要帮他做事情的时候,他总是要求自己来做的故事画面,图片内容虽然简单,但十分贴近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幼儿在家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己动手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绘本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绘本,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二、说目标:(一)教学目标:纲要中指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认知上:初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2、能力上:练习用较完整、简单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3、情感上:从向小熊学一学、与小熊比一比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中提到:从向小熊学一学、与小熊比一比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23岁的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不再说了,或者答非所问,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用较完整、简单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三)教学具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的教授,我作了以下准备工作:1、为了引出课题,我为幼儿准备了小熊的玩具,来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2、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绘本自己来,这是为了让幼儿能清楚地观看和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3、我还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在向小熊学一学、与小熊比一比的游戏环节中能兴致更高地投入,从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三、说教法与学法: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迁移法、提问法等。(1)情境迁移法:我尝试根据故事内容,出示每件事情的前一般,让幼儿进行情境迁移,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自然就丰富起来了。如当妈妈给小熊穿裤子时,可以让幼儿通过联想到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情境继而来说说小熊会怎么做。(2)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熊是怎样对妈妈说的?他是怎样做的?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启发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1)启发谈话法:幼儿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2)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四、说活动过程: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看看、说说、想想、聊聊中阅读绘本。3、完整地翻阅、朗读绘本。4、游戏:我来当小熊。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先出示玩具小熊,采用创设悬念的手段,吸引大家看绘本的欲望,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2、在看看、说说、想想、聊聊中阅读绘本。这个环节我始终围绕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讨论:妈妈要帮小熊做的时候,小熊是怎样对妈妈说的?他是怎样做的?(让幼儿通过先联想到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情境,继而来说说小熊会对妈妈说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自由讲述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3、完整地翻阅、朗读绘本。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妈妈要帮小熊做的时候,小熊是怎样对妈妈说的?他是怎样做的?然后再一起翻阅绘本,浏览小熊到底是怎么做的故事画面。鼓励幼儿幼儿用较完整、简单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从而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4、游戏:我来当小熊。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所在,也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教学捷径,一起快乐成长!谢谢!活动一 阅读自己来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活动准备:1、自编故事可爱的小熊悠悠。2、一本大图书自己来。活动过程:一、导入1、导语: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可爱的小熊悠悠,请大家仔细听,记住故事中间有谁?他在干什么?2、教师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讲述讲述故事自己来,引导幼儿的理解故事情节。3、提问:(1)故事中有谁啊?(2)他做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书画面:换衣服、吃饭、洗手绢。)二、阅读大书根据自编故事情节,结合大书进行分页提问,结合文字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第一页(换衣服):(1)悠悠怎么啦?(衣服淋湿了、妈妈背他回家了)(2)熊妈妈要帮悠悠做什么?(换裤子)换什么样的裤子?(湿裤子)(3)悠悠怎么说的?(妈妈,让我自己来!)(4)熊妈妈怎么夸悠悠的?(哈哈,悠悠真棒!)要求幼儿完整讲述:妈妈要帮悠悠换湿裤子,悠悠说:“妈妈,让我自己来!” 妈妈说:“哈哈,悠悠真棒!”第二页(吃饭):(1)悠悠在哪里?(饭桌旁)(2)妈妈要帮悠悠做什么?(喂悠悠吃饭)(3)悠悠怎么说的?(妈妈,让我自己来!)(4)熊妈妈怎么夸悠悠的?(哈哈,悠悠真棒!)要求幼儿完整讲述:妈妈要喂悠悠吃饭,悠悠说:“妈妈,让我自己来!”妈妈说:“哈哈,悠悠真棒!”第三、四页(洗手绢)(1)悠悠看见妈妈在干什么?(洗衣服、洗手绢)(2)悠悠怎么做了?(引导幼儿回答:悠悠拿了个小凳子到水池旁边)(3)悠悠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我自己来!)(4)妈妈怎么夸悠悠的?(哈哈,悠悠真棒!)(5)悠悠洗手绢时怎么啦?(引导幼儿观察第四页回答:悠悠太用劲,把水搅到衣服上去了,把衣服给弄湿了。)要求幼儿完整讲述:妈妈在洗衣服,悠悠对妈妈说:“妈妈,我自己来!”妈妈说:“哈哈,悠悠真棒!”结果悠悠太用劲,把水搅到衣服上去了,把衣服给弄湿了。”三、集体讨论(1)故事中的小熊悠悠自己能做哪些事?(2)哪些事是他自己还做不好的?(3)穿衣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穿衣服?(4)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5)我们可以在卫生间干些什么呢?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这些问题的重点是结合幼儿自身的的经验,巩固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技巧。附故事:可爱的小熊悠悠悠悠和小伙伴球球鸟、木木狗道别后,就高高兴兴的和妈妈离开了幼儿园。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熊妈妈撑起伞,抱起了悠悠。序幕悠悠:“哎呀,妈妈,雨滴到我的鼻子上啦。”熊妈妈:“没关系,宝贝儿,那是小雨喜欢你呀,他在和你说悄悄话呢。”悠悠:(过了一会,悠悠的衣服有点淋湿了,他在发抖。)“妈妈,冷”熊妈妈:(熊妈妈紧紧地搂着悠悠,和悠悠贴贴脸,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悠悠最勇敢了,乖,我们马上就到家啦。”第一幕(换衣服)熊妈妈:(他给悠悠擦去脸上、身上的水珠。)“儿子,快脱下来,妈妈给你换条干的裤子你就不冷了。”(妈妈拿出毛绒绒的裤子,给悠悠穿。”悠悠:“哦,不,妈妈,让悠悠自己来,让我自己来!”(第二次比第一次声音大。)悠悠爬上床,使劲地向上拽自己的裤子。悠悠:“哈哈,我可以自己穿裤子喽,明天去找木木比比看,他一定没我厉害!哼!(神气的表情)”熊妈妈:“哈哈,悠悠真棒!”第二幕(吃饭)熊妈妈:“悠悠,饿了吗?来,妈妈抱着去吃饭啦。”(熊妈妈把悠悠带到饭桌旁。悠悠好开心啊,都是自己爱吃的东西哦,有肉丸、鱼排,还有香喷喷的白米饭。)熊妈妈:“儿子,多吃点,饿坏了吧,妈妈喂你吧。”悠悠:“哦不,妈妈,让我自己来。”(悠悠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勺肉丸,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嗯,真好吃!”他又舀了一大勺米饭米饭,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心想:“看我多厉害呢,我都可以自己吃饭啦,明天我要把这件事告诉球球,嘻嘻。(得意的笑)”饭后,熊妈妈让悠悠自己玩会儿。熊妈妈:“哈哈,悠悠真棒!”第三幕(洗手绢)熊妈妈:“悠悠,你乖乖的在屋子里玩会儿玩具吧,妈妈要干点活。”悠悠:“嗯。”熊妈妈走进卫生间里去了。悠悠等啊,等啊,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熊妈妈还没出来,他有点着急了。悠悠:(皱眉、自言自语)“咦?妈妈在干什么啊?怎么还不回来呢?”(边说边朝卫生间走去)悠悠:“呀,原来妈妈在洗衣服呢。我也要洗衣服,嘿喝。”悠悠刚要走过去,忽然悠悠:“对了,我要拿个凳子来才行,不然就洗不成了啊。”悠悠拿了一个小凳子,这是他最喜欢的蓝色的小凳子。悠悠轻轻地把凳子放在水池旁,蓝色的小凳子不高不矮,刚刚好。悠悠:“妈妈,妈妈,我自己来。”悠悠拿起妈妈手里的手绢,学着妈妈的样子,使劲儿地搓洗起来。熊妈妈:“太好了,儿子。那妈妈告诉你怎么洗吧”(妈妈用自己的大手握住悠悠的小手,搓洗起来。)熊妈妈:“哈哈,悠悠真棒!”悠悠:“嘻嘻。好了,好了,我要自己来。”熊妈妈:(勉强的样子)“那好吧,妈妈就在客厅里。”(妈妈回头看了看悠悠,放心不下的走了,她准备去客厅休息,一会再来洗剩下的衣服。)尾声(循环)悠悠: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呀洗,搓呀搓,搅呀搅悠悠:“咦?哪来的泡泡啊。真好看,嘿嘿,真好玩儿!”(悠悠使劲地搅了搅盆里的水,结果出现了更多的泡泡)“哈哈,我好厉害啊,我要更多更多的泡泡!更多更多的泡泡!”(他搅得更起劲儿了)悠悠:(过了一阵儿,忽然,听见悠悠大叫了一声)“哎呀!怎么我的裤子又湿了呀!妈妈”活动二 综合活动自己来活动目的:1、进一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2、向小熊学一学、与小熊比一比,我能自己做。3、通过系列的活动,锻炼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准备:1、一本大书自己来。2、一个绒毛玩具小熊。3、将幼儿带入午睡室。活动过程:一、师幼共同阅读大书自己来。1、(出示绒毛玩具小熊)导语:“小朋友,大家好!请你们来一起说说我会自己做哪些事?让我看看谁说得最棒!”2、老师翻图书,幼儿逐页讲述。3、悠悠:“小朋友们讲得真棒!”二、向小熊学一学、与小熊比一比,我能自己做。1、悠悠:“小朋友,我会自己换裤子、自己吃饭、自己洗手绢,你们会吗?”“那就请你们把鞋子脱下来后再穿给我看看。”2、幼儿自己练习穿脱鞋子,做完并要求说:“我会自己穿鞋子!”3、悠悠:“小朋友,你们真棒!”“现在,就请你们把裤子脱下来后再穿给我看看。”4、幼儿脱下鞋子上床练习自己穿脱裤子,做完并要求说:“我会自己穿裤子!”5、悠悠:“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都会自己穿脱鞋子和裤子,你们真是太棒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了。”6、幼儿练习自己穿脱衣服,做完并要求说:“我会自己穿衣服!”7、悠悠(小结):“小朋友,你们有的已经会自己穿脱衣服了,他们真棒;有的会自己脱衣服了,他们也很棒;还有几个小朋友虽然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可是他们会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所以他们也很棒哦!”三、请幼儿讲述自己还会做的事情。悠悠:“小朋友,刚才我让你们做的事情大家都做得很棒,现在,我要请大家再来说说你还会自己做什么事情?”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四、结束。悠悠:“小朋友们真棒!已经会自己做那么多事情了。请大家回家后再多练习做别的不会的事情,只有自己多练习,才会做更多更多的事情呢。”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都是我们有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本图书所要传达的重要内容。活动一以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我尝试以该书为原型,将简短的文字进行拓展、整合,创设了比原来的语言材料更为广阔、更富内涵、更有情趣的生活化“语言情境”,让孩子在活动中熟悉生活情境、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用恰当的语言再现生活,并且让教材更具立体感,让孩子的学习活动更丰富,收获更丰满。在活动二中,孩子和我在亲切自然的语言情境中,快乐地玩着“抛接球”的游戏。我以孩子熟悉喜欢的拟人化形象展开,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丰富的语言学习情境。我让孩子跳起来“接球”。我一直在想,在我们第二次把球回抛给孩子的时候,能否悄悄地抛高一些,让孩子跳起来接球呢?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地作了些尝试:在肯定孩子原有的能力基础上,由自己穿鞋子到自己穿裤子,再到自己穿衣服,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在此基础上,我不仅让孩子在动手能力上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还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做的事情。此外,我在肯定孩子成功的事情上,采用了教育家周虹先生提出的“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每次成功都不厌其烦的给与肯定和赞扬,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同时也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创造。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