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 (2).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1451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 . 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 . 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 . 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 . 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 . 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D .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需垫石棉网3. (2分)某溶液由氯化钾溶液、稀盐酸、稀硫酸、和氯化铜中一一种若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肯定含有HClB . 肯定有H2SO4C . CuCl2不能确定D . 肯定没有KCl4. (2分)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 A . 明矾B . 活性炭C . 肥皂水D . 石灰水5. (2分)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 2HB . 2H+C . H2OD . 2H26. (2分)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水制取氢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气B . 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C .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D . 我国水资源丰富,可以任意使用8. (2分)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B . 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C . 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D . 清除污垢常涉及三种原理: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干洗剂)、化学反应(如酸液除锈)9. (2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生石灰、天然气B . 金刚石、高锰酸钾、石油C . 液态氧、碘酒、生理盐水D . 甲烷、盐酸、酒精10. (2分)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 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C .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 .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11. (2分)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12.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aCO3(CaO)无高温BCO2(CO)O2点燃CCuO(铜粉)足量氧气灼烧DKCl(KClO3)二氧化锰加热A . AB . BC . CD . D13. (2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 .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 . b物质可能是单质D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待测”为3g二、 简答题 (共3题;共28分)14. (9分)今天是2017年5月2日,距中考时间还有53天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尤为重要,但比中考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营养配餐很重要,摄入营养素要均衡,比倒要适当下面是张南同学的早餐配餐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及填写下列空白 (1)从如图中的早餐配餐看出张南同学早餐的配餐缺少的营养素主要是_(除水外)其中蔬莱中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的作用是:“调节_、_、维持身体健康” (2)豆浆中含有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填名称元素,这种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的_中,幼儿缺乏这种元素会患_和发育不良; (3)绿色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耍一些肥料,要使绿色蔬菜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该施加一定量的_肥(填化肥的种类),这种化肥还能提高植物_的作用 (4)化学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合理,由于化肥中常含有一些_、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 15. (9分)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_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填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 (2)B微粒的质子数为_,B是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 (3)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4)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2):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上述变化I、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16. (10分)某保健品的部分标签内容如图所示:(1)根据所给信息可知该保健品主要功效中起主要作用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2)食用方法中嚼食的目的是_。 (3)某课外小组利用实验,探究该保健品中是否可能含有碳酸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报告实验室提供实验仪器如下:【猜想】该药品中含有碳酸钙【设计实验】序号实验主要步骤及部分现象选择药品:该保健品粉末、稀盐酸和_;选择仪器(填序号):_。连接仪器,_(填实验步骤),装药品。实验开始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收集产生的气体。验满:证明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检验:检验收集到的这瓶气体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结论】根据标签和实验,可初步推断,该药片中可能含有碳酸钙。(4)【反思与拓展】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剩余药品进行了固、液分离,并检验了倒入废液缸中的废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废液中不含稀盐酸(简述实验方法和现象)。_。 三、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17. (6分)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D装置直接收集气体,则氧气应从D装置的_口(填“g”或“h”)通入 (2)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选填下列说法的序号) A . 可以随时加液B .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C .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4)若用D装置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_(填字母编号)通入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8. (10分)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68.0g,加入二氧化锰2.0g,待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逸出时,称得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8.4g。计算: (1)反应完全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19. (4分)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填字母) (2)我国古代“湿法冶金”就是利用了C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3)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写出该实验所需药品的名称_(4)某金属R的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10g与73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R的化合物已知金属R的化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则该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 (8分)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资料1:NaHCO3+NaOH=Na2CO3+H2O资料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温度/0152030405060碳酸氢钠溶解度/g6.98.729.611.112.714.4516.4碳酸钠溶解度/g7.713.2521.839.748.847.346.4学校实验小组验证反应原理,在室温为15时,同学们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2所示(1)图1所示实验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其原因是_; (2)通过图象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象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加入试剂实验现象初步实验结论加入_有白色沉淀有_物质滴入_(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简答题 (共3题;共28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6-1、16-2、16-3、16-4、三、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17-1、17-2、17-3、17-4、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8-1、18-2、五、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19-1、19-2、19-3、19-4、20-1、20-2、20-3、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