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钢笔字》PPT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851196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6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写钢笔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学写钢笔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学写钢笔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 学生学写钢笔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 用力大 写得重 划破本子 2 写错不易擦 拉拉抹抹 3 字体过大或过小 4 钢笔粗细不合适 双姿不正确 5 没有养成正确使用 保管钢笔的习惯 6 追求速度 没有质量 7 笔画缺乏应有的形态 没有美感 2 二 写字教学的要求和学段训练重点 1 中小学写字教学总要求 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 学习写毛笔字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 并有一定的速度 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通过写字教学 使学生初知书法 欣赏书法 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3 二 写字教学的要求和学段训练重点 2 第二学段写字教学要求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 端正 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三年级 姿势正确 字体规范 端正 四年级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4 三 写字教学应加强指导的具体内容 5 一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书写工具 粗细适中 长短适宜 轻重适当 笔头不宜过细或过粗 墨水以蓝黑或纯蓝墨水为宜 6 二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保管书写工具 一是使用后及时盖上笔帽 二是坚持每月清洗钢笔一次 三是运用正确的握笔姿势 7 三 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坐姿 头正 肩平 身正 臂开 足安 8 四 抓好转折点 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 手指离笔尖大约3厘米 大拇指与食指指头在上面紧紧捏住笔杆 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 笔杆上端斜靠在手掌虎口出处 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9 五 严格要求 认真指导 持之以恒进行训练 每一课有重点指导的生字 每一次有重点指导的笔画 作业布置坚持一个 少 保证一个 好 10 六 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练字热情 自我评价 回头看 小组评价 悟写法 教师评价 促发展 多种形式 促提高 11 七 笔画指导 书写运笔三步骤 下笔 行笔 收笔 12 横 要写平稳 不是水平书写 而是看着平稳 长横 下笔稍重 行笔向右较轻 收笔略向右按 呈左低右高 向下俯势的形态 13 短横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行 写到长横一半停笔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14 竖 要写垂直 竖不直 字不正 垂露竖 下笔稍重 行笔垂直向下轻 收笔稍重 15 悬针竖 写法同垂露竖 收笔由重到轻 出锋收笔 16 短竖 写法同垂露竖 只是笔画较短 要写得短粗有力 17 撇 很有装饰性 要写得自然舒展 斜撇 下笔稍重 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收笔出尖 18 竖撇 下笔稍重 由重到轻向下行笔 到三分之二处 向左下撇出 收笔出尖 19 短撇 写法同斜撇 只是笔画较短 20 捺 注意粗细分明 斜捺 下笔较轻 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 至捺脚处重按笔 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 收笔出尖 21 平捺 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右下 略平一些 方向行笔 22 点 如同人的眼睛 体现精神 要有行笔过程 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右点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稍按后即收笔 23 左点 同右点 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 收笔时要顿笔 24 竖点 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 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 形态比较直 25 提 下笔较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收笔要出尖 26 钩 起钩处 出尖收笔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 竖钩 钩的尖角约为45度 27 钩 起钩处 出尖收笔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 弧弯钩 下笔稍轻 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 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 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戈钩 下笔稍重 向右下弧直行笔 到起钩处向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 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 大直 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28 钩 起钩处 出尖收笔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 卧钩 下笔稍轻 先向有下 笔画由轻到重 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 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 钩要出尖 但不宜过大 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 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 注意钩不宜太大 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29 折 折处要顿笔 不能写成 尖角 也不能顿笔过大 形成 两个角 竖折 下笔写竖 顿笔后向右写横 收笔较重 30 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 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 竖要直 折要一笔写成 31 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 横 竖 撇的起笔较重 点 捺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 稍重 稍慢 提和钩 开始要略顿笔 稍重 尔后逐渐转为轻快 收笔出尖 撇 捺都出尖 所有笔画一笔写成 不能重描 32 八 间架结构的指导 讲究平衡对称和不对称的平衡 33 独体字 1 重心平稳2 横平竖直3 突出主笔4 斜正相宜5 疏密匀称6 大小适当 34 合体字 要安排好笔画之间的关系 还要注意各部分间的搭配比例 35 左右相等 各占一半 间隔不能太大 左窄右宽 偏旁狭窄 主体宜宽 36 左宽右窄 左边宽敞 右边狭窄 左大右小 左边要高 右边要低 37 左小右大 右边伸展 左边收缩向上靠 左中右相等 每部分要写得狭窄 紧密 38 左中右不等 以中间部分为主的字 中部应当大些 以左右部分为主的字 中部应小一些 39 上宽下窄 上部占主要的 上部要宽 上下相等 40 上中下相等 每部分扁一些 中间部分注意收缩 上扁下大 上部分形体较扁 下部分字体较丰满 41 品字形结构 下部分左右相等 上部分要对准中心线 上中下不等 注意观察 42 半包围 左上包左下包右上包 上包下下包上 43 九 注意疏密参差的变化 1 笔画少 丰满疏朗 笔画多 紧密匀实 2 形态瘦 长一些 但不能过瘦 3 形态矮 肥一些 但不能臃肿 4 字形紧密 错综复杂的字 安排适当 穿插有序 不要拥挤杂乱 5 在一个字中某种笔画多时 有变化 避免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