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文言文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1173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文言文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文言文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文言文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秋水1、本文作者_,战国时哲学家,_家代表人物。(1分)2、补上文中空白的句子。(1分) _,_。3、解释加点的字(2分)秋水时至( ) 不辩牛马( ) 以为莫己若()始吾弗信(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译文:_。(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_。5、写出从本文蜕化出来的的三个成语: , , (3分)6、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答:_二、愚公移山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1)虽我之死 ) (2)一厝朔东 ( )(3)面山而居( ) (4)聚室而谋( )(5)投诸渤海之尾() (5)始一反焉( )(6)年且九十( ) (7)寒暑易节( )(8)杂然相许( ) (9)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杂然相许: 如太行、王屋何: 甚矣,汝之不惠: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A河曲智叟亡以应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战?4智叟与愚公之妻都反对移山,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观点和态度是什么?你对两人观点和态度作怎样的评价。(5分) 5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并说说理由。中国古代很多民间传说或故事都有神的参与,请举一个例子并简述故事。(3分) 6.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7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 。(2分)2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三、扁鹊见蔡桓公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望桓侯而还走 还: (2)使人索扁鹊 索: (3)立有间 间: (4)不治将益深 益:(5)使人索扁鹊 索: (6)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7)司命之所属 属:2、指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释义(3分)(1)_通_, 义为( ) (2) _通_,义为( )(3)_通_,义为( )3.用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翻译:(4)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4、从全文看,桓侯的固执己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5、桓侯重病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_(3分) 四、阅读捕蛇者说1、给下列字注音。(4分)(1)孰 (2)敛 (3)俟 (4)夫 2解释下列短语。(2分)以尽吾齿 日蹙: 观人风者 执而鞭之 家给人足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行道所见,聊取之耳。苛政猛于虎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5、作者听了蒋氏的话后更加悲伤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 6、作者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 7、作者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什么?。(2分)答: 8、捕蛇者说最后一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答: 9、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什么?。(4分)答: 参考答案:一、秋水1、庄子 道2、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3、 按时 分辨 比得上 不 4、(1)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2) 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5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6、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二、移山4、相同:都认为没有办法来安置挖下来的土石;不同点:愚妻是提出疑问,带有关心/智叟是责难和讥笑,是轻视愚公,讥笑愚公短视。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可得分,(文言文作品中人物描写及观点类考查题)5、天神相助不损害愚公形象,而且使愚公形象更加丰富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精神感动了天帝,才能这样的结果。这样结尾借助神助实现愚公的抱负,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宝莲灯、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都有神的参与;叙述故事能说清人物、事件的过程即可。(文言文写作技法的考查)7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8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三、扁鹊见蔡桓公2、”通“旋”, 义为(掉转 、回头)(2)“汤”通“烫”,义为(用热水焐 )(3)“齐”通“剂”义为( 一种汤药 )4、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5、讳疾忌医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和帮助。或“要防微杜渐,不要刚愎自用(讳疾忌医)。”只要紧扣文章的意义就行。四、捕蛇者说 :17、来过完我的岁月 一天天窘迫考察民风的人 抓起来用鞭子打了一顿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2分。答对两个得1分)18、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4分。每句2分)点2分,意对即可)17、(1)余:我 (2)于:比 (3)尝:曾经 (4)是:这句话(5)以:从 (6)(6)信:真实可信 (7)孰:谁 (8)为:写作18、(1)孰Sh (2)敛lin (3)俟S (4)夫f19、(1)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2)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20、苛政猛于虎也。2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2、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露当时统治者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比毒蛇还毒的黑暗现实。23、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24、不可能找到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只要说得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5、12.(1)回转,转身(2)寻找 每个1分。13.(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为”“是以”“请”漏译一个扣1分。5.(5分)(1)一会儿 (2)更加(3)寻找(4)特意、物地 (5)管辖6. (3分本字和意义各0.5分)(1) 7、(4分,每句2分)(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或“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2)(病)在骨髓,是司命之神管辖的地方,医生(医药)是没有办法治好的8.(3分成语1分,寓意2分) 14.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参考答案:17. (2分)即使 通“措”,放置。 18. (2分) D 19. (2分)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20. (2分)能结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