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1000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II )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17随州)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刻舟求剑B . 水滴石穿C . 投鞭断流D . 钻木取火2. (2分)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研制新药物 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A . B . C . D . 3. (2分)水是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B .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 . 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D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4. (2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图中“?”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6A . B . C . D . 5. (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 .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 . 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6. (2分)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 .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 . 4g氢气和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D .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7.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 2NH4+:二个铵根离子B .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C . Mg2+:一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D . 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8. (2分)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 氮气B . 二氧化硫C . 一氧化碳D . 可吸入颗粒物9. (2分)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0. (2分)(2016应城市一模)某同学根据一定的理由,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对各组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物质H2;CO;CO2Zn;Fe;AgHCl;H2SO4;HNO3H2O;H2O2;KMnO4A . 甲组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B . 乙组物质都能和稀盐酸反应C . 丙组物质的溶液都具有酸性D . 丁组物质受热都发生分解反应11. (2分)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 . 观察气体颜色B . 插入燃着的木条C . 闻气体的气味D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2. (2分)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A . 氧化镁mgOB . 氯化铝alCl3C . 五氧化二磷P2O5D . 一氧化碳CO13. (2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则X的化学式为( )A . K2OB . KOHC . KD . KH14. (2分)玻璃工艺品如今做的越来越精美,如图是一块雕刻了精美图案的玻璃,小铭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玻璃雕刻过程中用到的是氢氟酸,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 SiF4中Si元素显+4价C . SiO2属于金属氧化物D . 该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15. (2分)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 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 .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D . 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16. (2分)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 向盐酸中不断加水B . 向金属锌中加盐酸C . 向Na2CO3溶液中加CaCl2D . 氧气在水中溶解度17. (2分)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要把短轨焊接成长轨,常用如下反应 XAl + Fe2O3 XFe + Al2O3 焊接铁轨,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 为3B . Al2O3 属于氧化物C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 .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18. (2分)下列标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2m=aB . 3a=nC . 3m=4nD . 2b=mn20. (2分)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 )A . C4H12S2B . C2H6SC . C2H6O2SD . C2H6二、 填空题 (共6题;共40分)21. (4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_)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_,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_,铜制镜框使用时问过长会生成铜绿_铜绿中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显l价22. (12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回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四的气体_(填化学式)水通电负极得到的气体_(填化学式)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填化学式)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已经成为现实,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排放的大量气体_(填化学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_铁锈蚀好像有百害无一利,但有人善于逆向思维,利用铁生锈能吸收空气中_和_(填化学式)并放热,发明了暖宝宝、食品脱氧干燥剂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俗称“摇摇冰”)这种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2)由质子数为1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_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_(填字母)A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CH2:2个氢原子D.2Mg:2个镁分子23. (8分)蛋白质中一定含有_、_、_和_元素,动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_、_等;植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_、_等,因此我们的饮食尽量要丰富,不要单一。24. (4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为减少污染、提高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图为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丙酮(C3H6O)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它易燃、易挥发,请写出丙酮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3)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若生成物只有一种,就符合“绿色化学”的“零排放”则这样的生成物可能是 (填字母) A . 甲醇(CH4O)B . 甲酸(CH2O2)C . 乙醛(C2H4O)25. (5分)(2014贺州)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趋枯竭,农村新建沼气池可以部分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近几年来,有些人在贺江非法挖沙,河床被破坏,河水浑浊,部分人还往江边倒垃圾,造成贺江水严重污染,结合你学过的知识,提出保护贺江水的两点建议:a_、b_;经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后,贺江水质已经有所好转,要想知道贺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检验,生活中的硬水经过_后可以转化为软水 26. (7分)实验与探究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1)写出如图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 _。 (2)用A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_。 (3)B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_。 (4)制取氧气有如下实验步骤: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5)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得到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图中最适合的制取装置是_。 (6)装置F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关于该装置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瓶内装满空气,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B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C瓶内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27. (5分)(2017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选填序号) 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28. (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896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 发表题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影响的论文,首次针对大气中CO2浓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进行量化1909年“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一词开始成为人类研究大气系统的专业术语大气层中存在微量的H2O,CO2 , O3、CH4、N2O,CO等气体,这些气体能够让太阳辐射的热量透过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温,又能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辐射热量,从而保持地表面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随着地球的演化,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由23上升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适宜生存的15,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38左右,可以说有了温室效应才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大气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被破坏,使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增加了32%;很多工业生产又给大气增添了新的温室气体CFC8、HFC8、SF6等一些报道中指出CO2的增加是上世纪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CO2的占比约为55%,以下是100多年间CO2变化与气温变化的曲线图(如图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发表的论文题目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二氧化碳与碳酸的关系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常见的温室气体有CO2、_(再举例2种) (3)SF6中“F”的化合价为1,计算“S”的化合价为_ (4)以下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 . 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B . “温室效应”给人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成带来危机没有好处C . “温室效应”是大气层中原有气体成分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D . 工业上改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5)某同学看了以上两幅曲线图认为大气温度上升不仅仅是CO2增加的原因,他这样说的理由是_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7分)29. (10分)取6.8g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硫酸100g,实验结束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6.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0. (7分)(2011淮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是同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它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 机物,如甲烷(CH4)、乙烯(C2H4)等试计算: (1)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 (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CO2转化为C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 C2H4+4H2O,若用24g H2转化CO2 , 则理论上能生成C2H4多少克(列式计算)?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40分)21-1、22-1、22-2、23-1、24-1、24-2、24-3、25-1、25-2、26-1、26-2、26-3、26-4、26-5、26-6、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7分)29-1、29-2、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