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案6(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50602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案6(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案6(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案6(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高中地理学案: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常见天气系统的种类、特征及其产生的天气变化。二、预习内容五、常见的天气系统1. 气团(1)概念:气团是指_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_的大团_。(2)分类:根据气团温度与其_的对比,可将其团分为_气团和_气团。(3)范围: 气团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垂直厚度由几千米到十几千米。(4)影响:在同一气团(性质均一)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内,天气特点大体相同即天气单调少变。冷气团控制的地区形成_天气;暖气团控制的地区形成_天气。2. 锋面系统(1)概念:冷气团与暖气团的_叫做锋面;锋面与_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实际上它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宽几十千米,锋面影响的范围与气团相当,可达数百千米达数千千米。因为锋面附近是冷暖气团接触的地带,所以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异明显,大气很不稳定,暖湿的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2)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将锋面分为冷锋、暖锋、静止锋类型。自学课文完成下表:不同锋面系统的比较表类型冷锋暖锋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形成静止锋天气特点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暖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寒冷过境时一般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云层增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实 例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暴雨等春夏锋面雨带移动江淮地区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等3.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是针对气压分布而言的,其气流运动表现形式是气旋和反气旋。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由此可知,不论是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只要气流上升,大气就不稳定,就会出现云雨天气。阅读课本第46页课文和图2-2-19,完成下表:气旋与反气旋比较表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运动方向北逆、南顺 辐合北顺、南逆 辐散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现象阴雨晴朗典例台风伏旱、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二、学习过程一、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1、学习课本P46注解,了解气团概念。2、阅读教材P45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6,探讨: 冷气团、暖气团温度、湿度、气压、密度有何差异? 冷气团、暖气团相遇产生的交界面向哪一侧倾斜?为什么?锋面附近可能会出现什么天气现象?锋面一定能带来将水吗?分析雨区的位置?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空气相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空气或暖空气控制的一侧?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这一角度来分析?归纳:由于锋面两侧气温、 、湿度相差很大,因而大气很不稳定, 气团沿着锋面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因而锋面附近可能有云、雨、 天气。3阅读教材P45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图2217与图2218,探讨: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将锋面分为 、 、 。何谓冷锋?何谓暖锋?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辨认冷暖锋符号,指出各符号的移动方向及降水区域在什么方向? 它们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若某一锋面在某地区停留的时间过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产生什么后果?举例?情景识别:“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各是什么锋面造成的结果。归纳:二、气旋与反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阅读教材P46内容,结合图2219,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地面气压分布状况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气压分布状况不同的结果是什么?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因素有哪些? ( 力、 力等)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如何?分别画出实际风向,分析南北半球的低压区和高压区气流状况。归纳: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为 ,高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为 。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中空气的垂直运动特征如何?对天气产生怎样影响?比较总结: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运动方向北逆、南顺 辐合北顺、南逆 辐散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现象阴雨晴朗典例台风伏旱、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气旋中心气流,常形成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常形成天气锋面系统类型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 引申:天气系统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地面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 。它将引起各种更为复杂的天气变化。(见课本P48图224),学生分析后,对照教材内容理解。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产生连续性降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天气由阴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下降2某日,厦门受台风影响,吹偏北风,此时台风中心位于它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3我国沙尘暴天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冷锋的影响 B暖锋的影响 C准静止锋的影响 D台风的影响4读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进退时间图,回答下列问题。(1)6月下旬雨带平均位置在 流域,这时当地降雨被称作 。(2)7月份雨带位置北移到黄河流域及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正是降水较少的天气。(3)在下图中画出雨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的锋面示意图,并画出锋面南北两侧气流的运动方向。SN雨区位置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是 ( )气压 日期气压 日期气压 日期气压 日期A B C D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2.在向上抽出隔被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3.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4.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A. B. C. D.5.受北半球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C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D夏季华北地区的暴雨6、2007年3月4日,辽宁等北方省区普降暴雪,有些地区积雪近2米。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图中的 ( ) A B C D7读“北半球某地气旋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Pl、P2、P3三条等值线的数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2)甲锋面属 锋。(3)该天气系统中心盛行 气流。(4)A、B两点的风向:A点 风,B点 风。(5)A、B、C、D、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 能产生降水的是 。(6)未来一段时间,A地的天气将如何变化?从这点看,降水主要由 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成,降水一般降在 气团一侧,就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参考答案:预习学案:1、(1)气压 单一 气体 (2)、当地气团 冷 暖 (4)、晴朗 晴朗 2、(1)交界面 地面 (2)略3、略课后练习与提高1.B 2.D 3.B 4.A 5.B 6.B7、 (1) Pl、P2、P3 (2)冷 (3)上升(4)西南 西北 (5)A CD(6)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