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0068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 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40-41整数.41-44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45-47常见的量48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49-50估算51-52计算与应用53-57运算律58-59代数初步用字母表示数59-60方程61-62正比例、反比例63-65探索规律66-67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68线与角6970平面图形70-71立体图形71-73图形与测量74-77图形与变化78-79图形与位置80-82统计与概率统计83-86可能性87-88解决问题的策略89-90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内容教育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础知识。2.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投影出示一组数: 90%、7、8、2.35 让同学们分类填数: 1、 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正整数 整数 零 自然数数 负整数 分数(小数) 2、还可以用下面的点表示所学过的数。 出示课件让学生填一填课件中的数轴。 然后把上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3、举例说明自然数、零、分数、正数、负数 课本41页 看一看,说一说。 4、数学万花筒 课本41页 数的扩充 让学生读一读 5、复习倍数和因数 6、复习偶数和奇数 7、复习质数和合数 8、总结 9、作业 见课件幻灯片整数教学内容: 教材41-44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2、 能正确的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能对因数、倍数、质数、 合数进行系统整理。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数的读、写改写等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独立进行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系统整理。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 回顾与交流1、 数的改写(1)、把亿、万的数改写成以亿、万作单位的数。打开课本41页完成第一页(2)、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然后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数位顺序表。(3)、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4)、复习分数单位 2、在小学阶段你在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对0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表示“起点”0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分界” 3、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过哪些内容?请你们整理一下。 练一练 : 6和8是( )的因数,24是( )和( )的倍数。2、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想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二、 巩固与应用1、 课堂练习 课本43页第1、2、3题,让学生独立成。2、 课堂作业 课本44页第4、5、6、题三、 总结: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教学内容 教材45-47页教学目标1、 能结合集体情景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认识百分数、掌 握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转化。2、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转化难点教学难点 建立相互转化的思想,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课题二、 回顾与交流1、剪一张长方形纸条,以它的长度为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1)、测量自己的桌子的长、宽(2)、测量黑板的长、宽提问:不够一个纸条长了,怎么办?(可以用分数表示)1、 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小组讨论2、 结合具体实例说说。(1)、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2)、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3)、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4、填一填。 (把课本446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好)三、巩固与练习教材46-47页第1、2、3题四、总结今天你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五、课堂作业教材47页第4、5、6、7题常见的量教学内容P48教学目标1、 认识各单种单位、并了解同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2、培养学生对于同种单位间正确换算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单位之间正确换算。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让学生体验常见的量及单位的实际意义。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 回顾与交流请阅读课本48页开头的那段话。二、讨论并举例说明。1、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量?那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2、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那就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 、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说。1、我们学过的哪些常见的量?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 1、 它们相邻之间的两个单位的进率是怎样的?2、 怎样才能很快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小组讨论二、 巩固与应用课本48页第3、4、题三、课堂作业课本48页第1、2题三、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运算的意义教学内容 课本49-50页教学目标1、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教学难点感受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 1、 出示课件 庆祝“六一”图 看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们需要什么算? 讨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2、说说加、减、乘、除在生活中的应用3、思考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4、举例说明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乘法、除法呢 5、整理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 巩固与应用 课本50页第1题三、总结四、作业课本50页第2、3、4题估算教学内容课本51-52页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 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难点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六年级大约有多少学生?二、 回顾与交流1、 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请总结一下。班别六(10)班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六(6)班人数/人4543424846472、 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同学看电影。信息希望电影院能容纳300人。东方电影院能容纳235人。问题(1)、估一估应该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2)、估一估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并与同学交流估算的方法。三、巩固与应用1、课堂练习 课本51页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集体订正。2、课堂作业课本52页第3、4、5题四、课外延伸课本52页 数学万花筒 让同学们读一读五、总结 今天复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与应用教学内容教材53-57页教学目标1、 能结合显示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灵活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假单的计算。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课件出示练习题(7.5+2.5)0.25 5.418+12 2.251.8+1.250.8 710184 2 1(+)36 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1、 回顾与交流1、 让学生动手算一算上面的算式。2、 让学生把做错的题型说说师生共同讨论。3、 课件出示: 35+416 51.7-34.8 1258 1.252.4 710-182 + 46812 学生先做,再共同讨论结果,把易错的题目重点讲解。3、 小结4、 作业 (405018+72900)45 + 1+(0.2)运算律教学内容:教材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运算定律,理解并巩固这些 运算定律。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四则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重难点: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及性质进行计算。 理解运算定律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教前准备: 自制课件教 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课题 板书课题二.回顾与交流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出来,并举例说明。(1). 加法交换律 ab = ba 加法结合律 ( ab)c = a(bc) (2). 减法的性质 abc = a(bc)(3). 乘法交换律 ab = bc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ab)c = acbc(4). 除法的性质 abc = a(bc) (5). 商不变的性质 ab = (ac) (bc)2. 用多种方法举例验证这些运算定律(1).举例 请看书58页的三个图片。(23)4=2(34)45 = 544(53)= 4543(2).列举一些算式,请学生回答是应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及性质。(3).列举一些算式,让学生直接写出第一步运用简便运算的算式,不用计算结果。3.运算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52.38 5.8 + 4.2 x(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8.357.132.87 8 4 12.5 0.25 4875%28 ()24(3) .怎样简便怎样算。 101 27 540 125 8 4. 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整数运算律对于小数、分数同样适用,这就是数学知识在应用中的相同性。只用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细心审题,巧妙地、恰当地选择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1. 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多少钱?香蕉每箱74元苹果每箱26元 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2. 我们新圩中心小学有一幢3层的教学楼,每层有9间教室,假如每间教室可以坐78名学生,教学楼可以坐下多少名学生? 四.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五. 作业教材第59页巩固与应用的第1题。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59-60页教学目标1、 能用字母表示数,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能表达一般规律,增 强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2、提高学生的理解、想象、概括等能力。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难点 增强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 回顾信息,引入课题。出示第59页第1题信息图。(1) 摆扣子。第 n 个图案共有几个扣子?(2) 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能利用这个式子表示?二、 回顾与交流。1. 说说用字母表示有什么优越性? 小结:用字母表示能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2. 复习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要注意的问题:(1) 在乘法里,乘号可以省略。(2) 数字与字母相乘时,简化成数字在最前面。(3) 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3. 练习。三.作业。 第60页 1、2、3、4、题。四.总结。方程教学内容教材61-62页教学目标1、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回用等式 的性质解方程。2、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正确写出简单方程的等量关系式。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 师问:你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指名板演)2、 回顾与交流: 1、关于方程,说一说你都知道什么?(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 2、全班汇总:(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设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经验,写答案 3、完成教材第61页“回顾与交流”1、2题。3、 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61页“巩固与应用”1、2题。4、 全课总结:今天你复习了什么知识?5、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62页3、4、5、6题。正比例 反比例教学内容教材63-65页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能绘制成正比例、 反比例关系的图像。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含义并应用。教学难点 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1、 引入 生活中有那些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小组同学互相举一说。二、回顾与交流 课件出示P63的第二题1、 有哪两个变量,它们成什么关系?(正比例关系)2、 描点,画线。3、 如何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A、 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B、 判断这两种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比值一定成正比例,积一定成反比例。4、 字母表示 成正比例 = k (一定) 成反比例:xy=k(一定)3、 练一练:P64的1、3题。4、 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作业;P64的第3题。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66-67页教学目标1、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以及实际生活中蕴含的律。2、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规律加深对数与图形的理解。教学难点 体会函数的思想,加深对数与图形的理解。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引入。出示: 1.根据规律填空。 13 11 9 ( ) ( ) ( ) 2.接着画下去。 二、回顾与交流。 1.6个点可以连几条线段?8个点呢? 2.质疑:有什么好方法找到答案? 学生动手画一画,连一连。 3.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怎样找到规律? 方法:用列表法。 汇报交流。 总结规律: n个点可连线段总条数: 1+2+3+4+5+(n-1)三、 连习: 第67页 第2题。四、 作业:第66-67页 1、3、4题。 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68页教学目标1、 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的体会,体会“点、线、面、 体”之间的关系。2、培养观察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教学重点 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形成知识网络。教学难点 用网络图表示出各种图形见的关系。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忆,形成网络 出示多媒体课件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平面图形有哪些? 三角形按边分包括哪些三角形?按角分呢? 四边形包括哪些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有哪些? 二、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 四、作业 见课件练习题 线与角教学内容教材69-70页教学目标1、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并能区 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认识角,画出指定度数的角。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回区分直线、线段、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教学难点 清晰理解“线与角”这些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1、 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师问: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几种线?认识哪些角?(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线与角”。(板书课题:线与角)二、回顾与交流: 1、复习直线、线段和射线。 2、角的整理与分析。 3、垂线与平行线的整理与复习。 4、完成教材第69页“回顾与交流”1、2、3、4题。三、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69页“巩固与应用”1、2题。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70页3、4题。平面图形教学内容 课本70-71页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分类。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 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以及能力提升的 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归纳,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怎样分类?1、 回顾与交流1、 复习三角形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2、 复习四边形 长方形物、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3、 复习圆形 画一个圆,标出半径、直径、圆心,说一说圆有什么特点? 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3、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在书中填)P70的1、2、4、5题作业:P71的第3题图形与测量教学内容教材74页教学目标1、 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的计量单位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 整理复习。2、巩固图形计量单位的进率及相关的换算关系。教学重点 归纳周长、面积、体积相关的单位,并会应用。教学难点 各种计量单位的灵活应用。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复习内容 出示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提问:工人需要知道每箱有关图形测量的数据?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说。二、回顾与交流1、图形的计量单位有哪些? (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2)、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么样的?三、结合实例,说一说你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单位的认知。 见课本74页 第2题四、 课堂练习 课本74第3题 让学生填一填5、 借助实例说说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 1、1d、1c.1升、1毫升分别有多大?六、复习巩固计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七、巩固与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76页第15题八、总结九、作业 课本77页69题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71-73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 认识。2、 增强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引入课题。 一、回顾与交流。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各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2).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征?1. 复习表面积计算。(1) 表面积的含义。(2) 圆柱的侧面积。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系?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归纳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练习: 第72页 1、2、3题 四、作业: 第73页4、5、6题。五、总结。 图形与测量教学内容教材74-77页教学目标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的计量单位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2、掌握图形计量单位的进率及相关的换算关系。教学重点归纳周长、面积体积相对应的单位,并会应用。教学难点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灵活应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复习内容 出示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提问:工人需要知道每箱有关图形测量的数据?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说。二、回顾与交流1、图形的计量单位有哪些? (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2)、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么样的? 三、结合实例,说一说你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单位的认知。 见课本74页 第2题四、 课堂练习 课本74第3题 让学生填一填5、 借助实例说说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1、1d、 1c.1升、1毫升分别有多大?六、复习巩固计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七、巩固与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76页第15题八、总结九、作业 课本77页69题图形与变换教学内容教材78-79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知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与难点:1、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2、 按要求动手画出图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图片欣赏(课件出示),揭示课题。2、 回顾与交流: 1、在操作中体验轴对称和图形的平移、旋转的特点。 2、反馈汇报。 3、完成教材第78页“回顾与交流”1、2题。3、 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78-79页“巩固与应用”1、3、4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五、作业布置:教材第78-79页“巩固与应用”2、5、6题。板书设计: 平移的方向 旋转中心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旋转 旋转的角度 平移的距离 旋转方向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教材80-82页教学目标1、 能辨别认方向,确定位置,看懂和描述线路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2、 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教学重点辨认方向,确定位置。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或方向和距离表示。)2、 回顾与交流课件出示P80的主题图问;根据给出的信息,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大本营相对大鸣山的位置吗?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解决。)1、 用位置和距离表示2、 用数对表示3、 课件出示结果3、 练习 P80的第1题、P81的3、4题。4、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5、 作业 P81的第2题。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教材83-86页教学目标1、 加深对统计的认识,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2、 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题。二、回顾与交流。1. 畅谈学生情况。2. 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学生情况统计表。(1) 收集哪些数据?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2) 开展调查,记录数据。(3) 分析上面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出示第83页第4题。4. 收集数据。5. 记录统计调查表。6. 说说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二. 练习: 第84页三. 作业。 第85页 3.4.5题。四. 总结。 可能性教学内容教学87-88页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 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3、 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进行分析,做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难点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3个人看电视的情境图 表哥说:我想克足球比赛。 表弟说:我想看动画片。 表妹说:我想看电视剧。 教师:3人只有一台电视,都想看自己喜欢的电视,怎么办?谁能想出一个都能接受 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克什么节目。2、 揭示课题二、回顾与交流1、课件出示教材87页四幅图图1 在一个箱子里装着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任意摸出1个球。 摸出球的可能性是什么?图2 抛图钉,图钉落地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图3 出示一个转盘,转动后指针停止后.图4 猜一猜,明天是雨天还是.让学生合作交流(1) 说说上面每种情况所有可能的结果。(2) 图1中,摸出每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 图3中,线使转盘转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可以如何修改转盘?2、 小结3、 巩固与练习教材87页第一题4、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5、 课堂作业6、 教材88页2、3、4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教材89-90页教学目标:1、 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 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重点与难点:1、 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2、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归纳整理: 1、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恰当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小组交流汇报) 2、板书: 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猜想与尝试 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二、再现使用这些策略的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89-90页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回顾与理解,并解决有关问题。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四、作业布置:(课件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