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9924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08.12.13注意事项: 命题人 张士先 审核人 岳良中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3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7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未遂 / 半身不遂 谙熟三聚氰胺 应该应接不暇 B着落 / 着手成春 边陲/ 椎心泣血 契合/ 锲而不舍 C手腕 / 顺蔓摸瓜 沮丧/ 含英咀华 押解浑身解数 D绯闻蜚短流长 贬低针砭时弊 腼腆/ 舐犊情深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审视当代文坛的萎顿,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B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学生,就应该做到在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上。C经过曼联长期的精心打造,董方卓的脚下技术、控球能力、速度体力、长途奔袭以及冲击力在国家队前峰中无出其右。D一些中小学生作业上生硬潦草的字迹,一些考生在考场上提笔忘字的教训,甚至一些职业文字工作者在文章里出现的连篇累牍的错别字这都让人们越来越感到汉字书写传承中的隐隐危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综合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加大试题覆盖面。B“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C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注重实效,不盲目攀比;要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D目前短信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4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组排比句。(3分) 成功不是现成的图纸和大厦,而是一张白纸、一块砖头,需要你去描绘和建造。成功是一片荒地,而不是碧绿的菜畦,需要你去开垦它。答: 5下面是“周有光先生百龄华诞”时周有光先生的感谢辞中的一段话,从中你能获取哪三个方面的主要信息?(6分) “我的孙女在小学时对我说: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语文半路出家, 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我说,一点不错,我就是这么一回事!”获取的主要信息:_ _ ; _ _; _ _。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河南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六)【注】太祖:曹操。 从妹:堂妹。 枣祗zh:陈留太守。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胜:战胜,超过B明府若能唱之唱:倡导C若权行河南尹事 行:代理D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典:掌管、负责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众不知所从若属皆且为所虏B太祖以峻功高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起于枣诋而成于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太祖流涕者久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峻在东汉末年军阀纷争的局面中,说服中牟县令杨原首先起事讨伐董卓,后来他又带人跟随曹操,应该说是一个有胆有谋的俊杰。B任峻很得曹操信任,担任典农中郎将时,向曹操建议在许下用屯田制来筹集军粮,于是得谷百万斛,使仓廪皆满,对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C官渡之战中,为把粮食运到前线,任峻让一千辆马车组成一队,分十路并进,组成双层军阵来环绕保卫运粮车队,这样一来,敌人就不敢接近运粮的队伍。D任峻为人宽厚有度量,又通晓事理,每有上陈的建议,曹操很赞成。建安九年去世,太祖都为他流泪了好久。9请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9分)(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3分)译文: (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3分)译文: (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3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注】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4分) 答: 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杜牧阿房宫赋)(2)其间旦暮闻何物?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3)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4)桃李不言,_。(史记)(5)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6)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午后的故事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站住!放下你的刀!”突然,又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 “站住!放下你的刀。”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愣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老人像挺立的一棵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前胸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听着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了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 “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老人依然站立着,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12.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请分条列举)答: 13.作品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14.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请分条列举)(4分)答: 15.在同一条街道上,发生几近相似的事件,却有不同结果。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给人什么启迪?(6分)答: 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18分)“选考内容”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交叉选做。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历史教育不该是剪辑过的师 欣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原罪”的驱动力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历史教育的虚无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这跟五四运动有关,认为这样历史就是包袱。为了引进西方文化,就贬低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变成民族虚无主义者。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演员濮存昕日前就激动地谈道,“五四、文革就像两个大坝,拦截了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流。”16文章举例说明了孟宪实的历史观,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要做好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实行历史教育,如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历史就是包袱,我们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贬低了传统文化,这与五四运动不无关系。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座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 D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18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分)答: 19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反映了什么问题?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分)答: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苦闷灵魂的呼声陈孝全1922年初春,朱自清为生计所迫,应允了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从浙江一师只身到台州教书,把妻子和儿女留在杭州。六师学生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的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学生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 一师的同学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湖畔诗社”。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写了读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从心中进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 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这就如他的挚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他也主张刹那主义: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安心”。 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 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绪,继续创作长诗毁灭。风也依然,云也依然。 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未来。是呵,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刹那主义: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的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这真是自寻烦恼!他最后结论是:“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 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学生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欢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傍晚,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 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节选自朱自清传之四,有删改)16下列对朱自清“刹那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刹那有它相当的位置,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B生活中不必思虑过多,只需求取一刹那的舒服和享乐,回顾与前瞻,都是自寻烦恼。C“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的平凡主义。 D“刹那主义”体现出种“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务实精神和坚实风格。17下列对评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评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闷而苦苦求索直至确立了“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转向”历程。B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 C评传第7节所勾勒的六师学生向朱自清请教问题的场景,渲染了温馨祥和的研讨气氛,突出了朱自清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特点。D从朱自清的工作情状和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是成功的。18文章第3节引用叶圣陶的话说“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朱自清是怎样认真处世的。请分条加以概括。(6分)答: 19从全文看,朱自清为什么苦闷?他苦闷的灵魂发出了哪些呼声?(6分)答: 第三部分 写作(70分)六、作文(70分)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风景无处不在。拈花微笑,必然有一种智慧;微风细草,必然有一分感动;平常话语,必然有一份真情;周围风景,必然有一种美丽!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地, 我都会告诫自己:在水一方, 守望一道风景。请以“守望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二三四(五)六总分(一)(二)(三)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答题纸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 2. 3. 4.(3分) 5.(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18分)6. 7. 8. 9(9分)(1)(3分) (2)(3分) (3)(3分) 10.(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4分) (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 (2)_ _ _ _(3) (4)_ _ (5) (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12. 13. 14. 15.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16. 17. 18. 19. 六、作文(70分) 题目:守望风景10010080080082 【参考答案】1(项 su/su,n / n,yng/yng 。B项 zhu,chu,q /qi ,C 项wn,j, ji/xi。D项 fi,bin/bin,tin/sh。)2C(“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他的。A项中,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B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用作形容“人专心,没有听见”。D项“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形容错别字多。)3A (B项“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 C项搭配不当。“不盲目攀比”应与“不搞形式主义”互换;D项语序不当,“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4成功不是现成的图纸,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1分)成功不是现成的大厦,而是一块砖头,需要你去建造;(1分)成功不是碧绿的菜畦,而是一片荒地,需要你去开垦它。(1分)5周有光先生最早从事的是经济学研究;后来因爱好语言学,转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周有光先生品性谦虚。(每点2分)6A(胜:胜任。)7A(代词,放在名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从”可译为“跟从谁”。“为所”表被动。B介词,因为。C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从”。D音节助词,调整或凑足音节,不译。)8B(“在许下用屯田制来筹集军粮”不是任峻的“建议”。)9(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向董卓发难的。(3分)(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作妻子)。(3分)(3)救济(他们的)急事(危急),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他的信用和道义被人们称颂。(3分)【参考译文】 任峻,字伯达,是河南中牟县人。东汉末年天下动乱纷扰,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为此忧愁担心,想弃官逃走。任峻劝说杨原,他说:“董卓首先制造混乱,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向董卓发难的。人们不是没有这种想法,只是因为眼下这种形势而不敢做而已。您如果能站出来向天下人倡议(反抗董卓),一定会有人响应。”杨原说:“我该怎么做呢?”任峻回答说:“现在关东有十多个县,能够参与作战(胜任战士)的人不少于万人,如果您能暂代河南太守,统一使用这些兵力,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杨原听从了任峻的计策,并用任峻担任主簿。任峻就替杨原向朝廷上表奏明杨原代理河南太守这件事,并让各县县令坚守城池,就起兵保护河南。不久,正好遇上太祖(曹操)在关东起兵,并带兵进入中牟县境,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任峻只与同郡的张奋商议后,就带领全郡的人马归顺了太祖。任峻又另外集合宗族、宾客、家兵几百人,希望跟随太祖征战。太祖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作妻子)。任峻很被太祖亲近信任,太祖每次出征时,任峻常常留守后方为大军准备粮草。当时常因旱灾而闹饥荒,军队的粮草不够使用,羽林监颖川人枣祗建议安排屯田。太祖就用任峻担任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在许昌一带屯田,收获粮谷百万斛。郡国都设置了田官,几年之中各地贮存的粮食,装满了仓库。官渡之战时,太祖让任峻负责把军器粮草运到前线。敌人多次搔扰阻断粮道,任峻就让一千辆马车组成一队,分十路并进,组成双层军阵来环绕保卫运粮车队。这样一来,敌人就不敢接近运粮的队伍。国家和军队供给充足,是从枣祗建议屯田开始的,最终却是任峻实现的。太祖因任峻功功劳卓著,就上表封任峻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升任长水校尉。任峻为人宽厚有气度而且能见事明理,时常向太祖陈述一些建议,太祖很多时候都认为任峻的建议很好。在饥荒之时,任峻收养抚恤朋友的遗孤,对朝内朝外的贫穷宗亲,则救济(他们的)急事(危急),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他的信用和道义被人们称颂。建安九年去世,太祖为他流泪了好久。10(4分)不能换成“见”。(1分)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1分)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1分)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可以换,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4分)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答案二: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简述】 赵鼎是宋代中兴名臣,此词作于健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浅释】 金兵南侵,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晃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11(1)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2)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3)金就砺则利(4)下自成蹊 (5)玉盘珍羞(馐)直万钱 (6)黄发垂髫12.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有人在光天化日下行凶;暗示竟无人制止阳光下的罪恶;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1点1分)13.正面描写:通过语言、行动描写(1分)表现老人的嫉恶如仇、大义凛然(1分)。 侧面描写:写周围人的胆小怕事(1分),衬托老人的见义勇为(1分);描写壮汉的穷凶极恶(1分),反衬老人的英勇无畏(1分)。14.对老人震慑力的畏惧;对老人仁爱之心的敬服;对险些酿成大祸的后怕; 对能未杀死仇人的不甘(1点1分)15.对比。(2分)呼唤见义勇为的人们越来越多;街道两旁的男女在事件发生的前后变化,特别是老人的话,给人们心灵的震撼,看到良知;加强法制教育是当务之急。(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16(项中是“我们”认为“历史就是包袱”而非孟宪实认为。文中拿我们与日本相比较,日本人对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这跟五四运动有关”,孟宪实的历史观除了、三项外,他还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17A(A项不是当下所有电视剧都是历史剧,非历史剧则谈不上“背离历史史实”。)18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3分)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借鉴。(3分)19电视剧贞观之治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受到少数有历史良知的学者的“叫好”;(3分)但该剧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未能获得社会普通观众的“叫座”: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3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16(3分) B (A项的对应语句在第3节,其余三项的对应语句在第6节。朱自清针对当时人们“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的不良现象,而主张“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所以B项中“回顾与前瞻,都是白寻烦恼”理解有误。)17(3分) B(B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即“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五四狂飚之后,社会依然“黑夜漫漫,风雨沉沉”等,而不是因为“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A项是对文章表达方法和行文思路的分析。C项是对文章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D项是对朱自清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推断概括。)18(6分)人生信念:虽苦闷却不颓唐,直面现实,不甘沉沦,苦苦探索;坚守“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刹那主义)。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有责任地支持、指导“湖畔诗社”。交际为人:真诚守信,呵护家人。19(6分)第一问:社会黑暗,时局动荡不安;看不清现实,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工作不稳,来去不定。(3分,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改变旧中国,让祖国面貌焕发一新;向往光明,寻找人生前进的道路;坚定从小处、近处着手,切切实实做些眼前的事情的主张。(3分,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