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8860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芗城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芗城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芗城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芗城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说明:(一)本试卷共六部分21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一、识记积累(10分)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3)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5)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6)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7)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8) ,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9)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10)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6题。(共14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2分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 鲰生说我曰 鲰:浅陋、卑微D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以下句中“为”的意思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第一个“为”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2分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为之奈何?B.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D.嘉为先言于秦王曰4.以下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2分A越国以鄙远 B.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C.项伯杀人,臣活之。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若属皆且为所虏。 D.沛公安在? 6. 翻译。(各3分,共6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6分)7.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 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好色的特点,使用美人连环计离间吕布与董卓,使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最后杀死董卓。 B. 诸侯联军共讨董卓,卓遣勇将华雄率兵至汜水关迎敌。此时,关羽尚为平原令刘备部下马弓手,刘备命羽出战华雄,袁术因其地位低下,肆意呵斥,但是袁绍却支持关羽出马,命为羽斟热酒一杯。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账提刀,飞身上马而去。众诸侯只听塞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正惊疑不定,关羽已飞马回到军帐中,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C. 曹操回许都后又讨伐张绣,赶上麦子成熟的时候。于是下令大小官兵不许踩踏麦田。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曹操认为即使自己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D. 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到相府辞别曹操,曹操假托有病,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信一封,辞别曹操。将曹操所赐金银,一一封在库中,分毫未动,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E. 许攸劝袁绍夜袭许昌,袁绍不听。许攸夜投曹操。曹操依荀彧计谋,烧毁袁军乌巢粮屯,大胜。袁绍也去劫城,却中张辽之计,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四处溃散,袁绍父子仓皇北逃。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9.简答题 :任选一题作答 (5分) (1)三国演义的开篇即是著名气“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情节。 (2)请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0.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注】里:居。德:有德之人。邻:亲近(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生活的诗意这不仅是一个诗人的问题,也是一个读者的问题,即在一个价值混乱、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什么诗意可言?我想,在此疑问中所包涵的潜台词是,诗意是优美的。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能正将合人们对于诗意的认识:语言流畅,意味隽永,有淡淡的哀愁中国读者的阅读能力也就到这个水平,他们向诗歌要求自我原惊、自我撒娇、正面的道德价值、小布尔乔亚情调。 为了反对这样一种浅薄、庸俗的时代趣味,中国的青年诗人们努力拓展诗歌的写作题材,强化写作力度。但或许是由于阅读的原因,或许是由于创造力不足,或许是由于思维的群体惯性,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形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要么描述石头、马车、麦子、小河;要么描述城堡、宫殿、海浪、玫瑰;贫血的人在大谈刀锋和血;对上帝一无所知的人在呼唤上帝。他们说他们已经“抵达”抵达了哪儿?他们反复引用里尔克的“挺住意味着一切”他们为什么要挺住?乡村、自然、往昔、异国、宗教,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诗意。 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文学写作中扮演着陌生的角色,但当代中国诗人退到远方和过去,并非真能从远方和过去发现诗意,而是发现了那些描述远方和过去的词汇。那些词汇由于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过,因而呈现出一定色泽,其自身就包含着文化和美学的积淀;它们被那些懒惰的、缺乏创造力的家伙们顺手拈来,用进自己的诗歌,而这样的诗歌既不提示生活,也不回应历史,因而完全丧失了活力。我并不是说只有今天的诗人们才如此省力地写下他们的作品,释皎然在评价大历年间诗人们的作品时就曾指出: “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于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使,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选自关于诗学中的九个问题) 11.从全文看,下列对“诗意”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 B. 诗意是优美的,语言流畅,意味隽永,有淡淡的哀愁。 C. “远方”和“过去”的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诗意。 D. 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12.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发现生活中的诗意,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灵。 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原来诗意就在眼前。 C. 当代诗人在寻求诗意时表现出一种浅薄和庸俗的趣味,他们漠视了生活的真实。 D. 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读者读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经没有诗意。 B.作者批评了当今中国的青年诗人在诗歌写作方面的错误倾向。 C.中国诗歌形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只是发现了那些描述远方和过去的词汇。 D.诗歌创作中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有一位大师叫巴金(节选)刘醒龙秋叶苍红,秋草苍黄。秋夜苍白。秋水苍茫。我趴在塞外一张陌生的桌子上,好不容易写下“泪水清扬的满月”这一句。我晓得此时此刻自己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伤痛。我别无选择,只有将电话打回家,那是一个行将50岁的男人唯一能够彻底敞开胸怀的地方,也只有骨肉至爱的女人的怀抱,才能让早已心如止水的男人隔着千山万水放声大哭。平静了些,我才重新拿起笔来,匆匆写了一段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文字:“是您自己的选择,还是上苍的安排,泪水清扬的满月,就这样载走了亲爱的巴金老人!从此后,谁堪做文学中国的良心?我唯有匍匐在山海关外的茫茫大地上,祈望天空那颗最大最圆的月亮成为您的永生!”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长夜难眠,这发自心灵的伤痛,其实早就深植在浅薄的年少时期。那时候,我生活着的小城,流行一种名为“文学青年”的毛病。就像传播非典型肺炎的蝙蝠与果子狸,最初传播这种毛病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每当他们外出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归来,总要传播一些闻所未闻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美其名曰的文学新观念。很多次,混迹在听众中的我,闻得种种对巴金老人的不敬,血肉之躯竟然能够产生阵阵莫名其妙的愤怒与激烈。世事如烟,所幸我还能及时看清楚,在谎言被重复千万次的那段时间里,真理并没有真的被淹没。只是以其沧桑历尽的姿态,耐心地等待着对方,用忏悔的耳光痛苦而幸福地抽打自己。年少并不等于无知。真无知是因为个人欲望太过强烈,看不到追名逐利背后的丑陋与肮脏。更看不到文学的真正巨人反而类似老父老母,从不在儿女面前,以哲人姿态散布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大话,更不会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书写无限夸张。有一说法,远处的作家是天才,隔壁的作家是笑话。远处的巴金老人,越来越不被人当成是天才。在我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写者,并将巴金老人当成动笔就能见到的领导之后,老人拥有的全部朴实无华,都在证明,真是高僧,只说常话。所以,不将巴金老人当成天才是对的。天降大任于斯,为的就是让巴金老人与众多狂妄之辈的平实相处,及时地帮其来几颗救心丸,饮一剂还魂汤。一位老人的远去,让一批后学长大许多。第二天的早上,大家又到了一起。回忆着1999年,老人在喉咙里插上两根导管之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从现在起,是为你们活着!”我没有同意对老人最后言语的普遍说法,也没像从前那样只要求自己心里有数,不去触犯众怒。算不上挺身而出,我只是不再习惯从众,不再习惯洁身自好,不再习惯温良恭让。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虽然早已不是年轻,这个念头刚一出现,我就觉得肩头上一夜之间磨出了一层老茧。也只有这种老茧才有力量让我将心里的话当众掏出来。当然,这老茧也是老人离去后,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在肩上的责任。在我的新长篇小说圣天门口中,我形容说,一盏灯最黑。那样的黑是众多逃避所导致的,不是不懂得,而是世界太聪明,非要等到唯一的灯熄灭之后,人们才开始点燃自己的心灵之火。这些年,有多少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被强压在这位衰弱得无法做出任何行动的老人的肩上;有多少声名显赫位高权重者都三缄其口的话语,还在凭借连呼吸都不能自主的老人的名义发出。老人终其一生从不计较一己之利,不管世俗之眼如何相看,事实无可否认地摆在那里,没有老人的脊梁作为支撑,文学中国也许早就被一些三头六臂的怪物,幻化为出产种种丑陋私利的自家后院。巴金老人是定海神针,是镇宅宝镜。本可以早些仙去的老人,就连文学中国里最基本的良心,也还要以一己之力独自担当,直到悬于一线的生命最后一次搏动。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就像大树一样年年见长。却不然,这成长连一丝氧气、一只吊瓶都不如,救不回哪怕只需延续到102岁生日的一点点时光。虽然永生也是活着,虽然101岁也是永恒。好在天空中有一轮子最圆的月亮,还活着的失落之心才不至于像枯叶一样四处飘零。我寻找到一处网吧,将无论如何也难表达怀念的文字发送出去。塞外深秋不再是凉的,而是真实的冷。我不想马上回到住处,顺着漫长的街道往前走,不时地心中会怦然一动,以为自己接近了某种渴望。月光如雪水流遍,清冷浸透到灵魂深处。这时候,才想起在河流之上见到的落霞满月,真的是一种预兆。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好在这世界猛然惊醒过来,像我一样明白,有一种伟大叫巴金!(选自光明日报)14.“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一句中,“触摸”的含义是什么?(1分)_15.作者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_16.作者认为,巴金的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_17.请谈谈“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这副对联的妙处。(4分)_五、语言运用(10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从荧_(p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_ 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饰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 ,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_,还需冷静思考的_。(1)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2)在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3)文中-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答:第_ 处(只填序号),改为_(4)文中划线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1分) 19.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3分)本报讯 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在信中,火辣的歌词着实让陈女士温暖了一回。昨日下午,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封独特的祝福信: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装满了整页白纸,其中最火辣的就是摘自流行歌曲的表白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信纸的一角,机灵的女儿也没忘了“顺便”检讨一下半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女儿称,劳动节和母亲节连着到来,她便想出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感谢母亲。她还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束漂亮的康乃馨。 20联系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可拟写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请联系必修一第一单元所学内容,以“徐志摩再别康桥满怀离愁别绪”为上联,撰写下联。(3分) 徐志摩再别康桥满怀离愁别绪 六、写作(70分)21.每个季节,都会有故事发生。这个夏天,你经历了些什么呢?或者你的身边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些经历或故事,对你的心灵有何触动呢?请以“这个夏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只写记叙文,文体明确,叙事完整生动;主题鲜明并尽可能深刻。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一、1.浪遏飞舟;挥斥方遒;丁香般的惆怅;满载一船星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大行不顾细谨;以乱易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尤使我耳不忍闻二、2、(2分)(B) 3、(2分)(D) 4、(2分)(B) 5、(2分)(D)6(6分)(1)(3分)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且”“为”“赐” 译对各1分)(2)(3分)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 “距”“ 内”“王”译对各1分)7、(1)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画了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3分)(2)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1分)蕴含的人生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三、8.BE(B袁绍当时也看轻关羽,是曹操。E是许攸出的计谋。)9.(1)要点: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召募义兵。刘备、张飞、关羽看榜时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他们焚香起誓,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2)要点: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忽然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英雄的对话。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掩饰失惊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10.(1)C【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C项“选择与仁德为邻”与“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有误,第一处的“仁德”应为“有仁德的人”,第二处的说法不对,“焉得知”说的是“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而不是“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一处考查的是“仁”的含义,二处考查的是“知”的含义。(2)答案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1分)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2分)(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交友思想,是建立在其“仁”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答时,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即要指出“择友”与“择处(选择居住的地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与“仁德养成”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阐述孔子“择友”观的内涵,即指出孔子为什么会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此句话从正面说是: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素养高的人交朋友。考生若能从此处入手,答题会更符合答案的要求。四、(一)11.B (这是人们认为的诗意) 12.D (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 13.A (作者在文中要强调的是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但并没有否定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诗意。)(二)14. (1)用心灵去感悟。(1分) 15.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以及对老人逝世的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深沉的怀念。(4分) 16.以一己之力承担文学中国里最基本的良心,堪做中国文学的良心。以孱弱之躯承担许多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堪做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终其一生从不计较一己之利,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6分)17.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纪念意味;隐含了作者对巴金先生深沉的怀念。巴金虽已逝去,但是他的作品,他的影响甚至于他的灵魂都将铭刻在天地之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4分)五、18.屏 然而(但是) 第处改为 ,掩饰改为掩盖19.示例 母亲节10岁女孩用火辣歌词表达对母亲的爱。20、毛泽东重游湘江尽展豪情壮志。21、作文评分参见2011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