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323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 B C D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4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 B C D 5下列哪一材料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走向衰亡的历史阶段 ( ) A陶片放逐 B甲骨文 C查士丁尼法典 D红楼梦附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卷共7页 第1页 6图9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B楷书 C行书 D草书7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 )A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民主革命,走向共和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9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 国民大革命10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 ) 反对帝国主义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A B C D 11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民主革命 B 五四运动 C 社会主义运动 D 辛亥革命12“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13下列图片中所显示报告出现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大革命时期14“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附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卷共7页 第2页 1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16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716世纪首发于德意志的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18“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19“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法制原则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20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21“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电磁学理论 D量子论22“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23草是绿色的,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一画派属于( )A古典派 B浪漫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24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根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25有人说,海湾战争是“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了( ) A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B发展信息技术比发展核武器更重要C硅片是一种比铀更重要的战略物质 D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附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卷共7页 第3页 B卷:高二历史期末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京剧中行当分四大类:生、旦、净、丑,角色归类的标准是( )A.依据各剧种流传的习惯 B.依照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C.依据儒家传统道德的标准 D.依照剧情的要求不断变化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即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3.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其中“天命”是指( )A天子的意志 B社会规律 C自然规律 D道德准则4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着眼于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性善论”的主张C“民贵君轻”的思想 D“大一统”思想5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6对“四百人会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于梭伦改革时 B由雅典的4个部落各选出100人 C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D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参选7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所有人的直接民主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C少数贵族专政 D实行代议制度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9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10“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附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卷共7页 第4页 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A B C D 11“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12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13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4法国戏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段自白:“因为你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你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这段自白蕴含的思想主张是( )A反对神性,提倡人性 B反对特权,主张平等C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5达尔文虽然天生晕船,但在5年(15311536年)的航海考察生涯中,他每次一下船就到当地进行考察。他考察必做的首要工作是( )A参观历史遗迹、记录所看奇景与见闻 B采集动植物标本、结交商界政要C采集动植物标本、研究地质 D参观历史遗迹、收集气候变迁资料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17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杨利伟乘坐的宇宙飞船是( )A“神州”五号 B“神州”六号 C“神州”七号 D“嫦娥”一号18“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附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卷共7页 第5页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19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A纽可门蒸汽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得到推广C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D能源消费的日趋单一20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先后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21材料一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材料二 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史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评价不同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2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思潮。(3分)(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这个事件的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3)根据梁启超的观点,简要归纳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3分)23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苟子议兵材料三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2分)(3)概括材料三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6分)福建省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A卷D B C A D A C B C A C D A D B A D C C B D A C D D B卷B B C D A D B D C B A A A B C B A C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