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310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柏拉图1(2012届南京二模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2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10分)(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1分)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1分)(2)原因: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2分)(3)特点: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3分)(4)相同: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1分)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2分,只答两者的观点都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柏拉图。(1)据材料中“德”等知识回答“主张”,回忆儒家思想的影响回答“意义”。(2)从材料二中柏拉图对哲学王的认识角度分析回答。(3)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贵族政体的认识等知识回答。(4)比较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了道德的作用。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亚里士多德1.(2012年苏北四市摸底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5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1分)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一问考查孔子的治国主张,把握“仁”、“德治”,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局势可知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第二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正义”、“法律”等即可,背景则可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之死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弊端和城邦制的衰败。第三问结合二位思想家的主张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即可。参考答案:(1)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实行德治。(任3点3分)不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形势。(1分)(2)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3分)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2分)(3)法治与德治并举。(1分)2(2012年无锡第一学期期末25)(10分)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4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4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使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是:理念论;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态度可以用岳麓版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子目标题: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于科学的贡献可以从逻辑学的三段论;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答案:(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分)(2)理念论。(2分)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2分)(3)态度: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2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曾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任答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3(2012届苏州调研25)(10分)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三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2分)(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5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什么发展?(1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两位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信息“为政以德”可归纳出孔子的观点;从材料二中“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等信息,可归纳出柏拉图的观点。第(2)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材料二中“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等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可从材料一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材料二中“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归纳出。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出两人的观点,然后比较找出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进步之处。第(4)问需结合三则材料,并联系三人所处时代,找出他们治国理念的不同。答案(10分)(1)孔子:道德(仁) 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2分)(2)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1分) 柏拉图:正义、法治。(1分) 手段: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分) 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2分)(3)发展: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必须是良好的法律。(1分)(4)孔子主张人治,两位西方先哲主张法治。(2分)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1.(2012年盐城摸底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材料三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3分)(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克伦威尔主张对国王处以死刑。从而推翻了君主制。堕落的表现是要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结合课本知识论证堕落的表现。材料三主张从多方面评价人物的观点。参考答案:(1)主张: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分)影响: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2)“堕落”: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分)论证: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2分,任两点给2分)(3)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定论。(1分)不矛盾。(1分) 因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文化素养、时代背景等。(2分)华盛顿拿破仑1(2012年南京盐城一模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内不要重演同样的事情: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现在,欧洲正朝着必然的变化迈步前进,企图推迟这个进程是白费气力的徒然挣扎。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材料二 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主要史实。(4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4分)(3)材料三认为“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2分)参考答案:(10分)(1)镇压保王党叛乱;击败反法同盟;颁布拿破仑法典;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广法国的制度)。(4分,答到与题目相关的另外史实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2)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违背了他倡导的民主、自由和独立的原则,因而遭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4分)(3)拿破仑本身是一个颇有争议、十分复杂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历史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史学研究方法和水平不断提高。((2分)(如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1)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是指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果实。联系拿破仑活动回答。(2)“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是指背叛了自己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联系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掠夺性等知识分析。(3)从拿破仑本身的争议性、新材料的发掘、新史学研究发现等角度分析回答。2(2012届苏锡常镇一调24B)(10分)拿破仑说:“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制定这部法典好比建筑一座金字塔,其中一些巨石几乎全是波拿巴亲手砌上去的。他扩大了法国公民权的范围重新建立了父权,虽然和革命前旧制度下的父权对比在某些细节上略见温和,但其严厉程度并未稍减。 (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材料二 (民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材料三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法国人的家族自尊心总是与对捍卫民族的英雄的敬仰之忱紧密结合。依据材料一回答拿破仑利用人们的心理在法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2分)并指出拿破仑制定民法典的目的。(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所起的作用。(2分)(3)依据材料二、三,从民法典实施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对拿破仑战争的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察拿破仑和民法典。第(1)问,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其建立了君主制。制定民法典的目的,从拿破仑阶级立场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可知。第(2)问,作用从其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角度来回答。并伴随拿破仑对外战争而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第(3)问,民族主义应分为法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对战争的影响。外国民族主义对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利益会导致对拿破仑战争不同的态度和影响。参考答案:(10分)(1)政体:建立帝制。(2分)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2分)(2)以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影响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3)民法典宣传自由平等,促使法国人民为国家而战,支持拿破仑的战争;(2分)促进被侵略国家民族主义的发展,反抗拿破仑侵略战争。(2分)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1.(2012年南京学情调研25)2011年6月27日,“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理论建树与人格魅力是其交流的主题之一。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2分)(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4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思想的突出特征。(1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中重要思想理论、观念转变等知识点。第1问依据材料一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兴中会成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了孙中山先生晚年思想转变和转变的原因,根据相关所学来回答;第4问稍难,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思想的突出特征可从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解放紧密结合等角度答题。参考答案:(10分)(1)关键:改革政治。(1分)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1分)(2)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尚未觉醒;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危机严重。(任答两点共2分)意义: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2分)(3)理论: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原因:拱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等。(任答两点,共2分)(4)特征: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解放紧密结合(或救国救民、国家利益至上)。(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