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305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世袭制度在周代的最大发展是() A完善嫡长子继承制,稳定王位继承秩序 B.实行分封建国,王室子弟皆可封爵裂土 C.不再允许“兄终弟及”式的同辈传位 D.严格嫡庶分界,确保王室血统纯正2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宗法制和郡县制 B 分封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5废除丞相制之后,朱元璋很快感到君主治国“不可无辅臣”,他解决办法是() A 设置参知政事 B 由六部长官组成内阁 C 宦官充任机要助理 D 内殿阁大学士6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基本形成体系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发展了公民法为万民法7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 C D 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9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两者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完整性C立法的出发点 D打击犯罪的效果10贾谊治国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削夺王国封地 夺去王侯爵位 颁布推恩令 继承西周分封制11元朝设立的宣政院的职能是:()A 管理佛教、基督教事务 B 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C 管理佛教和西藏事务 D 管理青海和事务12郡县制之所以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C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 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 君主越来越不开明14关于丞相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地位的正确论述是:() 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中枢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主要助手和顾问 一直严重威胁皇权专制 唐宋时代员额较多AB 15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地改革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 调节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6孟德斯鸠说:“(中国)在最初的那些年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差些,但是,今天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反映引文中“今天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明朝的废除宰相制 清朝设立南书房 清朝设立军机处17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设立五百人会议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 18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苏格拉底批评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 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C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 D 知识等同于法律19古代雅典政治的一个特点是“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下列雅典的机构中,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民从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称:“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材料表明罗马法 () 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A 加强专制统治 B 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C 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D 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22以下不属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是()A 以议会内容为核心,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 B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解散议会的权力C 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D 国王“临朝不理政”,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3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这“警惕”专制政治,他们采取的措施有 ()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国会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 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最高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A B C D 24 1792年1875年,法国各派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是() A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 B共和与帝制之争 C 共和与君主立宪之争 D 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25法美两国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国,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最大区别是() A 总统为国家元首 B 总统统率军队 C 总统任免政府官员 D 总统对议会负责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与议会的关系紧张,其主要原因() A 国王不按与大臣协商的原则治理国家 B 国王经常违背议会惯例 C国王厉行专制,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D 国王封建剥削深重,导致国内政局动荡27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是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 B 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下来C 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D 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8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下列哪些方面的混合物() 君主制 首相制 民主制 贵族制 A B C D 29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利来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A 由议会变为内阁 B 由上帝变为议会C 由上帝变为国民 D 由上帝变为辉格党30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不足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事件的最终结果是 () A无产阶级获得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二、材料解析与问答题(共40分)31、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1)材料一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5分) (2)材料一中第二幅图所显示的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5分)(3)读材料二指出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4分)32(14分)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材料二: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前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1)两国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怎样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政治理念导致了两国怎样的政治制度?(5分)(2)概括雅典政治的发展历程(4分)材料三 “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从而在欧洲第一个开始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光荣革命”还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它用和平手段解决了国家的根本政体问题,从此以后,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暴力冲突。(3)简要分析近代史上英国代议制确立的背景(5分)33, (12分)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头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的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2009年10月15日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分)(2)对此主要观点你如何理解? (3分)(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分)会宁二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题页班级-学号-姓名-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非选择题(共40分)31. (1)材料一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5分) (2)材料一中第二幅图所显示的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5分)(3)读材料二指出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4分)32. (1) 两国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怎样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政治理念导致了两国怎样的政治制度?(5分)(2) 概括雅典政治的发展历程(4分)(3) 简要分析近代史上英国代议制确立的背景(5分)33(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分)(2)对此主要观点你如何理解? (3分)(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