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157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毛泽东沁园春 雪)(1分)(2),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1分)(3)陛下亦宜自谋,以, 。(诸葛亮出师表)(2分)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安慰朋友: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2分) (5)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深刻反映了农民艰苦劳动的诗句是:,。(2分) (6)请写出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2分)2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 jin的火花。我是在白云的qingbo中笑着长大。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o shng n j。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ku rn w li,真正的解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田的陶渊明,可称为风流人物。B我们对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以免引起误会。C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他真睿智!D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风情,因此,在文化内涵方面,谁都没有理由对我们妄自菲薄。4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学习消防知识,同学们懂得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提高了安全防火和紧急避险。(修改:在“紧急避险”后加“的能力”)B. 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修改:把“许多”调到“新版本”之前)C正确的认读、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标准。(修改:“标准”一词应改为“准则”)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修改:把“旨在”去掉)5根据你的理解仿写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假如微笑是水滴,我要让水滴永远清澈透明; , ;假如微笑是微风,我要让人们心里多年的积怨驱散; , 。源我们要懂得尊重。当你跋 二、阅读(4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陈涉世家节选(10分)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或( )以为死 (2)又间( )令吴广 (3)今亡( )亦死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二)张自新传(节选)(9分)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 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注】:自新:人名。方简:刚直简朴。檠(qng):灯架。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意气:神色,精神。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9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B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11. 文中自新“性方简,无文饰”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三)人格在上(10分)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格魅力将大大超越其人其事本身的意义。毛泽东转战陕北,拄一根柳木棍子,在胡宗南大军的鼻子底下来去的那种从容;周恩来长年日理万机,内挤外压,那种无私无怨的大度;彭德怀在庐山一人独谏万言,拍案力争的骨气,这些都远远超出他们所为之事的意义而特别爆发出一种精神的冲击波和辐射力。我们还可以由此而上溯到辛亥义士林觉民在狱中与妻写绝笔书的慷慨;戊戌义士谭嗣同坐等清廷来拘捕,愿为变法做流血第一人的自豪;文天祥宁死不叛,丹心万代的正气,等等。这些都是做人之格,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史上的灿烂明星。就是国外也有如布鲁诺那样宁肯捍卫科学而甘愿被教会处以火刑的英雄。他们的主要业绩仅仅是因为做成了某一件事吗?不是。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具体业绩时过境迁,反倒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他们所昭示的人格力量,人格的光芒却因时日的检验而愈显强大而永远照耀在我们身旁。当我们数典寻祖时,要感谢这一串串巨星为我们划出的精神轨迹。这时我们才真正地感觉到精神变物质是这样的具体,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一部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就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着人格精神的星座。不可想象,当历史长河中缺了这些人格坐标后,就如同缺了许多改朝换代、惊天动地、里程碑式的大事。当我们书写政治史、军事史、科学史,或从事文学创作,记录故事,塑造人物时,我们不该忘掉这一条隐隐存在又熠熠闪光的主线。事实证明,不但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社会学更是人学。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而当一个人只要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就是一个好人。这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圣人。这样的人历史所能奉献给我们的大约几十年或数百年才会有一个。但为人而求全,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最基本的还是先从人格做起,心诚则灵,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先成为一个在德行上合格的人。12. 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人格的重要意义。下列不是人格超越于外貌和知识技能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A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B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C人格是信念,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D. 人格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使论证很有说服力。B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设问、对偶,增强了语言的气势。C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D文章首先论述了什么叫人格,然后论证了人格的意义,最后号召我们做人先从人格做起。1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4分) (四)妈妈也想妈妈(17分)朋友的母亲,有一只檀香木首饰盒,有很多次,她都想偷偷地打开那只檀香木首饰盒,特别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到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她的心就有些莫名的激动,那里面到底藏有什么宝贝?以至于母亲如此珍惜,如此爱护,如此看重?她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是怕母亲嗔而生怒,惹怒了母亲,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情。母亲有一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小小的长方形,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上面像浮雕一样凸起层层的花饰纹路,深紫红的颜色,半哑光的漆面,看上去古色古香,精巧雅致。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的时候起,看到母亲抱着首饰盒发呆有三次,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第一次发现母亲有这样一个宝贝是她六岁那年,那天晚上一觉醒来,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天,她有些害怕,光着小脚丫就往母亲的房间跑,却意外地看见母亲对着一只好看的小盒子发呆,眼圈红红的。那两年,家里穷得是家徒四壁,借贷的人常常上门要账,母亲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吃过槐花玉米面做的糊糊,也吃过榆树钱玉米面做的糊糊,日子清汤寡水没有滋味。母亲看见她探头探脑,吧嗒一声把小盒子关上,送回到柜子里。第二天,她趁母亲不备,偷偷地翻出那只首饰盒,令她大失所望的是,那只小盒子竟然被母亲用一只指甲大小的金黄色的小锁锁住了,也因此,她对这只木头盒子里的内容更加好奇了,是钱还是水果味的糖呢?第二次看见母亲对着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发呆,她已经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那年父亲因为一场大病,住进了医院,家里变得清冷静寂,仿佛山雨欲来的那种惨淡。母亲每天把小米粥熬得浓香四溢,配上精心制作的小咸菜,让她给父亲送去。父亲住院,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而且母亲天天跑出去借贷,看人家脸色,行动谨小慎微。有人说风凉话,都快不行的人了,花那冤枉钱干吗?也不替自己想想。母亲回到家里,对着那只木头盒子发呆,暗自垂泪。她没好气的对母亲说,天天对着那只破盒子唉声叹气,都什么时候了,如果是钱,赶紧拿出来送到医院。如果是首饰赶紧拿出来变卖了,还等什么啊?救命要紧!母亲白了她一眼,小心翼翼的把那只盒子放回原处。第三次看到母亲紧紧地抱着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是她二十六岁那年。那年,她认识了一个男人,感情甚笃。要做新嫁娘的前一夜,母亲抚着她亲手做的红绫被、锦缎褥,哀声叹气。她拥着母亲的肩,故意笑嘻嘻地说,女儿只是嫁人而已,嫁了人还可以回来看您,干吗这么伤感?高兴点,笑一个给我看看。母亲咧咧嘴,勉强笑了一下,转身去柜子里抱出那只首饰盒。母亲说,这只檀香木的首饰盒是我母亲的陪嫁,我结婚的时候,母亲送给了我,现在我把它送给你,算是陪嫁。她抚着那只光洁雅致的首饰盒,心跳如鼓,莫名其妙地慌张起来,盒子里的内容让她猜测了多年,谜底现在要揭开了,她的手心竟然湿漉漉的,难道母亲要把她珍藏了一生的宝贝送给自己吗?母亲轻轻地打开首饰盒,里面只有两张已经泛黄的两寸照片,一张是外祖父,一张是外祖母。谜底揭开,让她唏嘘不已,汗颜不已,曾经被她猜测过很多次的金银饰物,古董宝贝,原来不过是两帧小照。一直以为,母亲是山,是海,是树,可以依靠,可以包容,坚强无比。原来母亲也想念她的父母,母亲也有软弱的时候,家中每次遇到重大变故事的时候,母亲都会把这两帧小照拿出来看看,看了照片,她就会变得坚强,再困难的人和事,她都会顺利渡过难关,那份亲情,是母亲生存的全部信念和财富。15本文围绕“我”与母亲的檀香木首饰盒展开情节,请根据提示写出“我”的感情变化过程。(4分) 看到母亲对着首饰盒发呆时,A 即将得到首饰盒陪嫁前,激动慌乱 揭开首饰盒谜底后,B 。16文章反复写母亲对着首饰盒发呆的情节有何用意,请简析。(4分)17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4分)母亲咧咧嘴,勉强笑了一下,转身去柜子里抱出那只首饰盒。(从描写角度)家里变得清冷静寂,仿佛山雨欲来的那种惨淡。(从修辞角度)18请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子“那份亲情,是母亲生存的全部信念和财富”的含义。(5分) 三、作文(50分)19.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50分)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诗人席慕容说:“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喜欢一生都能有新的梦想。”因为出发,我们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因为出发,我们拥有着奋斗的人生。我们在出发中不断抵达新的终点;我们又在出发中不断开始下一段旅程请你以“出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2)请以“你,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你,可以是人、可以是景、可以是物、还可以是(2)请你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将题目补充完整;(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获得自由后约两个星期的一天早上,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他们这么称呼他)来到我的寓所,只带了一个随身侍从。他先是对我能获得自由表示祝贺。他说在这件事情上他自认为也有些功劳;不过他又说,要不是因为朝廷现在这个处境,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获得自由。“因为,”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最合古法,但不论怎样,皇帝却决意一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只起用低跟党人。这一点你是一定觉察得到的,皇帝的鞋跟就特别的低,和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员比,他的鞋跟至少要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约等于十四分之一英寸)。两党间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据我们估算,特莱姆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要超过我们,但是权力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担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而正当我们内息方殷的时候,却又受到不来夫斯古岛敌人入侵的战争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帝国,据我们所知,他的面积与实力和我皇帝陛下治下的这个帝国及其他一些大国几乎不相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的人类,我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因为身躯像你这么大的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与牲畜吃个精光。再者说,我们六千月的历史除了利立浦特和不来夫斯古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要告诉你的是,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令者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这些叛乱大多都是由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国王大臣们煽动起来的。叛乱平息后,流亡的人总是逃到那个帝国去寻求避难。据估计,先后几次有一万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肯去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关于这一争端,曾出版过几百本大部著作,不过大端派的书一直是受禁的,法律也规定该派的任何人不得做官。在这一切麻烦纷乱的过程中,不来夫斯古的帝王们经常派大使前来规劝,说我们在宗教上闹门户分立,违背了我们伟大的先知拉斯特洛格在布兰德克拉尔(即他们的古兰经)第五十四章中的一条基本教义。不过我们认为这只是对经文的一种歪曲理解,因为原文是:一切真正的信徒应在他们觉得方便的一端打破鸡蛋。何为方便的一端呢?依我浅见,似乎只有听凭各人的良知了,或者由主要行政长官来决定。流亡到不来夫斯古的大端派深受其朝廷的信任,又深受国内党羽的秘密援助和怂恿,这样两个帝国之间就掀起了一场血战,三十六个月以来,双方各有胜负。这期间我们损失了四十艘主要战舰和数目更多的小艇,我们还折损了三万最精锐的水兵和陆军。据我们估计敌人所受的损失比我们的还要大些。可是他们又已经装备好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准备向我们发起进攻。陛下深信你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才命我来把这件事说与你听。” 1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 创作的作品 (2分)2选文描述在所经历的事情,请简介格列佛是如何到达小人国的?(4分)3请结合选文简析这部作品的一个艺术特点。(4分) 参考答案11、自新以灯檠投之,若老师然。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敝衣草履,徒步往返。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示例:把父亲住院后家里的清冷比作“山雨欲来的那种惨淡”,(1分)形象生动写出家庭遭遇变故后的那种紧张凄惨的现状和家人的揪心。(2分)18答题要点:目睹父母的照片,能给母亲亲情的温暖和动力,让母亲变得坚强,勇敢顺利渡过难关。(意思对即可)附加题:2、 格列佛受“羚羊号”船长的雇请,乘船到太平洋一带航海。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他和五个水手跳入救生艇中逃生,可是半途那艇也翻了。格列佛只身被风浪卷到利立浦特岛(小人国)上。3、选文体现了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性,在文中,小人国实际上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但这两大危机的原因却都很可笑。作者借此讽刺了英国的两党之争和英国的对外战争。=*以上是由明师教育编辑整理=-欢迎登陆明师在线浏览更多的学习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