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017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的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课题3,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两种氧化物。此前学生已学了氧气、碳单质以及元素的知识,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质的认识由单质深入到化合物,对今后学习其他化合物知识具有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也在为燃料及其利用、碳酸、碳酸盐及金属冶炼的学习积累感性材料和知识基础。因此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的特点:1、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通过多个 “实验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2、CO2和CO作为生活常见的物质,因此教材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较多,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学习过氧气氢气和碳等相关知识,对气体性质的探究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并且对CO2和CO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不久,对化学,特别是化学实验兴趣浓厚,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物质的规律,这为本课题的探究实验提供了情感保障;然而,从学生的能力方面看,虽然具备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及初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掌握CO2、CO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了解CO2、CO的用途,关注温室效应和CO的防毒。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CO2、CO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CO2分别与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O与CuO反应中实验装置的组装、步骤先后的分析。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知识联系生活、问题讨论、实验探究、 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移,他们习惯于依靠感性来认识事物,希望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指导以引导探究为主,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合作交流,力求学生从“学会”进一步成长为“会学”。第一课时学习CO2,我将本课时整体设计为4环节。【换页】首先利用生活常见、学生喜欢的雪碧导入新课,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雪碧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能够很快的验证出CO2气体,由此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顺利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对象。再通过对集气瓶中CO2的观察,由学生归纳出色味态。再由教师指出CO2三态变化,突出干冰是固态CO2及它的用途。物理性质中,密度、溶解度无法直接得出,由此进入探究学习环节。【换页】首先进行阶梯蜡烛的实验,由于该实验的操作要求较高,为了获得现象由教师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由现象得出结论。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实验方法,来验证CO2的密度,师生共同归纳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换页】探究活动二中采用预测-验证策略,通过雪碧中含有CO2这一引导,【换页】使学生进行预测并验证。这里将引导学生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更加严谨,现象更加明显,从而对CO2可溶于水的性质有一个感性认识。【换页】紧接着,将塑料瓶中的水滴到石蕊试纸中使试纸变红,通过问题引导,瓶中的水可能含有哪些物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出使试纸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水、CO2或者是一种新物质,并进行探究活动三。【换页】这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由此也从对CO2物理性质的探究转入到对化学性质的探究。运用假设-探究策略进行实验。我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石蕊纸花改成石蕊试纸,并对CO2和新物质的探究设计成同时进行,如图所示,将两片试纸固定在试管外壁,用滴管湿润其中一片试纸,然后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对比试纸发生的变化。如此改进实验,既能容易获取实验用具,又能更加明显的对比出结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学生能够在探究中认识到是新物质使试纸变色,即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换页】再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反应生成了什么?同样将醋酸、盐酸、硫酸滴入试纸中,发现石蕊遇酸会变红,类比推出CO2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换页】并且联想汽水也被称作碳酸饮料,推导出反应方程式。再将变红的试纸烘干,发现试纸变回紫色,证明碳酸不稳定。最后教师讲授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际是与氢氧化钙反应,变浑浊是因为生成难容的碳酸钙。至此,对CO2的性质进行小结,使学生梳理清楚探究实验得证的相关性质。然后进入第三个环节,CO2与生活的联系。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的认识规律,【换页】引导学生思考CO2可以有那些用途,而教师展示的用途又体现了CO2什么性质?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应用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换页】虽然CO2有广泛用途,但要让学生辩证的看待CO2,通过阅读两则新闻,使学生了解CO2不能供给呼吸和带来温室效应,同时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讨论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换页】最后是总结反思环节。根据板书内容总结CO2的性质,突出重难点。并提出思考题,使学生对于不同气体的检验方法能建立一定的知识块,由点到面。【换页】以上就是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换页】第二课时学习CO,我将本课时整体设计为3环节。其中第二个环节将对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进行逐个突破。【换页】首先新课导入通过阅读新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情境策略,提问这种可怕的夺命气体是什么?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对象CO。进入知识点的学习【换页】由煤气中毒首先导出CO具有毒性这一知识点。采用多媒体教学策略演示CO中毒的原理,使得CO的毒性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通过问题,为什么说CO杀人于无形?让学生思考人为什么感知不到CO存在而中毒,得出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从而引出了CO的物理性质。最后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预防CO中毒。【换页】接着通过煤气可以做燃料这一引导,引出CO的第二个知识点可燃性。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现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CO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需要做最后的规范书写。【换页】通过展示图片,说明CO能够冶炼金属的原因,引出CO的第三个知识点还原性。还原性将通过CO与CuO 反应的实验进行学习。该探究实验在教材中没有实验装置和步骤,因此更加需要教师有意识的逐步引导。首先展示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逐个分析仪器的作用,使其对整个实验装置能够更好的理解。然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突出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由学生通过现象的分析写出反应方程式。【换页】学习完知识点则进行拓展总结,结合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拓展煤炉中发生的反应,使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转化形成初步框架,为后续的单元模块的复习打下基础。最后总结CO 的知识点,并将其与CO2进行对比,使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到分子构成不同导致物质性质的差异。【换页】以上就是我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换页】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换页】纵观整个课题的教学,最大的教学设计亮点在于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其次,教学中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另外,简单改进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事现象明显,同时发散思维。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