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7306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你进入初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请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工整书写。祝你考出优异的成绩!一、知识乐园(共20分)1、将下面的一句话工整、正确地书写在文格中。(1分) 学习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痴想(c)凝成(nn)诱惑(yu)隐秘(m)B、纳罕(hn)啜泣(q)训诫(xi)瘦骨嶙峋(shu)C、收敛(lin)宽恕(sh)迸溅(bng)伶仃(lng)D、磅礴(png)眩目(xin)宗璞(p)鹤唳(l)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喧腾耸立头晕目眩卑微B、伫立蜂围碟阵零落凝视C、迂回脆弱船舱酒酿D、庞然大物明察秋毫盘虬卧龙忍俊不禁4、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宽恕(不计较别人的过错)收敛(收拢)B、纳罕(稀少)训诫(警告)C、伶仃(孤独)忍俊不禁(忍耐)D、一丝不苟(马虎、敷衍)目眩(昏倒)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在山的那边一诗,作者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蕴丰富。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C、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又名冯钟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决定趁大好时光努力地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D、童趣一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明代文学家。6、修改病句:(6分)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改: 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大面积暴发,我们必须注意个人卫生。改: 小明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改: 7、仿写句子。(4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 ; , 。二、阅读天地(共40分)(一)语段阅读(4分)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意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听清别人讲话的话外之音,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仔细阅读下面一段话,想想张婶说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一天,小伟在阳台上浇花,一不小心,水洒到楼下张婶家的阳台上,将张婶刚晒的被子浇湿了。张婶连忙对小伟说:“小伟,你真是个勤快的孩子,还学会帮我洗被子了。”8、张婶的言外之意是: 。(2分)9、小伟应该对张婶说: 。(2分)(二)文言文阅读:(11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0、解释加点的词。(4分)项为之强项: 果如鹤唳云端果: 兴正浓兴: 驱之别院驱: 11、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12、从文中找出2个成语和1个通假字,(3分) “ ” 通“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BC D(三)现代文阅读(25分)挪树(1)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2)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挂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3)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 树挪死 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 我想 老花匠提着锄头 铲子来了 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在地下蔓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举起锄子,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裸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4)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5)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长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日子呢?(6)“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8)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泥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9)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透了!(10)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11)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4、“铮”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画;“宰”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4分)15、将文中空白处的标点符号补上。(2分)16、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 (1分)1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 () ()难 蔓 空 () () () 18、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一个反问句、一个引用句(3分)比喻: 反问: 引用: 19、“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是指 。(1分)20、朗读文章第(11)段“腊梅新生了”一句时,应重读的词语是 ,应读出 的感情。(2分) 21、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中“职业性的残酷”是指 。(2分)2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在文中赞美了 ,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4分)三、学海拾珍(10分)2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8分)谁知盘中餐, 。谁言寸草心,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学而不思则罔, 。见贤思齐焉, 。曲径通幽处, ,随风直到夜郎西。24、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 、 和水浒传。(2分)四、写作擂台(50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望或远大理想,请你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遨游太空”、“我好想有个好朋友”、“我好想当班长”、“我好想有个温馨的家”、“我好想快快长大” 2、展开丰富的想像,用通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字数在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