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土地的誓言》.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6069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土地的誓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土地的誓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土地的誓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的誓言教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一、教学目标1运用批注的方法,批注精彩的语句及拟人等修辞手写作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体会“土地的誓言”的内涵。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批注的方法,赏析语言,动情诵读,感受情感。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9.18事件和作者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生词;至少读三遍以上课文;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以待课堂解决。四、教学过程(一)导读以激情播放“九一八”事变和音乐松花江上的视频。(导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抗战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痛恨日寇的情感。)1、教师:同学们,刚才的视频,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在畅谈中激发爱国热情,为下文的品读文本和体味作者情感作铺垫。)2、教师:你还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的暴行有哪些?3、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搜集的资料,简要地介绍作者。教师投影4、教师:请同学们了解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教师投影学习目标1运用点评的方法,批注精彩的语句及拟人等修辞写作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体会“土地的誓言”的内涵。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二)诵读而动情1、正音正字。教师投影炽痛(ch)嗥鸣(ho)山涧(jin) 脸庞(pn)谰语(ln)斑斓(ln)怪诞(dn)默契(q)污秽(hu)镐头(o)亘古(n)蚱蜢(zh mn)2、教师播放土地的誓言的配乐朗诵视频。学生进听读,体会作者的情感。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动情地读给小组成员或同桌同学听。要求大胆试读,力求突出情感的表达。(三)品读味深情(低声播放廖昌永多情的土地,在情绪情感上感染学生。)(小组研读,小组展示,全班交流,学生质疑,教师点拨。)自主探究:一、从文中处,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请在书本上作批注,小组中优秀的批注摘录在学案上。二、文章从描绘的美景、铮铮誓言、情感语句、遣词用语、修辞方法、写作手法、题目等方面蕴含作者的爱国深情。请在小组内大胆试读,每一小组任选择一个角度,自主品析,力求表达作者的情感。1、文本处处现深情(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教师:请以“从文中处,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小组内自由诵读。明确:有对故乡优美景物的热情赞美;有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有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与无奈;有想念故土而难归的满腹的愁怨与悲愤;有收复家园,重建家园的激情与信念。2、描绘美景现深情。教师:“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中“更美丽”,说明故乡原先就很美丽,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故乡的美丽?你认为故乡的美,美在哪里?全班诵读。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3、铮铮誓言现深情。教师:这么美丽丰饶的故乡,却正在经受着污秽和耻辱,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请谈谈包含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请班级内朗读优秀的同学朗读,然后全班模仿着齐读。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离开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4、揣摩语句品深情。教师:请找出文章中最富有感情语句。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谈谈你的感受。示例: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永远的沟通。5、遣词用语现深情。教师:找出文章中精炼的词语,揣摩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例: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批注:“泛滥”,原为贬义,现有贬词褒用,义为“洋溢”,表示心中的热情非常之高涨,几乎要泛滥了。6、写作手法现深情。教师:找出文章中运用拟人、排比、呼告、人称变化等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手法在增强情感表达上的作用。示例: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批注: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激动,他有一种倾吐的欲望,对土地以“你”相称,使抒情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7、题目寓深情。教师:文章为什么拟题为“土地的誓言”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从文章来看,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发出的誓言,这是作者从心中喷涌而出的誓言。然而,这也是当时生活在东北三省土地上所有人们共同心声,更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所有人民的共同誓言,所以拟题为“土地的誓言”,这样拟题含义更加深广。两段文字都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抒胸臆。前段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后段选取春秋两季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愤怒。(如果学生还觉得有问题没解决,可在此提出,先小组解答,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四)创读抒真情教师:请同学们品读文章,并抒写自己的真情体验。1、课外阅读:阅读秦牧的土地、艾青我爱这一片土地,感受作者对土地深沉的爱。2、仿句练习: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描述多种具有家乡特征的意象,运用恰当的形象的富有感情的词语修饰它们,抒发对家乡深情的爱。3、作文:“家乡”不是空洞的名词,家乡不止意味着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也有家乡的山、水、土地、空气甚至一草一木,还有家乡的语言、文化等。爱家乡,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请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家乡的爱。不少于字。五、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意图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感悟为核心,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质疑在这一课中的主体地位。课前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入,课堂中品味作者对土地的深情,课后以学生抒写对家乡的爱拓展提升。不论是课前视频中的九一八事件,还是课堂中的朗读体验,还是在自主探究时廖昌永的多情的土地歌声感染,都是抓住情感的感悟和思想的升华为教学的要点,意在唤起学生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再是设计了听读、自由朗读、齐读、学生示范朗读、模仿齐读、小组内试读等等,以读来调动学生逐渐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是以文本的解读为辅,运用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对文本的解读有一个切入口,也让学生了解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会在文章的每一个地方都倾注了他的深情。学会批注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懂得品味文章,深入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本设计多线交织,内容较多,教学也较开放,尤其需要教师学会筛选,学会有重点的选择,更要在课堂上有高度的调控能力,否则课堂就会无序也无核心,情感的感悟就不到位,后面的巩固提升就难以达到。土地的誓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批注的方法,点评精彩的语句及拟人等修辞写作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体会“土地的誓言”的内涵。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二、学习准备学生:自学生词;至少读三遍以上课文;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以待课堂解决。问题:三、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请在书本上作批注,小组中优秀的批注摘录在学案上。)1、 从文中处,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2、 文章从描绘的美景、铮铮誓言、情感语句、遣词用语、修辞方法、写作手法、题目等方面蕴含作者的爱国深情。请在小组内大胆试读,每一小组任选择一个角度,自主品析,力求表达作者的情感。(二)质疑点拨1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交流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2 简要地总结批注的角度和方法,以及批注时要注意的地方。(三)巩固提升:请同学们品读文章,并抒写自己的真情体验。(第1题必读,第2题第3题任选一题)1、课外阅读:阅读秦牧的土地、艾青我爱这一片土地,感受作者对土地深沉的爱。2、仿句练习: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描述多种具有家乡特征的意象,运用恰当的形象的富有感情的词语修饰它们,抒发对家乡深情的爱。3、作文:“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家乡也一样,爱家乡正是爱祖国的基础。家乡不止意味着你的父母、亲人、朋友,还有家乡的山、水、土地、空气、一草一木。请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家乡的爱。不少于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